東北前首富,壓力山大了
可以一變百,但也可能百變一。
作 者丨月峰? ?來源|華商韜略
曾經的東北首富張宏偉,正迎來商海生涯最大的難關。
由他一手締造的黑龍江省第一家上市民企東方集團,于8月9日進入了預重整階段,這一步走好了是重煥新生,走不好就可能面臨破產清算。
更早的6月份,東方集團還發生了16億資金被“鎖”自家財務公司的“烏龍”,之后便是近兩月的股價震蕩,其股價一度跌到距離退市只有一步之遙。
如今,東方集團的股價終于開始回升且上揚趨勢明顯,退市的風險可以說暫告一段落,但要真正走出困境卻依然是前路漫長。
從6月份出現輿情到閃電式崩塌,東方集團僅用了一周。
6月18日,東方集團自曝:其存在集團財務公司的超過16億資金出現大額提取受限情形。
6月19日,東方集團股價一字跌停,兩天后又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
6月24日,東方集團股價首次跌破1元,且在隨后最低跌至0.59元,距離退市一步之遙。
第二天,東方集團又因未能如期支付一筆75萬元的工程尾款,被債權人——黑龍江東輝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向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了重整申請。
這一系列事件,徹底將東方集團的困境推至聚光燈下。
如今轉型現代農業與健康食品的東方集團(全稱東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除了自己獨立上市,其集團公司(全稱東方集團有限公司)還參控股了聯合能源集團(主營石油及天然氣業務)、民生銀行、ST錦港(主營港口綜合運輸服務)三家上市公司,業務囊括石油天然氣及新能源、金融、房地產等七大產業。
2020年,東方集團拿下歷史最高營收146.99億元,但其業務與財務的困難也同步顯現。140多億的營收,凈利潤只有2.4億,同比減少近60%。
隨后的2021、2022年,集團凈利潤更是分別虧損高達17.19億元、9.96億元。
到2023年末,東方集團受限資產賬面價值為269.8億元,占總資產的71%,而它們中的絕大部分被用于質押或抵押借款。
到2024年一季度末,財報上擁有凈資產166.03億元的東方集團,資產負債率雖然只有55.62%,但短期借款高達69.25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達57.65億元,而其貨幣資金只有25.02億元,且當季主營業務沉淀的經營性凈現金流僅為0.18億元。
更雪上加霜的是,25億貨幣資金中,還有16億都被“鎖“在了也被稱為”內部銀行“的自家財務公司,而該財務公司的存貸比竟然高達131.61%。
面對危機,依然在掌舵集團的張宏偉反應迅速,于6月19日發出《承諾函》,將通過處置其所持有的聯合能源集團部分股權、UEP風能(私人)有限公司股權等資產回籠資金,以解決短期流動性趨緊問題,這個安排預計在未來3-6個月內完成。
作為改革開放后最早成為超級富豪的東北首富,張宏偉直到這次危機之前,都可算是經歷無數風浪但始終屹立的不倒翁。這次,他還能化險為夷嗎?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張宏偉還只是哈爾濱蘭縣楊林鄉的一個泥瓦工人。趕上改革開放的好時機,一身手藝的他決定去大城市闖一闖。
他懷揣700塊,領著十幾個農民工兄弟,闖入省城哈爾濱,尋求承包建筑工程。
沒有人脈和資源的張宏偉,最開始四處碰壁,最終他狠心一下,用“先干活后付款”打開局面,并憑借過人的頭腦和交際能力,快速在哈爾濱站穩了腳跟。
1984年10月,跑通業務路徑的張宏偉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哈爾濱東方建筑公司,也就是東方集團的前身。
雖是干建筑工程出身,張宏偉卻始終是緊跟財富脈搏的弄潮兒,80年代末國家推行公司股份制改革,張宏偉第一時間抓住了這個歷史性機會,于1989年讓東方集團成為全國首批四家股份制試點企業之一。
1992年,東方集團下屬企業已經發展到32家,業務涉及房地產開發、建筑施工、設計、裝飾和外貿貿易等多領域。
坊間傳言,此間的張宏偉曾在華爾街目睹了一家上市公司9天將8000萬元變成10億的資本神話,并被深深震撼,由此讓東方集團上市成為他在那一時間的奮斗目標。
1994年,張宏偉終于如愿以償,并親身體會到資本造富的魅力。當年,東方集團在上交所掛牌上市,短短2個月股價就漲超80%。
后來,張宏偉還算過一筆賬:
1990年,東方集團以3000萬元資產發行內部股時,融資3800萬元;上市時,東方集團新發4000萬股便融資2.6億元,四年兩大步,3000萬變2億+。
東方集團上市當年,《福布斯》首次對中國富豪排名,排在第一的是希望集團的劉永好、劉永行兄弟(6億身價),第二就是5億身價的張宏偉,由此他也成為了整個東北的首富。
上市的財富效應,讓張宏偉辦企業的理念有了很大的改變,他也因此有了不少在業內盛傳的金句:
“為了企業價值最大化,必須利用資本市場的力量,推動產業資本的增值”。
“資產經營等于是在做加法,資本經營卻在做乘法。如果加法和乘法一同做,企業自然會像滾雪球般做大做強”。
“這個世界是資本的江湖,而不是實業的江湖”。
東方集團上市后,張宏偉開始進一步施展資本財技。
上市當年,張宏偉就創造了另一個歷史:其集團全資子公司東方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經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批準成立,也是中國第一家民營財務公司。
上市第二年,東方集團開始參與當時如火如荼的國有企業改制試點,以1.4億元獲得錦州港超30%股份,成為其第一大股東,并親任董事長,接手了錦州港的經營管理和開發建設。
四年后的1999年,錦州港成功上市,之后3個月股價暴漲1.7倍,張宏偉再次賺得盆滿缽滿。
入股錦州港的第二年,張宏偉還帶領東方集團與寶山鋼鐵、神華集團等一眾國企,共同發起設立新華人壽保險。東方集團持股10%,自此進軍金融領域。
如果說以上操作是張宏偉在資本市場“小試牛刀”的話,那入局民生銀行則可以稱之為張宏偉資本江湖的“經典之作”。
1996年,中國首家民營銀行——中國民生銀行登記成立時,張宏偉并沒有參與發起。但1999年民生銀行為上市做準備時,張宏偉出手了!
當年,他斥資億元入股民生銀行,占股9.42%,一度成為民生銀行第二大股東。
1年后的12月,民生銀行以11.8元發行價在上交所上市,募資41.3億元。
此時的張宏偉已出任民生銀行副董事長8個月,一同擔任副董事長的還有泛海集團董事長盧志強、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此后,他們分分合合,共同打造出了民生銀行三足鼎立的股權格局。
劉永好曾說,民生銀行是他最成功的一筆投資,賺的錢比自己辛辛苦苦做農業還要多得多,作為重要股東的張宏偉,自然也不會賺得少。
此后,張宏偉還參股民族證券和美國亞聯銀行,繼續擴大“東方系”的資本版圖;并將目光投向礦產資源產業,通過收購聯合能源,業務曾橫跨中國、巴基斯坦、迪拜、伊拉克和埃及等;創建東方衛星網絡公司,經營衛星通訊和互聯網業務。
而在相當長時間內,張宏偉自己都透露,他選擇產業時,并不是以把產業做深做透為目標,而是看產業未來升值潛力和變現能力、有無國際合作可能。
他說:“單做產業經營是滾雪球,一加一等于二,不能迅速擴張規模以占領市場空間;單做資本運營,可以一變百,但也可能百變一,易生泡沫則風險太大。唯有一手抓資本,一手抓產業,利用資本運營與資產經營的雙驅動,隨時自由洗牌。”
依靠資本滾雪球,2010-2019年,一邊產業+資本,一邊刻意低調潛行,不當大哥,不拋頭露面,甚至隱匿到很多年輕人都不知道他是誰的張宏偉,帶領東方集團營收從29.6億元增長到131.6億元,上漲3.4倍;凈利潤從2.8億增長到5.8億,翻了一番。
其個人財富也繼續水漲船高,成為最早富起來的那批民營巨頭里富得最久最穩的人之一,然而即便他有產業+資本的雙驅動,東方集團依然撞到了冰山。
時間來到2023年,即使張宏偉依然以345億元財富位列《胡潤百富榜》第140位,但其產業與資本王國,已然是風吹雨打了。
首先是,被張宏偉稱為“雙驅動”之一的產業遭遇業績下滑的挑戰。在整個經濟轉型升級的陣痛,尤其是房地產陡然調整的大勢之下,無論依然從事著不少房地產業務的東方集團本身,還是東方集團版圖內其他產業都壓力山大。
雖然張宏偉這幾年一直在為東方集團籌謀轉型,先后嘗試了不少科技賽道,比如植物基人造肉、海水提鉀等,但都處于投入和培育階段,離商業化還有距離,更不用說為現在的東方集團“造血”。
然后是資本投資層面的連鎖反應。典型如民生銀行不但遭遇業績連降,更是歷經中高層調整、股東占用資金等事件,動蕩不斷,而東方集團及其關聯企業本身也是民生銀行的貸款大戶,到2023年年底,貸款規模已超過90億。
拖累之下的東方集團,因此走向營收和利潤的持續下滑。
2020-2023年,其營業收入從高點146.99億元一路瘋狂腰斬至60.8億元,凈利潤更是在近三年(2021-2023年)連續虧損,分別為-17.19億元、-9.96億元、-15.57億元。
而其集團公司控股的港股上市企業聯合能源集團,也在2023年虧損超17億港元;更是在東方集團財務危機發生的一周內,市值從高點時的超300億港元下跌至不足百億,和東方集團可謂“患難父子”。
禍不單行的還包括,就在東方集團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的前一月,早年讓張宏偉賺到大錢的ST錦港(原錦州港),因連續四年財務造假,虛增營收86億元,虛增利潤1.8億元,被證監會處罰,擬罰款金額合計達2300萬元。
業務造血不力,債臺高筑,整個產業和資本的大環境也不樂觀,最終把東方集團推向了預重整,也是站在了懸崖峭壁之上。
如今,東方集團的股價經過一個多月的多空博弈,已連續多日超過1元并升至1.4元左右,且近日表現強勁,算是暫時解除了退市的緊急風險。
東方集團的遇險也與整個經濟轉型升級的陣痛緊密相關,無論房地產下行的壓力傳導,還是資本市場的疲弱,都是壓垮駱駝的稻草。
幾十年資本+產業的雙驅動,擴大了東方集團的業務版圖,但也同時積累了風險點。東方集團要徹底走出危機,離不開張宏偉這位民營經濟老兵,在最困難時刻爆發更大力量,也同樣需要大環境的支持。幾十年商海搏擊到現在,他體會最深的,恐怕也還是那句話: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1]《東方集團16億存款被鎖財務公司,百億富豪張宏偉和他的“東方系”怎么了?》界面新聞
[2]《身價300億,東北首富,攤上事了》融中財經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