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智駕成財富密碼,黑芝麻智能市值暴漲78億
王傳福曾認為智能駕駛“不靠譜”,現如今卻深入智能駕駛布局。而隨著比亞迪采用公司芯片的消息傳出,身為智能駕駛芯片廠商的黑芝麻智能也引來了各路資金的“瘋炒”。
來源|環球老虎財經
比亞迪發力智駕不僅讓自己股價飆漲,也讓產業鏈公司享受到盛宴。
2月10日,比亞迪將召開智能化戰略發布會;屆時,“天神之眼”高階智駕系統將正式推出。而比亞迪智駕新進展尚未完全“露臉”,港股上市公司黑芝麻智能便已開啟暴漲模式。
2月6日,黑芝麻智能漲12.35%,次日盤中再度暴漲超55%,收盤仍收漲37.59%,股價創出上市以來新高,股價兩日大漲54%,市值增長78億港元。
據了解,黑芝麻智能異動的財富密碼正是比亞迪。公司透露稱,其芯片已被比亞迪采用,并已實現量產出貨。
進一步剖析發現,黑芝麻智能身為智能駕駛芯片的新勢力,其在過去多年被多路資方所“關照”。這其中既有騰訊、小米、中國銀行、招商局,亦有蔚來、吉利、上汽的身影。
黑芝麻智能“沾光”比亞迪智駕
比亞迪深入智能駕駛,引發黑芝麻智能股價躍升。
2月7日,黑芝麻智能盤中一度創出43.85港元的歷史新高,截至收盤暴漲37.59%,報38.8港元,總市值達220.8億元港幣。
消息面上,比亞迪于2月10日召開智能化戰略發布會,屆時將推出“天神之眼”高階智駕系統。而黑芝麻智能透露,其芯片已被比亞迪采用,并已實現量產出貨;公司所生產的車規級自動駕駛計算芯片將搭載比亞迪旗下品牌車型。
回顧近年,比亞迪對于智能駕駛的重視程度日益增長。
2023年3月29日,在比亞迪投資者溝通會上,掌舵人王傳福曾對智能駕駛提出質疑,直言該項技術為“皇帝的新裝”。
但在2024年1月16日,比亞迪在“2024比亞迪夢想日活動”上發布了新能源汽車智能化發展戰略,會上王傳福也坦言,雖然無人駕駛實現為時過早,但智能駕駛的時代已經悄然而至。
此后,比亞迪于2024年11月18日舉辦的成立30周年發布會上宣布,將投入1000億元發展智能化技術。同年12月24日,比亞迪也宣布了“天神之眼”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正式在全國范圍內開通無圖城市領航(CNOA)功能的消息。
針對此次比亞迪智能化戰略發布會的潛在影響,高盛表示,考慮到比亞迪作為行業龍頭的地位,其自動駕駛的進展加速將對市場產生顯著影響,其他車企(尤其是大眾市場品牌)也將效仿。
而就產業鏈傳導層面,華泰證券指出,智能駕駛的普及將顯著增加對高性能芯片和計算平臺的需求,特別是對中國車規芯片有利好,比亞迪作為整車廠將進一步推動車規芯片的迭代升級。
再著眼黑芝麻智能,公司是車規級智能汽車計算芯片及基于芯片的解決方案廠商,主打華山、武當兩大系列自動駕駛芯片。
黑芝麻智能2024年中期報告透露,公司推出武當C1200芯片,華山系列高算力芯片A1000已量產上車,支持L2至L3級自動駕駛功能。
截至2024年上半年,華山A1000芯片應用的車型包括吉利領克、東風eπ,量產意向訂單包括16家汽車OEM及一級供應商的23款車型。
此外,黑芝麻智能還于2024年年底發布華山A2000芯片,應用場景涉及NOA、Robotaxi、機器人、通用計算等多個領域。
騰訊、小米等大廠加持
黑芝麻智能創始人為單記章,在從國內畢業后的20年時間里,都供職于芯片制造商OmniVision(毫威科技)。
毫威科技工作期間,該公司完成在納斯達克上市,單記章也稱其實現了財務自由。此番背景下,2016年離職創業,當年7月成立黑芝麻智能,便很快謀劃引資。
兩個月后的2016年9月,黑芝麻智能迎來北極光創投投資。據單記章本人描述,北極光創投聽了其匯報后,非常快速地做出了投資決策。
招股書顯示,北極光創投旗下Northern Light Venture Fund IV, L.P.、Northern Light Strategic Fund IV, L.P.及Northern Light Partners Fund IV, L.P分別持有5081.58萬股股份、417.76萬股股份以及70.74萬股股份。
除了北極光創投之外,騰訊、小米、中國銀行、招商局等知名資方也紛紛參與黑芝麻智能的多輪融資。
譬如,隸屬騰訊的意像架構投資獲得B+系列優先股,總計1877.19萬股;小米麾下的上海籽月先后獲得968.62萬股B+系列優先股以及994.89萬股C系列優先股,總計1963.51萬股;中國銀行下屬成堅有限公司拿下1439.57萬股C+系列優先股,招商局創新投資基金在B-1系列獲得94.89萬股優先股。
同時,身為黑芝麻智能下游的車企亦對公司入股。
蔚來是其中之一。2017年12月28日,Nio Changjiang與黑芝麻智能訂立協議,按每股0.336美元的價格,認購一股A-2系列優先股;湖北蔚來認購認股權證,也以每股0.336美元購買14,714,284股A-1系列優先股。
2022年1月7日,湖北蔚來認股權證獲行使,由其指定的Great Bravo按每股0.336美元價格認購14,714,285股A-1系列股份,黑芝麻智能無償沒收及注銷Nio Changjiang持有的合共一股A-2系列優先股。
此外,吉利下屬GCF Prosperity Limited獲得417.15萬股B+系列優先股,上汽控制的SAIC Technologies Fund II, LLC獲得了274.89萬股B-1系列優先股。
一眾資本入股后,黑芝麻智能身價亦水漲船高。據招股書,僅IPO前,公司從A輪至C+輪期間所收取的資金總額分別超6億美元;而公司的隱含估值從1000萬美元提升至20億美元。
2024年8月,擁有眾多明星資本加持的黑芝麻智能以28港元的發行價登陸資本市場,但卻遭遇上市即深度破發的尷尬場景。
現如今,借比亞迪智駕大漲后,黑芝麻智能現股價躍升至發行價以上超30%,而這使得一眾原始股東獲益匪淺。
面臨多重考驗
雖有股東“光環”在身,但黑芝麻智能的經營結果并不出彩。
著眼利潤,2021年至2023年,黑芝麻智能年內虧損金額分別為23.56億元、27.54億元、48.55億元,經調整虧損分別為6.14億元、7.00億元、12.54億元。2024年上半年,公司經調整虧損仍有6.02億元。
而相較于利潤,黑芝麻智能的營收規模雖有快速增長,但依然偏小。2021年至2023年,公司取得營收6050萬元、1.654億元、3.124億元,2024年上半年公司營收1.801億元。
針對最新的經營情況,黑芝麻智能在其2024年中期報告中說明,公司在手訂單亦實現較大規模突破,商業化進程持續加速,自動駕駛芯片領域核心優勢愈發凸顯。
營收規模偏低或與黑芝麻智能的大客戶存在變數有關。
2021、2022年,客戶A為黑芝麻智能分別貢獻了41%、44%的收入,不過2023年,這個比例已經少于10%。
對此,黑芝麻智能的解釋是,其升級現有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導致需要過渡期以進一步升級及調整客戶自有平臺,客戶A于商用車領域的下游客戶在營運及流動資金方面遇到困難,導致采購量減少。
并且,黑芝麻智能的客戶留存率也不穩定。2021年-2023年,公司自動駕駛產品及解決方案客戶留存率總計分別為18%、52%、35%;其中,基于SoC的解決方案客戶留存率分別為0%、60%、37%;基于算法的解決方案客戶留存率分別為50%、33%、29%。
此外,黑芝麻智能還必須和國內競爭對手們“搶食”。
著眼中國高算力自動駕駛SoC出貨量市場份額,2022年第一大供應商為81.6%,第二大供應商為6.7%,黑芝麻智能為5.2%。2023年,黑芝麻智能市占率小幅上升至7.2%,但前兩大供應商的市占率分別高達72.5%、14.0%。
根據灼識咨詢的資料,預計到2026年及2030年,中國智能汽車銷量將分別達到20.4百萬輛及29.8百萬輛,滲透率分別達81.2%及99.7%。
因此,智能駕駛芯片行業無疑是市場空間廣闊的大賽道;在此情形下,黑芝麻智能與同行們的激烈競爭也將進一步白熱化。
責任編輯 | 李明慶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