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遺憾的一筆投資
退得好,才是真師傅。
作者 I 周佳麗??報道 I 投資界PEdaily
“Masa先生,你能想象,如果今天你是英偉達最大的股東會怎么樣?”
這是本周英偉達日本峰會上,黃仁勛問起孫正義(Masayoshi Son)的一句話。話音剛落,孫正義抱住黃仁勛,假作痛哭狀——原來他曾經是英偉達最大的股東,一度持有英偉達近5%的股份,卻在2019年清盤退出。
英偉達,無疑是近年全球最炸裂的存在,股價5年暴漲數十倍,最新市值已經沖破3.6萬億美元,成為人類歷史上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這也意味著,孫正義在2019年出售英偉達股票時,錯過超1500億美元(超1萬億元人民幣)的潛在收益。
短短5年,滄海桑田,孫正義追悔莫及。“想起那些我錯過的事情,真是令人沮喪,我好后悔賣掉英偉達股票?!彼麑⒂ミ_視為其投資生涯中一項重大失誤:“錯過了一條大魚”。
孫正義的反思,讓那個最樸素的道理變得更加深刻——投得好,不如退得好。
孫正義最后悔
錯失英偉達,少賺1萬億
孫正義曾經有三次機會成為英偉達的大股東。
2016年,孫正義掌舵的軟銀集團以320億美元的價格現金收購了英國芯片巨頭ARM,如此大手筆被外界稱為一場“絕命豪賭”。一個月后,孫正義將黃仁勛(Jensen Huang)請到了家中的院子里,一場私密對話展開——
“Jensen,市場不了解英偉達的價值,未來一定會顛覆所有人認知,但市場并不理解這一點。你還需要再痛苦一段時間,因為你正在創造一個未來?!?/span>
“我已經收購了ARM,現在我想買下英偉達?!?/span>
孫正義提議,借錢給黃仁勛,聯手買下英偉達,將公司私有化。按照他的設想,一起將英偉達私有化,掌門人黃仁勛繼續帶領英偉達前進。
不過,談判因黃仁勛的拒絕而告終。十年過去,黃仁勛笑說:“我現在非常后悔當時沒有要你的錢,那確實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之后是醞釀ARM與英偉達合并。2020年,由于投資釀下了的巨大虧損,ARM被孫正義擺上了貨架,最終擬出售給英偉達。這年9月,談判順利并已接近尾聲,交易價格達到400億美元。用黃仁勛的話來說,“那是另一個美好的愿景”。只是這一嘗試還是以失敗收尾,合并沒有得到監管批準。
最讓孫正義懊惱的是2019年清空了英偉達所有股份。2017年,軟銀從公開市場以40億美元的價格買入英偉達股票,持股近5%一度成為英偉達最大股東之一。然而兩年后,軟銀以70億美元價格賣掉了所有英偉達的股票。
出乎意料的是,短短五年時間,英偉達顛覆了所有人的想象,在AI投資熱潮下,股價一路高歌猛進,一度登頂成為世界上最有價值的上市公司。
回過頭來看,孫正義拋售清空的決策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失誤,成為他心中最大的遺憾。按英偉達目前的價值計算,孫正義5年少賺了超1500億美元(約超一萬億元人民幣)。
落差之大顯而易見。今年軟銀年度股東大會上,孫正義直言后悔賣掉英偉達的股票,“我不得不含淚拋售英偉達股票,因為當時軟銀的投資工具愿景基金覺得有必要鎖定回報。這條溜走的魚很大。”
英偉達,史上最強逆襲
2019年前后發生了什么?
一切從黃仁勛說起。祖籍浙江省青田縣,黃仁勛1963年出生于中國臺灣,30歲那年和另外兩個合伙人聯合創立了NVIDIA英偉達,立志于圖形芯片市場。1999年,這家名不見經傳的創業公司在納斯達克IPO上市。
這一年,英偉達推出了全球第一款GPU——GeForce 256,這標志著現代GPU的誕生,也是英偉達從圖形處理向更廣泛計算領域擴展的開始。很長一段時間里,游戲是英偉達的重頭業務。
2012年左右,AI技術開始嶄露頭角,黃仁勛敏銳地捕捉到了這個趨勢,他認為AI將是未來科技發展的重要方向。于是,英偉達漸漸將重心轉向AI芯片的研發。
此后的10多年里,伴隨游戲、AI的發展,英偉達高歌猛進。2017年末時,英偉達已經有10余個季度業績超出華爾街預期。這一年加密貨幣大漲,用GPU挖礦給英偉達送來了一筆橫財,市面上可謂是一卡難求。到2018年三季度末,英偉達股價兩年大漲了7倍。
但在這之后,英偉達進入暴跌模式——加密貨幣熱度衰退,導致中端顯卡Pascal系列渠道庫存過剩,投資者也對利率上升、全球經濟放緩以及半導體需求下降表示擔憂;與此同時,英偉達財報表現低于預期。種種因素導致市場大規模拋售。2018年10月起的三個月,英偉達市值蒸發58%。
2019年,英偉達開始補強數據中心業務,并跨出了關鍵性一步——斥資69億美元收購了芯片公司Mellanox——加速計算網絡解決方案的佼佼者,全球一半以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都來自于它。將之收入囊中,無疑進一步擴大了英偉達在數據中心和網絡領域的影響力。
到2020年,英偉達的收入再度實現了增長。次年3月,英偉達業績超越市場預期,其中數據中心營收同比增長了124%。11月底,英偉達股價又在短短一年半時間里大漲了3倍。2022年第一季度,其數據中心業務的收入首次超越了游戲,成為英偉達新的營收支柱。
這些年,黃仁勛一再表示:“英偉達不是游戲公司,它將推動下一個AI大爆炸?!彼胱鯝I浪潮中的“賣鏟人”,成為AI浪潮的推動者、加速者。
如他所愿,2022年ChatGPT的發布引爆了人工智能,英偉達的股價也隨之兇猛飆漲,在2023年6月一舉跨越了1萬億美元市值大關,2024年2月再突破2萬億美元,2024年6月成功達到3萬億美元,現在更是已經沖破3.6萬億美元。
浮沉二十多年,英偉達登頂全球最強上市公司,一直堅守的黃仁勛也成為全球科技圈最有權勢的男人。
但在孫正義看來,英偉達仍然“被低估”。如此巨大的回報誘惑,也難怪當黃仁勛不斷提起往事時,孫正義直言“扎心”。
“退得好才是真師傅”
這些年,我們見證了許多賺錢與虧錢的故事。有人走保守策略,小賺了就退;有人執著于IPO的回報神話,不料上市即巔峰;也有人堅定持有,陪伴公司浮沉幾多年,最終賺到了大錢。
眼界與魄力之間,一切的核心都指向了——何時退出。
回望中國創投江湖,一個個精彩的退出瞬間躍然眼前。
印象深刻的是ofo。共享單車是移動互聯網時代最后一波風口,各路玩家殺紅了眼,最終摩拜和ofo占據了市場95%的份額,兩家打得不可開交。2017年,ofo和摩拜曾為合并展開了實質性的談判,但無疾而終。結局如大家所見,ofo、摩拜雙雙隕落,無一幸免。
后來,ofo早期投資方金沙江創投朱嘯虎在《騰訊新聞-財約你》中感慨:“確實非常遺憾。中國互聯網商業史上,這可能是唯一一個因為合并談判失敗造成第一、第二名全部沉落,第三名翻盤的案例?!?/span>
2017年12月,眼看合并無望的朱嘯虎以最新一輪估值20%的溢價(相當于34億美金),把股份賣給了阿里巴巴,從而實現完全退出。而其他近20家投資機構幾乎全部栽了跟頭。
相似的一幕發生在餓了么。2011年,投資餓了么數百萬美元,金沙江創投在餓了么被阿里巴巴95億美元收購后,數十倍回報退出。當時,朱嘯虎在朋友圈里難掩喜悅:“在三國大戰全面爆發前,先讓財務投資人全身而退,這點必須感謝阿里BABA?!?/span>
另一個頗為典型的退出來自“風投女王”徐新。2018年,由徐新執掌的今日資本參與了Manner咖啡的首輪融資,到2020年底持股已達44.75%,是Manner大股東。2021年6月,Manner完成2億美元融資,估值超過20億美元,相比兩個月前的那一輪增長了近一倍,勢頭正猛。
令人意外的是,大股東今日資本卻在此時瀟灑離場了,締造一場home-run級的回報——當時從工商層面來看,今日資本已經完全退出Manner,老股由H Capital和Coatue接棒。根據《晚點LatePost》,撤出Manner時,今日資本拿到了約7億美元的高額回報。
行至當下,“投得好,不如退得好”已經是老生常談。
朱嘯虎曾透露金沙江創投內部的一個策略——如果企業還在高增長階段,增長50%以上,就繼續持有;如果增長低于20%,就要擇機退出。
但最完美的退出機會一定是稍縱即逝的。時易世變,幾分功力,幾分運氣。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