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營業務有望逐步回升,外部并購運動鞋服品牌,公司有望迎來新增長 —Cool Link(8491.HK)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主營業務有望逐步回升,外部并購運動鞋服品牌,公司有望迎來新增長 —Cool Link(8491.HK)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l?新加坡到港船只數及入境游客逐步增長,食品供應需求有望穩健增長
多種因素綜合影響下,2024年前8個月,新加坡到港船只數達83855艘,同比增長4.91%。到港船只數及船只航行時間的加長,預計到港補充食品供應的船只有望增加。同時,自2024年2月新加坡正式對中國公民實行免簽入境以來,中國游客大幅增長,2024年前三季度,來自中國內地的游客達248萬人次,同比增長146.3%。據新加坡旅游局預測,預計2024年新加坡旅游業將持續復蘇,入境游客有望達1500萬至1600萬人次,同時將帶來260億新元至275億新元的旅游收入。預計食品批發零售及餐飲旅游業收入有望進一步增長,提供供應商也有望隨之受益。
l?公司行業經驗豐富,與供應商及客戶關系穩定,有望受益于行業增長
公司在新加坡船舶供應行業已有超過20年行業經驗,與供應商及客戶已建立穩固關系。公司經營全球超過100種品牌的各類食品,包括快速消費品知名品牌,并備有全面的產品存貨,可滿足客戶的多樣化需求。由于多年業務往來,公司已與供貨商建立牢固關系,從而令公司可持續供應產品而不會出現重大中斷,并可及時響應客戶需求。公司已與船舶供應客戶建立牢固關系,已為部分客戶提供服務超過十年。預計隨著新加坡到港船只數及入境游客增長,公司自船舶供應客戶、其他批發及零售客戶的收入亦有望隨之增長。
l?同科技運動品牌-足思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有望為公司帶來新增長
近年來,隨著健康意識增強和運動風氣的興起,消費者對運動鞋的需求不斷增強。據Euromonitor 數據,2018年至2023年,全球運動鞋服市場規模由 3,312 億 美元增長至 3,955 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4%,行業保持快速增長。2024年12月,Cool Link與足思夢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據公開資料,足思夢集團目前在運動鞋、定制裝備、手袋、皮帶、眼鏡等均有產品推出。足思夢品牌加盟店已經到達近1000家規模。是目前唯一一家全國范圍內以連鎖加盟店服務終端消費客戶的科技穿戴品牌。該戰略合作事項有望為企業在消費端整合并利用客戶優勢,拓展市場,進而在利潤端尋求多點增長和跨市場的戰略布局。
l?公司盈利預測與估值
預計公司2024-2026年營業收入分別為3,335.93、3,554.63、3,794.80萬新元;EPS分別為0.04、0.06、0.18港元/股(港元/新元匯率設定為6.01),根據合理估值測算,結合股價催化劑因素,給予公司“推薦(首次)”投資評級。
l?投資風險提示
市場風險、匯率風險
l?核心業績數據預測
目錄
一、公司所屬主要行業情況分析
1.1提供供應分銷行業
1.2運動鞋服行業
二、公司主要業務板塊經營情況分析
2.1公司主營業務及產品介紹
2.2公司歷史及管理層團隊
2.3公司經營業績情況
2.4報表分析
2.5公司核心資源和競爭優勢分析
2.5.1供應商網絡及客戶關系穩定
2.5.2產品及服務組合豐富
2.6戰略合作情況
三、2024-2026年公司整體業績預測
四、公司估值分析
4.1 P/E模型估值
4.2 DCF模型
五、投資建議
六、公司投資評級
七、風險提示
圖表目錄
圖 1:新加坡食品及活體動物商品貿易額及同比
圖 2:2013至2023年新加坡到港船只數
圖 3:新加坡港到港船只數及增速
圖 4:新加坡港到港船只數(按用途劃分:供給)
圖 5:新加坡旅游收入
圖 6:2024年新加坡入境旅客數
圖 7:2024年前三季度新加坡入境游客(按來源地劃分)
圖 8:2014-2023年中國運動鞋市場規模(單位:億元)
圖 9:2023年世界主要國家人均運動鞋消費金額(單位:美元)
圖 10:公司營業收入及增速
圖 11:公司歸母凈利潤及增速
圖 12:公司營業收入按地區分布
圖 13:公司營業收入按客戶類型分類
圖 14:銷售毛利率及凈利率
圖 15:公司各項費用率走勢
表 1:公司董事及高級管理層履歷
表 2:公司資本結構分析
表 3:公司償債能力分析
表 4: 2024-2026年公司收入預測
表 5: 可比公司估值表(截止2024年12月24日)
表 6:DCF模型估值
一、公司所屬主要行業情況分析
1.1提供供應分銷行業
提供供應分銷指透過多種渠道供應食品產品。提供供應分銷行業的營運商即提供供貨商于供應鏈中扮演服務不同類別客戶群體的不同角色。若干提供供貨商專注于供應船具商,而其將對于新加坡港口停靠船只進行出售。許多作為本地分銷商進行運營,向不同渠道直接供應,例如,批發商、零售商、酒店、餐館及咖啡館。其他則參與像航空運營商、大型活動食品負責人或主辦方之類的企業招標。大多數提供供貨商支持廣泛的食品需求,而其他則專門從事某種形式的食品。
新加坡作為貿易港口有著長期歷史根基,世界各地的商品匯集于此,隨后再次出口至該地區。作為該地區國外商品的主要來源,新加坡因而自早期一直在東盟提供供應分銷行業中扮演重要角色。由于新加坡缺乏自然資源及農田,其食品供應同樣依賴進口,2024年以來,受旅游人次增長、補充供應需求的到港船只數增長等因素驅動,新加坡食品商品貿易總額數逐步增長,2024年7月及8月,食品及活體動物的商品貿易額分別達到24.43、24.33億新元,同比增長17.92%、11.31%。
圖 1:新加坡食品及活體動物商品貿易額及同比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華通證券國際有限公司研究部
新加坡港位于銜接馬六甲海峽和南中國海的新加坡海峽上,是全球最重要的一條商業航道。目前,新加坡港與世界上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80多個港口建立了業務往來,有200多條航線來往于世界各地,約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40家船運公司的各種船舶頻繁進出該港口。隨著中國與新加坡經濟往來日益密切,以及“一帶一路”政策的實施,兩國之間的“中新互聯互通南向通道”,已經發展成為輻射面更廣,北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南連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西部陸海新通道”。
此前,受疫情等因素綜合影響,新加坡到港船只數大幅下滑。據新加坡海事及港口管理局數據,2020年,新加坡到港船只數為96857艘,同比下降29.96%,隨后幾年,到港船只數逐步恢復。同時,受紅海危機事件影響,導致往來歐洲和亞洲的船只不得不繞道好望角,船運公司依賴新加坡作為轉運港口,導致船只航行時間和成本增加。預期外的大量船只到港,導致新加坡港出現“船舶聚集”。為應對此問題,新加坡海事及港口管理局已重新啟用之前在吉寶碼頭卸貨的舊泊位和堆場。通過這些措施,新加坡港務集團可以將每周處理的集裝箱數量從77萬TEU增加到總計82萬TEU。新加坡海事及港口管理局表示,除了大士港現有的8個泊位外,2024年后續還將有3個新泊位投入運營,以提高港口的整體處理能力。多種因素綜合影響下,2023年,新加坡港到港船只數達121403艘,同比增長20.43%,2024年前8個月,新加坡港到港船只數達83855艘,同比增長4.91%。到港船只數及船只航行時間的加長,預計到港補充食品供應的船只有望增加。
按到港停泊的用途劃分,眾多船舶停靠于新加坡以交付貨物、維護、補充燃料、購買物資或進行以上所有活動。2023年,需提供供應的船舶數量為29358艘,同比增長5.84%,2024年前8個月,需提供供應的船舶數量為19637艘,同比增長0.94%,其中8月需供應的船舶數量為2488艘,同比增長4.54%。
圖 4:新加坡港到港船只數(按用途劃分:供給)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華通證券國際有限公司研究部
除船舶供應客戶外,提供供應商的客戶還包括批發商、零售商、酒店、餐館、咖啡館、航空運營商等。此前,受疫情等因素影響,新加坡旅游收入大幅下滑。據新加坡旅游局數據,2020年,新加坡旅游收入為48.3億新元,同比下降82.56%。隨著全球疫情逐步結束,2023年新加坡入境旅客達1360萬人次,已恢復至疫情前約71%的水平,較2022年的630萬人次,同比增長115.87%。從國別來源地看,2023年,來自印度尼西亞的旅客最多,共230萬人次;其次是中國,共140萬人次;馬來西亞、澳大利亞和印度的旅客,均為110萬人次。2024年前三季度,新加坡入境旅客達1259萬人次,同比增長24.1%,過夜旅客908萬人次,同比增長17.9%。
自2024年2月新加坡正式對中國公民實行免簽入境以來,中國游客大幅增長,2024年前三季度,來自中國內地的游客達248萬人次,同比增長146.3%。由于“新馬泰”是中國游客傳統的出境游線路,隨著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陸續與中國實施互免簽證政策,中國游客出入“新馬泰”便利性進一步提高,有望進一步促進當地旅游業發展。據新加坡旅游局預測,預計2024年新加坡旅游業將持續復蘇,入境游客繼續增加,達1500萬人次至1600萬人次,同時將帶來260億新元至275億新元的旅游收入。預計食品批發零售業及當地餐飲旅游業收入有望進一步增長,提供供應商也有望隨之受益。
圖 7:2024年前三季度新加坡入境游客(按來源地劃分)
數據來源:新加坡旅游局,華通證券國際有限公司研究部
從競爭格局看,新加坡提供供應分銷行業競爭十分激烈,因為類似供貨商數目龐大。多數供貨商提供輕微不同或并無差異的產品及服務。提供供貨商透過四種差異化戰略形成其競爭優勢,包括(1)價格-提供供貨商的關鍵差異化因素。客戶傾向于向其提供最佳價格的提供供貨商。(2)廣泛及具有差異的產品及服務范圍-擴大產品及服務供應以符合客戶的需求。客戶偏好與少數能最大限度滿足其終端客戶需求的提供供貨商進行貿易。(3)聲譽-透過強化對客戶需求作出響應的能力、尋求獨特要求時資源的豐富程度或提供增值食品加工服務及╱或進軍利基領域建立品牌聲譽。(4)多元化客戶基礎-客戶組合多元化令大型提供供貨商可將較低供貨商價格的壓力分散至多個分部。整體來看,受益于到港船只數及新加坡游客數量的增長,對應船舶供應客戶、批發零售及餐飲客戶的食品供應需求有望隨之增長,而其中具有價格優勢、產品及服務范圍廣泛的優質提供供應商有望迎來業績增長。
1.2運動鞋服行業
近年來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隨著健康意識增強和運動風氣的興起,以及時尚潮流觀念打破了運動鞋傳統的功能性邊界,消費者對運動鞋的需求不斷增強。2018-2023 年,全球運動鞋服市場規模由 3,312億美元增長至3,955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4%,快于個人配件、美容和個人護理及家電等消費行業。后疫情時代隨著經濟水平持續提高和健康意識深入人心, 運動消費也不斷增加,Euromonitor 預計 2028 年全球運動鞋市場規模將達到 5,440 億美元,對應 2024-2028 年 CAGR 為 7%。2018-2023年,中國運動鞋服市場規模由 2,691億元增長至3,858億元,雖然 2020 年至 2023 年因疫情影響而增速放緩,但增速仍高于其他服裝細分市場。2024 年,中國運動鞋市場規模預計達 5425 億元。
運動鞋服滲透率攀升,人均支出規模高增長。根據 Euromonitor 數據,2023 年中國運動鞋 服的人均消費支出為 38.3 美元/人。對比發達國家,我國約是美國的十分之一, 約是日本、西歐的三分之一。2023 年我國運動鞋服的滲透率為 13.36%,而美國、 香港、新加坡、韓國的滲透率為 35%、52%、28%、24%。雖然我國滲透率低,但市場潛力大。居民運動意識增強、體育賽事恢復、政策利好等因素有望帶動運動鞋服市場 進一步發展。我國經常參與體育鍛煉的人口穩步提升,從 2016 年的 4.1 億人上 升至 2023 年 4.4 億人,根據《 “健康中國 2030 ”規劃綱要》,預計 2030 年將 達到 5.3 億人。根據 Euromonitor,預計 2027 年我國運動鞋市場規模將達至 990.3 億美元,2021-2027 年 CAGR=11.65%。
圖8:2014-2023年中國運動鞋市場規模(單位:億元)
圖9:2023年世界主要國家人均運動鞋消費金額(單位:美元)
行業競爭格局松動,國潮興起帶來國內運動品牌銷售熱潮,國有品牌迎來發展契機。據《百度2023 國潮驕傲搜索大數據》,中國品牌關注度從2016 年的45%提升至 2023 年的 75%,其中服飾品類國內品牌關注度增加了56%。此外,京東《2023年度消費趨勢盤點報告》顯示中國品牌商品銷量占比超過70%。同時,2020-2022 年,Nike 和 Adidas 的市場份額連續兩年 下跌,分別下跌 3.4ppt 和 5.6ppt;而國產品牌市場占有率持續提升,2020-2022 年安踏和李寧市場份額分別提升 4.4ppt 和 3.6ppt。
二、公司主要業務板塊經營情況分析
2.1公司主營業務及產品介紹
Cool Link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新加坡食品進口商,主要向船具商、貿易公司、零售商及食品服務行業供應食品。其中,公司在新加坡船舶供應行業已有超過20年行業經驗。
公司業務是向客戶供應各種食品,主要包括干貨類別的罐裝食品及包裝飲料、冰鮮類別的各種乳制品以及冷凍類別的雪糕及冷凍蛋糕及餅批,該等客戶主要包括位于新加坡的船具商。公司出售的主要產品包括芝士、果汁、牛奶、雪糕及面包等。此外,公司將食品分銷予零售及食品服務客戶(包括超級市場及大賣場)以及食品服務行業的若干分部(如酒店、度假村及餐廳)。于二零一四年,作為一種業務增長方式,公司亦進軍增值食品加工(進口不同類型的食品并根據客戶的配方及指示重新包裝)以配合客戶需求。其次,公司亦向亞太地區(如柬埔寨、菲律賓及印度尼西亞)的貿易公司直接出口食品。
就公司的一般銷售流程而言,公司設有有秩序的系統,以供客戶查詢及取得產品報價。公司與客戶就訂單進行協調及溝通。收到有關報價要求后,公司會根據產品供應、存貨水平及價格編制報價。客戶收到及接納公司的回應后,隨即向公司提交采購訂單。公司收到采購訂單,然后就已接納訂單開具發票,并安排包裝及交付。
公司的供應商主要包括全球(包括但不限于亞洲、歐洲及中東)的制造商及貿易公司。公司自海外供應商采購產品的流程需要供應商(其為原制造商或貿易公司)、海外貨運代理、本地貨運代理及公司之間互相協調。公司的本地供應商直接自費交付其產品至公司的倉庫。有時,于需求緊急的情況下,公司可自行從本地供應商處獲取產品。
2.2公司歷史及管理層團隊
公司的歷史可追溯至二零零一年三月,當時公司的執行董事倪朝祥先生及陳少義先生以其本身的資源創辦Cool Link Marketing。于二零零九年九月,作為增強競爭力,拓闊產品組合及透過建立品牌向客戶灌輸忠誠度的一部分,公司于新加坡注冊商標「do it right」并于二零一零年七月開始以該品牌銷售瓶裝水。于二零一四年八月,公司于新加坡注冊商標「The Right Choice」及于二零一四年十一月開始以該商標供應罐頭食品(如煉乳及花奶)。于二零一一年四月,為配合公司業務增長及拓展,公司購買目前的物業,地址為新加坡 Wan Lee Road 21號(郵編:627949),由公司總部、外籍員工宿舍、倉儲設施及食品加工設施構成。于二零一四年二月,為配合多元化至食品加工領域以向船舶供應客戶提供增值服務的策略,公司開始銷售制造面包糠。其后,于二零一五年二月,公司將食品加工服務拓展至包括向于新加坡的意大利連鎖餐廳提供芝士調配。于二零一五年十二月,公司擴大業務并注冊成立Cool Link Supply 以服務新加坡零售及食品服務客戶。Cool Link Supply 于二零一六年三月及二零一六年五月分別獲官方指定為新加坡「Zott」優質乳制品的唯一及獨家分銷商以及「Obento」日式面包糠及「Obento」天婦羅粉的獨家分銷商。二零一七年三月,公司于香港成立Cool Link Trading,旨在拓展香港食品供應市場。經過多年發展,公司已從一間小型食品貿易公司成長為新加坡最大的船具商食品供貨商之一,服務大約100名船舶供應客戶。
公司擁有經驗豐富的管理團隊,其由陳少義先生及倪朝祥先生領導,而彼等各自于新加坡船舶供應業食品分銷方面積近20年經驗。公司其他高級管理人員亦在各自領域擁有豐富從業經驗,且加入公司多年,高度認同企業經營理念。
2.3公司經營業績情況
2024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67.80萬新元,同比下降4.36%,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7.40萬新元,同比下降135.55%。收入及凈利潤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冷凍產品的銷售數量減少。
按地區劃分,公司營業收入主要來自新加坡,近幾年公司逐步拓展亞太市場,來自馬來西亞等地區的收入逐步增長,2023年,公司新加坡分部實現營業收入3044.8萬新元,較去年下降5萬新元,2023年新加坡營業收入占整體營業收入的比重為98.97%。自馬來西亞及其他地區分別產生11.3萬及20萬新元,分別較去年增長11.3萬、12.6萬元。
圖 12:公司營業收入按地區分布
數據來源:公司年報,華通證券國際有限公司研究部
按客戶類型分類,公司營業收入主要來自船舶供應客戶。2023年,來自船舶供應客戶的收入為3044.8萬新元,較去年增長20.5萬新元,2023年來自船舶供應客戶收入占整體營業收入的比重為98.97%,來自其他批發及零售客戶的收入為31.7萬元,目前占營收比重較小。
圖 13:公司營業收入按客戶類型分類
數據來源:公司年報,華通證券國際有限公司研究部
2024年上半年,公司銷售毛利率及凈利率分別為26.33%、-2.55%,毛利率及凈利率下降主要是由于銷售量減少所致。由于廣告及推廣開支增加,公司銷售及分銷成本為1.5百萬新元,較去年同期增長0.2百萬新元;由于薪金及其他經營成本增加,行政及其他經營開支為2.6百萬新元,較去年同期增加0.5百萬新元;由于付息的利息開支增加,融資成本為20萬新元,較去年同期增加6萬新元。2024年上半年,公司銷售費用率、管理費用率、財務費用率分別為10.03%、17.60%、1.36%。
2.4報表分析
近幾年,公司帶息債務逐步減少,2024年上半年,帶息債務/全部投入資本為15.66%,較往年進一步下降。2019-2023年,公司資產負債率整體較為穩定,2024年上半年,公司資產負債率下降為32.43%,資產負債率較低,公司債務風險較小。
2024年上半年,公司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分別為3.68、3.17,短期償債能力較強,貨幣資金/流動負債為1.39,貨幣資金對短期債務的償付能力較強,且以上三個指標較以往年份均有所提升,公司短期償債能力較往年增強。長期債務與營運資金比率下降到0.40,公司營運資金支撐長期負債的償還能力增強。
2.5公司核心資源和競爭優勢分析
2.5.1供應商網絡及客戶關系穩定
公司經營全球超過100種品牌的各類食品,包括快速消費品知名品牌,并備有全面的產品存貨,其中包括雪糕、奶酪、急凍產品、奶類產品、希臘、土耳其及菲律賓產品。由于公司已建立擁有逾200名本地及海外供貨商的龐大網絡,在采購產品以滿足客戶需求時,公司可自種類繁多的產品中進行挑選,同時,在滿足客戶最后一分鐘或一次過要求方面擁有更高的議價能力。由于多年業務往來,公司已與供貨商建立牢固關系,從而令公司可持續供應產品而不會出現重大中斷,并可及時響應客戶需求。
公司客戶群主要包括船舶供應客戶、零售及食品服務客戶。公司已與船舶供應客戶建立牢固關系,已為部分客戶提供服務超過十年。同時,由于公司現時擁有的船具商客戶乃于中國及香港經營業務,公司憑借現有關系及對其需求的了解,已逐步將業務擴展至香港船舶供應業。
2.5.2產品及服務組合豐富
公司專門經營奶類產品的交付、儲存及處理,公司向船舶供應客戶供應各類奶類產品。因此,公司可儲備大量及各種奶類產品。奶類產品的保質期相對較短,有必要使用專門的制冷設備及儲存設施,以確保該等產品儲存時及在交付予客戶前保鮮。公司經營冷藏設施及交付車輛,該等設施專為達致此類特定食品的要求及規定而配備。該等冷藏設施的成本及專門配備的交付車輛構成一定的準入門坎,從而增強公司于此類食品供應方面的競爭優勢。
公司的交付團隊向客戶提供24小時全天候交付服務,可在接獲通知后三個小時內交付產品。公司的業務營運一年365天持續進行,甚至在節假日期間亦不間斷。公司的交付服務范圍涵蓋港口及船舶,而倘公司錯過預定交付時間且船舶已離開港口或其他提貨點,公司將主動租用裝載駁船(稱為「駁船」的小型船只)以「趕上」相關船舶,確保產品可交付予終端客戶,原因是由于船舶一般在港口停留時間不長,船具商將無法從替代供貨商訂購。
除交付承諾外,公司亦可提供定制食品以滿足各客戶的需求。例如,公司的部分奶類產品包括根據其中一位零售及食品服務客戶的要求調配各種芝士。公司亦委聘泰國的一個獨立第三方分包商協助公司為該客戶根據其需求定制調味雞翼。公司可憑借以高效服務及具競爭力的價格及時滿足客戶產品需求(尤其是在質量和產品范圍方面)的能力與客戶建立牢固關系。
2.6戰略合作情況
2024年12月,Cool Link與足思夢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協議。足思夢集團是業內知名的運動科技產品商,主要產品包括基礎款、健步款、科技款與定制款運動品等,在全國范圍內開設品牌直營店、品牌聯營店及品牌加盟店,打造足夢思品牌“千城萬店”商業模式,以店鋪品牌進行全國線下、線上抖音、媒體廣告全國招商等推廣方式。根據與公司管理層的溝通,公司產品毛利率達35%-45%。目前,足夢思品牌加盟店已近1000家規模,品牌在科技運動鞋市場影響力及占有率均在中國大陸名列第一,是目前唯一一家在全國范圍內以連鎖加盟店服務終端消費客戶的科技穿戴品牌。
足思夢產品主要涉及科技運動鞋、服裝、箱包、體育運動器材等科技產品。公司實際控制人郭桂先先生多年來通過與科研院校專家合作,開發了科技芯片內置于鞋服等穿戴產品中,第一款科技運動鞋于2017年問世。公司采取委外加工和內部生產相結合的模式,其中基礎款、健步款、科技款三大品類鞋生產,委外加工占比80%左右,內部生產20%左右。配件均安排外加工工廠生產,配件有帽子、衣服、短褲、防曬衣、襪子、箱包、手機貼、小紅貼、皮帶等。在戰略合作中,作為足思夢及其關聯品牌在海外的獨家總代理,Cool Link享有在授權區域內銷售關聯品牌產品的獨家權利,并有權使用乙方的品牌、商標、標識等進行市場推廣和銷售活動。這對于企業的戰略合作發展、橫向業務拓展等均打開了新的空間。
據公司披露的戰略規劃,足思夢公司將在2025年前完成港股上市,進入資本市場;在國內外市場進行拓展,新增到 5000 家標準化實體門店,進一步提高品牌市場影響力;同時加速推進品牌矩陣打造,完善上下游體系,優化產品設計,核心科技持續升級,打造品牌文化軟實力。根據目前足思夢(贛州)提供的財務報表,2024 年1-10月共產生收入 9965.2萬人民幣,凈利潤2959.4萬人民幣,凈利潤率達29.7%。假設11月與12月的銷售收入與凈利潤與10月相同,則2024年預計可實現營收1.17億元,凈利潤3470.41萬元。
三、2024-2026年公司整體業績預測
關鍵假設:
a. 新加坡港具有獨特的地理位置,受紅海危機事件影響,船運公司依賴新加坡港作為轉運港口,大量預期外船只到港導致“船舶聚集”,同時船只航行時間及成本增加。同時,一帶一路政策及新加坡港泊位增加,有望帶來到港船只數不斷增長,預計到港補充食品供應的船只有望增加,公司與船舶供應客戶已建立穩固關系,預計來自船舶供應客戶的收入亦有望隨之增長。綜合行業增長預期及公司情況,將2024年至2026年,來自船舶供應客戶的收入增速分別設定為8%、6%及6%。
b. 除船舶供應客戶外,提供供應商客戶還包括批發商、零售商、酒店、餐館、咖啡館、航空運營商等。自2024年2月新加坡正式對中國公民實行免簽入境以來,中國游客大幅增長,據新加坡旅游局數據,2024年前三季度,來自中國內地的游客達248萬人次,同比增長146.3%。同時,隨著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陸續與中國實施互免簽證政策,中國游客出入“新馬泰”便利性進一步提高,有望進一步促進當地旅游業發展。預計食品批發零售業及當地餐飲旅游業收入有望進一步增長,公司經營的產品及服務組合豐富,預計來自其他批發及零售客戶的收入亦有望隨之增長。綜合行業增長預期及公司情況,將2024年至2026年,來自其他批發及零售客戶的收入增速分別設定為50%、45%及45%。
預計2024-2026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3335.93、3554.63、3794.80萬新元,同比增長8.43%、6.56%、6.76%,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分別為250.72、425.15、1,188.10億元,對應EPS分別為每股0.01、0.01、0.03新元,以港元/新加坡元匯率6.01折算,對應EPS分別為每股0.04、0.06、0.18港元。
四、公司估值分析
4.1 P/E模型估值
近期,由于亞太地區市場對食品供應及資源運輸需求增長,市場預期公司主營業務有望實現良好增長,帶動公司股價上升。2024年10月23日,公司收盤價為2.86港元,總市值為11.40億港元,對應PE(TTM)為-78.23。
對比衛龍美味、鍋圈、百果園集團的估值水平,綜合考慮公司業績成長性,預期2024年公司有望實現扭虧為盈,給予公司PE估值40X-50X,對應股價1.60元/股- 2.00元/股為合理估值區間。
4.2 DCF模型
以預測的2024-2026年EPS分別為0.04、0.06、0.18港元/股為基礎,進行絕對估值測算,對應每股合理的內在價值為4.36港元。
估值說明:(1)永續增長率采用略低于GDP增長率;
(2)DCF模型中以EPS代替自由現金流量進行測算;
(3)預測期間為2024-2026年,永續期自2027年開始;
(4)考慮市場風險和企業自身風險因素,折現率包含了風險溢價。
五、投資建議
受多種因素綜合影響,新加坡到港船只數逐步增長。2024年前8個月,新加坡港到港船只數達83855艘,同比增長4.91%。到港船只數及船只航行時間的加長,預計到港補充食品供應的船只有望增加。同時,新加坡旅游業的復蘇亦有望帶動食品批發及零售業務增長,據新加坡旅游局預測,預計2024年新加坡旅游業將持續復蘇,入境游客繼續增加,達1500萬人次至1600萬人次,同時將帶來260億新元至275億新元的旅游收入。公司在新加坡船舶供應行業已有超過20年行業經驗,與供應商及客戶已建立穩固關系。預計隨著新加坡到港船只數及入境游客增長,公司自船舶供應客戶、其他批發及零售客戶的收入亦有望隨之增長。
并購方面,企業對于足思夢的投資應當視為跨行業的業務嘗試。不同業務端的客戶群交換在擴展業務和客戶本身的同時,也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增長點。此外,從足思夢的業務發展和財務表現而言,合理的估值水平應當考慮其未來發展空間。因此,跨行業的投資行為在傳統業務有可能在2024-2025年的貿易不確定的情況下,為企業帶來多重的行業護城河。
六、公司投資評級
根據公司業績預測、合理估值水平、基準指數的波動預期,公司給予公司“推薦(首次)”的投資評級。
七、風險提示
1、市場風險
由于類似供應商數量龐大,且供應商提供的產品及服務差異化較小,新加坡提供供應分銷行業競爭激烈。馬來西亞等國亦在不斷加快港口建設,停泊在新加坡港口的船舶數量可能下降,進而公司業績可能會受到影響。
2、匯率風險
公司的業務主要以新加坡元及港元計值,若干貿易應付款項以其他貨幣(如歐元、馬來西亞令吉及美元)計值,外匯波動將使公司面臨一定外匯風險。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華通證券國際有限公司研究部
法律聲明及風險提示
1.本報告由華通證券國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在香港制作及發布。華通證券國際有限公司系33年老牌券商,擁有香港證監會頒發的1/4/5/9號牌照。
2.本研究報告僅供本公司的客戶使用。本公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本公司的當然客戶。
3.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投資者需自行承擔風險。
4.本報告所載的資料、工具、意見及推測只提供給客戶作參考之用,并非作為或被視為出售或購買證券或其他投資標的的邀請或向人做出邀請。
5.本公司會適時更新公司的研究,但可能會因某些規定而無法做到。除了一些定期出版的報告之外,絕大多數研究報告是在分析師認為適當的時候不定期地發布。
6.本報告中的信息均來源于公司認為可靠的已公開資料,但本公司對這些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也不保證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議不發生任何變更。
7.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也沒有考慮到個別客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客戶應考慮本報告中的任何意見或建議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若有必要應尋求專家意見。
8.本報告中提及的投資價格和價值以及這些投資帶來的收入可能會波動。過去的表現并不代表未來的表現,未來的回報也無法保證,投資者可能會損失本金。外匯匯率波動有可能對某些投資的價值或價格或來自這一投資的收入產生不良影響。
9.本報告版權均歸本公司所有,未經本公司事先書面授權,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復制、發布、傳播本報告的全部或部分內容。經授權刊載、轉發本報告或者摘要的,應當注明本報告發布人和發布爾日期,并提示使用本報告的風險。如需引用、刊發或轉載本報告,需注明出處為華通證券國際有限公司研究部,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