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科納米上市在即:營收連增多年,失效分析、材料分析技術市場領先
在成功登陸科創板后,作為半導體產業鏈“芯片全科醫院”的勝科納米將借助資本市場踏上發展的新征程,繼續在半導體產能、技術、管理、配置等層面進行前瞻性布局,創造更為可觀的行業價值與社會價值。
撰稿 |?行星??來源 | 貝多財經
3月14日,勝科納米(蘇州)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勝科納米”,SH:688757)開啟新股申購,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本次上市,勝科納米的發行價為9.08元/股,公開發行股票約4033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本比例的10%。
按照發行價和發行數量計算,勝科納米本次上市的實際募資總額約為3.66億元,高于此前招股書中申請的2.97億元募資額度。據了解,勝科納米的募資金額將投向蘇州檢測分析能力提升建設項目。
公開資料顯示,勝科納米定位為半導體第三方檢測分析實驗室,主要服務于半導體產業鏈的研發環節,提供半導體失效分析、材料分析與可靠性分析,客戶類型覆蓋芯片設計、晶圓代工、封裝測試、IDM、原材料等半導體全產業鏈。
可以預見的是,在成功登陸科創板后,作為半導體產業鏈“芯片全科醫院”的勝科納米將借助資本市場踏上發展的新征程,繼續在半導體產能、技術、管理、配置等層面進行前瞻性布局,創造更為可觀的行業價值與社會價值。
一、市場地位顯著,營收增長率強勁
勝科納米在招股書中稱,該公司深耕半導體檢測分析行業多年,擁有多元化的檢測分析項目與專業精準的診斷能力,能夠幫助判斷客戶產品設計或工藝中的缺陷,助力客戶提升產品良率與性能。
勝科納米掌握的檢測分析技術廣泛應用于集成電路、分立器件、光器件、傳感器、顯示面板等眾多領域,獲得眾多半導體產業鏈企業青睞,累計服務全球客戶2000余家,成為半導體領域產品研發和品質監控的關鍵技術支撐平臺。
一個直觀的印證便是,勝科納米的業務體量在半導體第三方檢測分析市場中處于行業前列,2023年境內主營業務銷售規模為3.38億元,市場占有率約4.23%;在失效分析、材料分析細分領域,其市場占有率更是達到了7.86%。
品牌規模效應下,勝科納米的業績表現也相當亮眼。該公司2021年至2023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68億元、2.87億元和3.94億元,三年內實現了收入指標的翻倍增長,復合年增長率約為53.33%。
2024年上半年,勝科納米亦實現了1.85億元的收入規模。另據勝科納米最新發布的招股意向書,該公司2024年全年實現收入4.15億元,較2023年進一步增長5.40%,業績的成長性和可持續性值得稱道。
其中,樣品失效分析對勝科納米的主營業務增長貢獻最為顯著。2021年、2022年、2023年度和2024年上半年(下同“報告期”),該業務的收入分別為1.20億元、1.78億元、2.22億元和1.22億元,在主營業務收入中的占比超50%。
與此同時,得益于近年來下游客戶投產透射電鏡檢測分析的需求增加,勝科納米材料分析業務的收入也不斷提升,由2021年的4537.92萬元增長至2023年的1.59億元,在主營業務中的占比也由27.09%提升至40.43%,成為第二增長曲線。
勝科納米在招股書中解釋稱,失效分析旨在探究樣品失效原因、檢查樣品是否存在潛在失效問題,且失效樣品的稀缺性及失效現象的偶發性導致樣品制備難度更大;材料分析除了需要精準地進行樣品制備外,還對數據解讀提出了較高要求。
因此,勝科納米的失效分析和材料分析的研發技術難度均較大,這也使得該類業務呈現較高的毛利率,進而拉高了公司整體毛利水平。報告期各期,勝科納米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54.41%、53.84%、54.28%和45.04%,高于同行業平均值。
二、現金流量穩健,盈利指標可持續
2021年至2023年,勝科納米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750.34萬元、6558.59萬元和9853.85萬元,復合年增長率達到89.28%。與此同時,該公司的扣非后凈利潤也由2021年的2275.61萬元增長至2023年的8587.91萬元。
不過,受到折舊攤銷、人工成本增加等因素的影響,勝科納米2024年的盈利指標有所降低,歸母凈利潤、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8159.60萬元和7266.15萬元,較2023年出現了17.19%和15.39%的小幅下降。
需要指出的是,勝科納米利潤水平的回落并非市場獲利能力不足,主要是新產能建設投入帶來的短期影響。為搶占半導體檢測分析需求增加帶來的市場機遇,該公司加快了產能布局的步伐,陸續在南京、福建、深圳、青島四地建立了實驗室。
固定資產與在建工程的持續投入下,勝科納米的長期借款金額逐年增長,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該公司的流動負債規模,其負債金額由2021年末的3.13億元增長至2024年6月末的7.59億元,資產負債率也從42.22%增至57.84%。
但由于半導體第三方實驗室運營期間的現金支出項目占服務收入比例較低,因此該公司報告期內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6915.61萬元、1.48億元、2.39億元和9722.13萬元,現金儲備充足,能夠為未來的債償提供有力保障。
勝科納米表示,其建設實驗室是基于總體戰略布局、重點客戶服務需求,按照行業慣例做出的經營決策,現階段已經基本完成全國區域布局、產能得到有效擴充,未來除非出現明確的重大業務機遇,不會持續性地在其他區域新建實驗室。
目前,勝科納米青島實驗室在2024年8月、9月已實現單月盈利,深圳實驗室收入金額也快速提高,該公司預計二者將在2025年實現盈利。同時,新實驗室產能利用率的提升以及新客戶、新項目的開拓,也將為該公司貢獻新的增量。
結合現階段的經營情況和發展趨勢,勝科納米預計其2025年第一季度的收入約為1.1億元至1.2億元,同比增長26.78%至38.31%;歸母凈利潤約為950萬元至1200萬元,增幅約為10.63%至39.75%。
三、持續投入研發,促進產業鏈創新
作為一家即將在科創板上市的公司,勝科納米技術能力與科技成色自然廣受外界關注。截至2024年6月30日,勝科納米及其子公司已獲境內授權專利43項,其中發明專利32項;以及境外授權1項。
勝科納米表示,其在檢測分析技術、測試樣品制備、測試治具改造等方面形成了20余項核心技術,先進制程的覆蓋能力可以達到3nm,處于行業前列,且來自先進工藝領域的收入持續增長,2024年上半年的收入占比已經達到77.29%。
另據勝科納米披露的第二輪回復函,該公司是大陸地區首家擁有晶體管級納米探針分析技術能力的商業化實驗室,也是行業內較早積極針對FinFET結構分析技術進行研發投入的實驗室,具備產品與技術先進性。
科技成果的落地,離不開勝科納米對研發投入的高度重視。2021年、2022年、2023年度和2024年上半年,該公司的研發費用分別為2253.88萬元、3622.44萬元、4256.20萬元和2155.18萬元,投入金額持續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勝科納米研發費用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穩定在10%以上。該公司報告期內13.45%、12.61%、10.80%和11.62%的研發費用率,均超出同行業可比平均值的7.36%、8.20%、9.30%和11.62%,在行業中名列前茅。
此外,勝科納米截至2024年6月末的員工中,本科及以上學歷員工數量占比合計達到62.61%,亦在同行業可比公司中保持較高水平,研發人員中碩士及以上學歷占比高達28.42%,為持續研發提供了良好的人才保障。
圍繞先進制程、先進封裝等行業新發展趨勢,勝科納米也進行了前瞻性布局。該公司深入研發球差透射電鏡分析等技術,旨在通過該技術的超高空間超高能量分辨率,為客戶呈現新型半導體產品的原子結構與物理特性。
可以預見的是,依靠快速迭代的技術研發創新,以及全國重點區域實驗室成熟布局帶來的協同效應,勝科納米將繼續立足客戶視角,進一步優化半導體檢測分析的業務流程,助力半導體國產先進工藝的向前、向上與向新。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