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廢為寶,環保企業眾鑫股份上市
眾鑫股份已于9月20日正式在滬主板上市。
我國作為重要食糖生產國,糖料種植在我國農業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據和訊網統計,我國2023/24年制糖期食糖生產全部結束,全國共生產食糖996.32萬噸,其中蔗糖占比達88.57%。如此高的蔗糖產量在帶來可觀收益的同時也產生了數不盡的甘蔗渣,這些蔗渣的處置也是一個巨大的問題。
在這一背景下,一家長期專注于利用甘蔗渣等天然植物纖維材料制作餐飲具的環保領域企業-眾鑫股份已于9月20日正式在滬主板上市。
變廢為寶,助力環保事業
眾鑫股份早在2016年就已經注意到了對蔗渣等植物廢料再利用中潛在的商機。公司產品主要利用蔗渣漿等天然植物纖維材料,通過模具塑造成型,實現吸塑、注塑工藝的造型效果,是塑料制品的良好替代,不僅可以減少森林砍伐,而且把甘蔗渣變廢為寶,提高甘蔗產業鏈附加值1萬元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甘蔗渣是榨糖廠的廢棄物,用甘蔗渣為原料生產的紙漿,在計算碳足跡的時候是零排放,因此眾鑫股份的產品在原材料這一塊是零排放。自2015年以來,眾鑫股份累計采購甘蔗渣紙漿超過30萬噸,相當于為地球減少砍伐750萬棵成年大樹,按每棵樹在一個生命周期內可吸收2噸二氧化碳計算,相當于間接為地球減少碳排放1500萬噸。
不僅如此,用甘蔗渣制造的飯盒相較于傳統塑料制品飯盒,具有多重優勢。就降解性而言,其在地下60天至120天可以完全降解,而普通塑料在土地中存在時間卻長達450年。就安全性而言,實驗比對發現,用甘蔗渣制造的飯盒重金屬含量只有標準值的1/8,耐油性和耐水性表現也較好。
可以說,紙漿模塑產品是對甘蔗渣等農作物秸稈這一類農業廢棄物的有效利用,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明確將秸稈綜合利用納入了循環經濟領域的五大重點工程之一的“循環經濟關鍵技術與裝備”。“雙碳”目標下,農作物秸稈材料因整個生命周期都可減少碳排放的特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在此背景下,眾鑫股份或將依托自身核心優勢,助力國家環保事業進一步發展。
打造企業經營護城河
據悉,眾鑫股份一直專注于自然降解材料改性及應用、生產自動化等領域的研發及應用,以及模塑制品工藝流程的改進及應用。技術創新是公司發展的主線,創始人專注行業近20年,積累了自主模具設計、設備制造及工藝流程的豐富經驗。在產品方面,公司掌握了模塑環保紙餐具無氟耐高溫技術、抗氧吸潮性能改良技術、纖維改性技術等一系列紙漿模塑生產核心技術,從而實現了產品的多樣化、應用的廣泛化。
公開資料顯示,當前眾鑫股份產品可應用于外賣打包盒、餐具、一次性醫療衛生用品、文創與家裝等多個領域,公司終端客戶包括麥當勞、山姆會員店、開市客、盒馬鮮生、絕味鴨脖等多家跨國知名企業,產品銷往80多個國家和地區。
華金證券研報顯示,2022年全球塑料包裝市場規模達3,692.10億美元,而同期的可降解紙漿模塑包裝市場規模僅為其1.38%,在限塑、禁塑及“雙碳”持續發展的大背景下,紙漿模塑產品或有望加速替代塑料制品。
面對廣闊的行業空間,眾鑫股份表示,公司本次上市發行募集的資金主要用于年產10萬噸甘蔗渣可降解環保餐具項目(崇左眾鑫一期)、年產10萬噸甘蔗渣可降解環保餐具項目(來賓眾鑫一期)及研發中心建設等,有助于進一步擴大產能,奠定公司收入持續增長的基礎,從而增強競爭優勢、鞏固行業地位。
對于未來,眾鑫股份將繼續秉承綠色發展的理念,加強技術研發,拓展產品應用領域,推動行業向更加環保、可持續的方向發展,持續在綠色包裝行業的浪潮中乘風破浪,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力量。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