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女高管葛某,討薪70萬!金融圈炸了
今天,金融圈再曝大瓜!投行女葛某討薪70.45萬元,徹底敗訴了!
來源 |?深藍財經??撰文 |?楊波
葛某討薪?網友們的第一反應居然是……
確實太出名了,被萬千網友形容為“我這輩子花錢最多的女人”。
但今天的主角,另有其人。
這年頭,投行從業人員被降薪、裁員,已經見怪不怪。大家一般都是好聚好散的。
為啥投行女葛某去年把老東家給告了?
近日,中國裁判文書網披露了一則勞動合同糾紛二審判決書,從判決書信息看,涉及的券商為華英證券,當事員工為葛某。
根據裁判文書網的信息,葛某也是華英證券的老員工了,2011年入職,直到去年合同終止,一干就是12年。
上上下下應該都是老熟人了,可為啥就鬧掰了呢?
判決顯示,葛某和公司曾簽訂了期限自2017年5月1日起的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葛某原擔任業務一部總經理,2023年2月起葛某在某某公司業務拓展部工作。具體薪酬標準為,2015年起工資標準為10萬元/月,2022年7月調整為10.2萬元/月,2022年11月調整為7.14萬元/月。
我的天啊,這工資標準,也忒高。而且這還只是工資,獎金是另算的。
網友們紛紛表示:“這都不是我月薪三千的人該看的新聞”。
△截圖:新浪微博
然而,甜蜜的時光到了去年戛然而止。
資料顯示,2023年6月16日,葛某向某某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公司支付2022年11月至2023年6月期間工資差額24.48萬元,項目獎金45.97萬元。
還是為了錢的事兒。
2023年6月19日,也就是提出勞動仲裁3天后,雙方勞動合同終止。
徹底鬧掰了!
后面,仲裁委員會決定終止審理該案。葛某不服該決定,起訴至法院。
一審判決后,結果雙方都不服氣,鬧到了二審。
二審認為,葛某在該公司任職期間,負責的龍力生物重大資產重組、安德利IPO兩個重要項目收到了監管罰單。據此,華英證券扣罰葛某獎金合計14.73萬元。屬于合理。
關于降薪是否合理。法院認為,2022年葛某所在業務一部沒有盈利,也沒有完成業績責任狀中載明的考核目標。因此華英證券依據責任狀約定在合理范圍內對葛某采取降薪的措施,并無不當。
另外,2022年1月,葛某曾簽署業績責任狀,其中對考核期內的業績要求進行了約定。由于2022年葛某所在業務一部沒有盈利,也沒有完成業績責任狀中載明的考核目標。因此華英證券依據責任狀約定在合理范圍內對葛某采取降薪的措施,并無不當。
最終,二審法院駁回了葛某一審的全部訴訟請求。
對原告而言,真是大寫的尷尬!
怎么看這個事兒呢?
其實,早在2022年5月,中證協發布的《證券公司建立穩健薪酬制度指引》就明確,證券公司在制定薪酬制度時,應當建立嚴格的問責機制增強薪酬管理的約束力,包括但不限于獎金、津貼等薪酬止付、追索與扣回等內容,對違法違規或導致公司有過度風險敞口的高管和關鍵崗位等相關責任人員追究內部經濟責任。2022年8月發布的《財政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國有金融企業財務管理的通知》,也有相關要求。
既然在工作中出現了失誤,導致保薦、督導的項目出現了問題,扣罰獎金也是合情合理的。從法院的判決來看,也是支持這種合理扣罰的。
另外,金融行業還有績效薪酬追索扣回制度。
葛某作為龍力生物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的保薦代表人之一,2021年曾被山東證監局出具警示函,問題主要是存在未勤勉盡責履行充分核查程序、所出具意見存在虛假記載等違規行為。龍力生物還因為系統性財務造假被證監會點名,列入典型案例。
因為財務造假,大量投資者損失慘重。據悉,龍力生物、華英證券等相關方被1600多名投資者提起訴訟,要求賠償虛假陳述行為造成的損失,共計約9.16億元。
造成如此巨大的損失,葛某還是拿到了項目承攬獎金260余萬元,公司也只是決定扣罰她項目獎金12.73萬元,結果葛某一肚子不服氣。
有網友表示:“開了罰單還有獎金”“可見違規罰的有多輕”。
△截圖:新浪微博
這些錢,是不是也應該退多一些回去,補償一些投資者損失?
哎,人心不足蛇吞象。
你們說呢?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