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吹捧Manus的AI自媒體,翻臉呼吁停止吹捧
真正的“炸裂”,從來不需要自我宣告。
文/迪麗冷巴??出品/三言Pro??
近日,AI產品Manus走紅,多家AI自媒體以"炸裂體"搶先評測發文,稱其"炸醒了整個AI圈"、"AI Agent的GPT時刻"、"中國團隊造,宇宙為我們閃爍"。
不過,平時與這幾家自媒體習慣性一起"炸裂"的自媒體,有多家一反常態并未"炸裂",顯得失去了往日對AI產品的敏銳度。要么他們沒聽說這個產品,要么他們認為沒到炸裂的水平,要么他們人脈不行,沒要到邀請碼。
加上搶先拿到邀請碼的是自媒體而非技術圈人員,Manus的走紅被質疑是炒作營銷。
今天下午,上述一"吹捧"Manus的自媒體發文,呼吁停止對Manus過度吹捧。
其表示這種“造神”運動,不僅給 Manus 團隊帶來巨大的壓力,也讓其他默默耕耘的團隊感到沮喪。過度的吹捧會滋生不切實際的期望,一旦產品在實際應用中遇到挑戰(這是必然的),就會引發失望和質疑,反而阻礙了產品的長期發展。更嚴重的是,這種“押寶”心態,會扼殺其他技術路線的可能性,不利于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他呼吁停止對 Manus 的過度吹捧,也停止對其他項目的無端貶低。
對于為何能搶先體驗到Manus,他回應,因技術出身、做過項目,所以對行業的信息更加靈敏,也更早地知道一些水面下的項目。
比如,之前 DeepSeek 在國內還沒那么火的時候,無論是 DeepSeek v3 還是 R1,都是最先做的技術報告,這次 Manus 也是一樣。
"DeepSeek、Manus 這樣的項目,后面還有一些。適時的時候,我也會幫著發布,中國人很可以的。"
可以發現,他知道了過度吹捧造神的危害,但與上次發Manus評測文的標題"中國造"一樣,他解釋幫著項目發布的理由也相同,因為中國人很可以,似乎又以愛國情緒加持。所以期待每個我們國人的AI項目都能在這些媒體發布吧。
關于Manus的最新情況是:
位于武漢光谷的蝴蝶效應(Manus)武漢公司,大門口已經貼上了“謝絕來訪”的標簽。
Manus在X平臺的賬號被凍結,顯示違反了平臺規則。
Manus表示正積極與X團隊合作解決此事。初步觀察表明,此次凍結可能與第三方提及加密貨幣詐騙有關。Manus 從未參與過加密貨幣項目、代幣發行或區塊鏈計劃,任何聲稱與Manus有關聯的類似名稱的加密貨幣企業都是具有欺詐性的。
目前,已經有兩個團隊復刻出了Manus,且不需要邀請碼。其中一個只用了3小時??梢姡琈anus的護城河并不寬。
看看呼吁文的評論:
真心呼吁,少一些炸裂,少一些吊打,少一些愛國綁架,少制造顱內高潮,別動不動就拔高到宇宙閃耀,宇宙沒空為你閃耀。??
不知從何時起,AI自媒體領域掀起了一場“修辭通貨膨脹”——“吊打友商”“史詩級突破”“炸裂”等標題病毒式蔓延,仿佛所有技術迭代都必須裹挾著火星撞地球的戲劇性,所有產品升級都得配上一場虛擬世界的“諸神之戰”。??
這種表達狂歡背后,藏著一個危險的邏輯陷阱:當“炸裂”成為基準線,“優秀”便失去了坐標;當“吊打”淪為開場白,“進步”便模糊了邊界。
算法推薦機制與流量焦慮合謀,讓創作者陷入“標題軍備競賽”,用越來越夸張的形容詞透支讀者的信任閾值。某科技博主坦言:“現在說‘重大突破’根本沒人點,必須改成‘改寫人類文明史’才能進推薦池?!??
更值得警惕的是,這種敘事正在異化技術進步的真正價值。真正的創新往往誕生于細微優化(如芯片能效提升3%)、跨領域融合(如AI+生物制藥)或底層架構突破(如分布式計算模型),它們或許不夠“炸裂”,卻可能悄然改變行業軌跡。當自媒體用“好萊塢式高潮”包裝技術演進時,不僅模糊了公眾對技術本質的認知,更可能催生“狼來了”效應——當真正劃時代的突破降臨時,人們早已在“史詩級”的轟炸中麻木。??
我們呼吁回歸“克制型表達”,如: ?
1. 數據>形容詞:用“能耗降低22%”替代“能效炸裂”,以“故障率0.001%”取代“吊打同行” ?
2. 場景化敘事:從“重新定義行業”轉向“讓通勤族每天多睡30分鐘” ?
3. 技術溯源:少談“顛覆性革命”,多拆解“如何通過異構計算實現效率躍遷”??
技術傳播的本質是建立信任,而非制造幻覺。當AI媒體開始批量生產“炸裂體”時,有沒有想過這些夸大虛幻的信息會再次被AI當作語料輸出?人類的理性與克制才是抵御信息熵增的最后堡壘。
下一次敲擊標題時,或許我們可以記?。赫嬲摹罢选?,從來不需要自我宣告。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