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轉型、內斗,圖森沒未來
事實上,這并非圖森未來第一次陷入內部紛爭。
撰文 | 張? 宇??編輯 | 楊博丞? 來源|Donews
沉寂已久的“自動駕駛第一股”圖森未來,因一封股東匿名信再度陷入輿論漩渦。該匿名信指出,圖森未來高層涉嫌自營交易,掩蓋挪用公款行為,其自動駕駛業務已成為一紙空談,并對圖森未來轉向AIGC方向提出質疑。
近日,面對質疑,圖森未來董事長陳默、總裁兼CEO呂程以及聯合創始人兼中國區CEO郝佳男召開了媒體溝通會,進行公開回應。媒體溝通會一開始,郝佳男便表示,“這里面的指控都是不真實的,都是謊言。”陳默和呂程也明確表示,公司的業務方向轉型是正常的商業活動,不涉及任何欺詐和利益輸送行為。
事實上,這并非圖森未來第一次陷入內部紛爭。
2015年9月,陳默、侯曉迪、郝佳男等人共同創立了圖森未來,旨在以L4級自動駕駛技術為全球交通運輸行業賦能。但在2022年3月,呂程和陳默離職,侯曉迪成為公司獨立掌權人。同年10月,侯曉迪被董事會罷免一切職務,隨后陳默、呂程重新回歸。2023年3月,侯曉迪突然辭去董事一職,此后侯曉迪便與陳默、呂程徹底分道揚鑣。
但圖森未來的內部紛爭似乎還未結束。此前,侯曉迪授權給陳默兩年的超級投票權,將在2024年11月到期,屆時將會選舉新的董事會和董事長。值得一提的是,侯曉迪和陳默各握有1200萬B類股,這意味著圖森未來的發展方向仍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迎來戲劇性轉型
內部紛爭是導致圖森未來的發展方向發生戲劇性轉型的關鍵因素。
2022年11月,陳默、呂程回歸圖森未來時,已經沒有任何自動駕駛相關的合作。陳默指出,在侯曉迪掌權期間,原本與圖森未來合作密切且已下訂單的重卡廠商Navistar和Scania要求終止合作,“我們試圖修復過,但基本上修復不好。”
與此同時,圖森未來時在美國的研發測試團隊已擴大至上千人規模,每年耗費約3億美元,高層認為必須得把成本降下來,因此圖森未來決定解散研發測試團隊并終止在美國的自動駕駛測試等。
不過圖森未來并沒有完全剝離自動駕駛業務,而是通過技術合作和授權,繼續推動自動駕駛技術實現商業化。呂程也表示,自動駕駛作為圖森未來曾經的核心優勢,這塊業務仍會繼續,但會由原來的重資產投入轉向當前的輕量化運營,并且這種合作方向當前已取得了一定的業務進展。
曾經的核心優勢不再,圖森未來不得不尋找新的發展方向。2024年3月,圖森未來高層決定探索AIGC相關的方向,經過前期數月的初步探索,高層一致認為該領域存在巨大商業化機會。
AIGC即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術自動生成文本、圖像、音頻及視頻等各類內容。該技術依托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等先進手段,賦予機器以理解和創作能力,從而產出具有創意的作品。
呂程在媒體溝通會上表示,圖森未來選擇AIGC賽道,成立新業務部門,并宣布公司正式進入動漫、電影和游戲行業,是在業務獲得董事會一致批準后的選擇,符合相關的股東章程和審批流程。
2024年8月,圖森未來宣布與上海三體動漫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共同開發基于劉慈欣創作的國際知名科幻小說《三體》系列的動畫長篇電影和視頻游戲,為了推動合作,圖森未來還成立了專門的部門“生成式AI”。
圖森未來宣布正式進軍AIGC領域后,曾引發了諸多質疑。有觀點指出,陳默可能從圖森未來進軍動畫和游戲領域中獲益,因為他與多家私人動畫和游戲公司有關聯。此外,圖森未來對新業務的披露不足,讓“股東蒙在了鼓里”,導致股東對其前景感到困惑。
不過,呂程在媒體溝通會上透露,圖森未來的AIGC業務將面向全球市場,預計將于2024年12月對外發布AIGC相關的業務進展。對于AIGC業務,陳默十分看好,“運氣好的話,公司將有望在2027年實現現金流轉正,運氣再好的話,將在2026年便能實現。”
從光芒萬丈到狼狽退市
2021年4月16日,圖森未來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成為全球“自動駕駛第一股”。在上市之前,圖森未來獲得了10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超過6.5億美元,投資方陣營中,不乏大眾集團TRATON、英偉達、美國物流企業UPS、美國卡車企業Navistar等知名企業。
圖森未來的股票發行價為40美元/股,上市當天總市值高達84.9億美元。到了2021年6月,圖森未來的股價創下新高,約80美元/股,總市值一度高達183億美元。
然而高光時刻并沒有持續太久。2022年3月呂程和陳默離職時,圖森未來的股價為16.97美元/股,較發行價跌去58%,而同年10月侯曉迪被罷免時,圖森未來的股價再度跌至3.43美元/股,僅半年時間跌幅就達到80%。
“跌跌不休”的股市表現一直持續到2024年1月17日,圖森未來宣布自愿從納斯達克股票市場退市,將于1月27日前后,注銷其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普通股注冊。退市后,圖森未來作為私營企業,將不再承擔公告義務。
圖森未來在公告中表示,自公司于2021年首次公開募股以來,資本市場發生了重大轉變,部分原因是利率上升和量化緊縮,這改變了投資者對商業化前技術成長型公司的情緒。公司估值和流動性下降,公司股價波動性明顯加大。因此,保持上市公司身份的益處難以再對成本的合理性做出解釋。公司相信,作為一家私營公司比作為一家上市公司能夠更好地進行轉型。
從風光上市到狼狽退市,總市值蒸發超過99%,圖森未來只用了不到三年的時間。
股價“跌跌不休”的另一面是,圖森未來一直沒有找到切實可行的盈利模式。根據退市前最后一份財報,其在2023年第三季度的總營收為2653萬美元,而凈虧損卻高達1.13億美元。
拉長時間軸,2019年到2022年,圖森未來的總營收分別是71萬美元、184.3萬美元、626.1萬美元和936.9萬美元,而凈虧損分別為8488.3萬美元、1.78億美元、7.33億美元、4.72億美元。
巨額研發投入是導致圖森未來難以實現盈利的主要因素。2019年和2020年時,圖森未來的研發投入分別為6361.9萬美元和1.32億美元,而到2023年前三季度,其研發投入已達到1.64億美元,是總營收的53.6倍。
實際上,巨額研發投入一直是圖森未來難以避免的難題。從商業模式上來看,自動駕駛的產業鏈非常長,涉及到眾多的軟硬件供應商,如果關鍵的環節無法盈利,那就無法形成閉環、持續迭代。中金公司曾在研報中指出,L4和L5自動駕駛主流的技術方案,是搭配4顆激光雷達,以及感知層的8-11臺攝像頭,12臺超聲波雷達,5-8臺毫米波雷達,和GNSS/IMU定位系統等。這也意味著,在硬件成本未大幅下降的情況下,圖森未來的商業化將遙遙無期。
可見,從納斯達克退市之后,圖森未來轉型AIGC賽道,選擇成為一家人工智能科技公司也是無奈之舉。
AIGC難成救命稻草
圖森未來切入AIGC賽道的邏輯很簡單,呂程將其概括為四個方面:一是近年來AIGC行業發展迅速,而且內容和游戲是非常大的市場,全球大概有6000億美元的規模;二是通過研究游戲和動畫的制作流程,AIGC在這里面能創造很大價值;三是自2022年年初開始,圖森未來已在自動駕駛領域開展大模型技術和生成式AI應用的研發與實踐,有堅實基礎;四是高層在AIGC領域有些經驗,比如陳默在創辦圖森未來之前,有過多年的游戲行業經驗。
AIGC賽道的確正迎來快速發展期。根據《中國AIGC應用全景報告》數據顯示,預計2024年中國AIGC應用市場規模將達到200億元,到2030年將達到萬億規模,成為全球AI領域的重要增長點。
但讓AIGC成為圖森未來的救命稻草,卻并非易事。
一位AIGC行業人士告訴DoNews,AIGC屬于前沿科技領域,具有資金密集、技術密集和人才密集的特征,目前主要是少數巨頭科技企業的游戲,圖森未來作為后來者缺少積累,要想在這一領域脫穎而出,困難和風險其實不比自動駕駛業務小。
此外,雖然自動駕駛技術和AIGC都屬于人工智能領域,但兩者在技術原理、應用場景和商業模式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圖森未來在將自動駕駛技術積累轉化為AIGC領域優勢的過程中,難免會面臨技術融合難度大、成本高、周期長等困難。與此同時,AIGC在影視、游戲開發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但技術成熟度仍然有限,商業模式尚未完全成熟,圖森未來在探索AIGC領域的過程中,需要不斷試錯和調整,短期內難以滿足商業化需求。
據悉,2024年10月2日至5日,圖森未來將攜《河洛群俠傳2》《KINGS》《三體》等重磅新作,出席2024年CICF×AGF廣州動漫游戲盛典,這也是其自轉型以來首次參加行業大會,但圖森未來究竟能否在AIGC領域站穩腳跟,還是一個未知數。對于曾經擁有廣泛市場影響力的圖森未來而言,從自動駕駛公司變成人工智能科技公司,這種戲劇性的轉型無疑令人唏噓和感慨。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