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蘭尼斯“瘋狂24小時”:光環背后,真相幾何?
光鮮亮麗的成績單背后,一點瑕疵都沒有?
撰文|李佳蔓??編輯|楊勇??來源 | 氫消費出品??ID | HQingXiaoFei
你以為一個品牌要從默默無聞,一路飆到私域銷售額暴漲50倍,還能穩坐細分品類的頭把交椅,非得熬個十年八載不可?
泰蘭尼斯卻偏偏要告訴你,三年,就三年!
這聽起來是不是像極了那些夸大其詞的廣告詞?但別急,這事兒還真就發生了。
3年暴增50倍背后的隱憂
泰蘭尼斯,2011年呱呱墜地,那時候阿迪、耐克這些運動風大品牌正牢牢占據著童鞋市場的半壁江山。可創始人丁飛偏偏不走尋常路,他瞄準了兒童鞋這個垂直細分領域,一門心思撲在研發適合國人腳型的專業產品上。
就這么一路跌跌撞撞,泰蘭尼斯愣是在幾年內長成了覆蓋0-18歲少年兒童的全品類、全碼段、全場景的童鞋品牌大樹。
別以為泰蘭尼斯就此滿足了,在布局私域之前,他們可是忙得不亦樂乎。
先是在全國市場撒開大網,建起了電商、實體門店等渠道矩陣,還一擲千金,數千萬元砸在品牌宣傳和形象升級上。
到了2016年,新零售事業部負責人胡曉芳一拍大腿,覺得時機終于到了,泰蘭尼斯就這樣順理成章地成了某平臺的第一批入駐品牌。
這一步,不得不說,走得那叫一個妙。
搭上這趟車,泰蘭尼斯至少解決了兩個燃眉之急。
第一個就是客戶觸達問題。
銷售說白了就是得找到客戶,把產品賣給他們。
泰蘭尼斯的門店客群主要盤踞在一、二線核心城市,而這個平臺的觸達范圍那可是覆蓋全國,客群既有重疊又有互補。特別是那80%以上的女性用戶,還有45%的30-40歲客群,簡直就是兒童鞋品類的主力軍。泰蘭尼斯就這么輕輕松松地觸達了全國海量的私域用戶,連下沉市場都被他們收入囊中。
第二個解決的就是供應鏈問題。平臺擁有前后端一體化的供應鏈綜合服務能力,泰蘭尼斯簡直就是“拎包入駐”,就能享受到從營銷策劃到溯源活動,再到引流方案的全方位精細化定制服務。
這綜合運營成本,比其他渠道可是低了不少。
就這樣,在雙方的緊密合作下,泰蘭尼斯的私域銷售額那是芝麻開花節節高。
2021年首戰告捷,銷售額破百萬;2022年更是勢如破竹,銷售額飆到2000多萬,實現了二十幾倍的翻倍,單檔期銷售額還突破了800萬;2023年4月,單檔銷售額又超2000萬;到了2024年9月25日,那更是迎來了飛躍式的爆發,首日銷售額就斬獲5120萬。
這三年50倍的增長,讓泰蘭尼斯和平臺的合作信心那是爆棚,胡曉芳更是放出豪言,下一個單場預期要干到8000萬。
不過,話說回來,這一路高歌猛進的背后,就真的沒點什么隱憂嗎?俗話說得好,爬得越高,摔得越慘。泰蘭尼斯這么依賴單一平臺的私域渠道,萬一哪天平臺政策一變,或者冒出個更強勁的競爭對手,那他們該怎么辦?
再說了,這增長速度快得跟坐火箭似的,品牌會不會在產品質量和服務上有所疏忽?
畢竟,欲速則不達,這道理誰都懂。
泰蘭尼斯啊,還是得悠著點,別光顧著跑,忘了看腳下的路。
泰蘭尼斯“瘋狂24小時”
你以為品牌要想在一天之內銷售額破億,得靠多年的積累和突如其來的運氣?
泰蘭尼斯告訴你,靠一場“蓄謀已久”的大活動就行!
2023年底,泰蘭尼斯和某平臺就開始密謀這場大動作,2024年6月敲定了具體時間,然后集中籌備了近三個月。
目標5000萬銷售額,比以往的峰值增長近3倍!
這可不是小打小鬧,為了這個目標,雙方可是開了幾十輪的會,溝通得那叫一個緊密。
策劃過程中,泰蘭尼斯可是下足了功夫。
第一個關鍵點就是精準人貨匹配。
他們通過自研的SCRM系統,給所有KOC(關鍵意見消費者)打上了標簽,還分了類,這樣就能精準匹配用戶,還能提前和KOC一起策劃活動。
第二個關鍵點是多方位深度種草。寄樣試用、線下沙龍宣講、老用戶社群打卡分享……能用的手段都用上了,就為了讓消費者“種草”。
第三個關鍵點是提前鎖定需求。通過社群傳播,幫助KOC提前鎖定意向客戶,提前收單,這樣商家就能更好地調配庫存了。
一切準備就緒,就等9月24日-25日的“大日子”。
2024年9月24日的溯源活動,那場面,別提多“熱鬧”了。
按照優選方案,活動進行得順順利利,還整出了兩個沒想到的亮點。
一個是童模走秀,泰蘭尼斯以前的貨品展示就是在公司內部搞搞,這次直接來了個專業的走秀。3歲的學步幼童、6歲的學齡段大童、12歲+的小小少年,穿著精心搭配的服裝,穩健地走在秀場上。團長們瘋狂拍照,高質量素材滿天飛,互動和傳播效果杠杠的。
另一個是專家級機構現場背書,全球檢測技術服務商BV必維公司和人工智能步態分析公司的負責人親自到場,從鞋品質量檢測和穩態科技方面為泰蘭尼斯站臺。
這倆亮點,一個靠顏值吸引眼球,一個靠實力贏得信任,為泰蘭尼斯的加購過億立下了“汗馬功勞”。
到了9月25日產品上線,泰蘭尼斯更是玩起了“分階段開售”的把戲。
0點開售階段,胡曉芳拿出了王牌產品——泰蘭尼斯理想系列,還給出了最大的價格優惠。
結果呢?開場十幾分鐘就跑出了八九萬單,遠超ERP預測的4萬-5萬峰值。理想系列單款銷售超7000雙,銷售排名高居會場TOP5。
上午8點、下午2點、晚上8點,品牌根據銷售情況投貨、補貨,增加轉發次數。
為了承接平臺的流量,胡曉芳可是調動了整個公司的貨品資源。平臺也利用數字化優勢,讓供應更精細可控。
加購超一個億時,后臺及時同步熱門款及價格帶等數據,還做出風險提醒和售后預案。平臺還提前和泰蘭尼斯統一了貨品尺碼表,應對可能出現的售后尺碼問題。
不過,活動中還是出現了突發技術問題,比如ERP訂單回傳延遲。好在平臺的技術、商管等部門迅速協助解決,才沒讓活動“砸鍋”。
這場“瘋狂24小時”,泰蘭尼斯確實賺得盆滿缽滿,私域團長對品牌的認可度也明顯提升。
但冷靜下來想想,這種靠大活動、大投入換來的增長,真的能持續嗎?
為了一場活動,把所有資源都集中投入,那后續的日常運營怎么辦?難道要靠一場接一場的大活動來維持增長?
而且,活動中暴露出來的對平臺數字化的依賴問題,也值得深思。
萬一平臺的技術出問題,或者數據不準確,泰蘭尼斯又該如何應對?難道要眼睜睜地看著銷售額下滑,卻束手無策?
泰蘭尼斯“黑金年卡”套路深
你以為品牌火了就能高枕無憂,消費者會一直買單?
泰蘭尼斯告訴你,想多了!
正當他們還沉浸在私域增長的喜悅中時,危機卻像不速之客,悄然降臨。“雙11”大促剛結束,小紅書、黑貓投訴平臺上就炸了鍋,多名消費者紛紛吐槽泰蘭尼斯的“黑金年卡”,那問題多得能編成一部連續劇。
這“黑金年卡”,宣傳的時候可是天花亂墜,10月中旬開始售賣,每張999元,宣稱店鋪鞋款超過1000款,店內所有鞋款均可兌換,累計可兌換6雙。
消費者一聽,這劃算啊,紛紛下單。
可等到實際兌換時,才發現自己被套路了。能兌換的大多是過季清倉款或瑕疵產品,尺碼還普遍斷貨。
小紅書用戶一臉無奈地吐槽:“購買年卡時看到宣傳頁面寫著‘全店鞋款可兌換’,結果實際兌換的鞋款全是老款,且很多尺碼已經沒有了,商家根本沒告知這些鞋款已經是清倉商品。”
還有網友也表示,買卡時客服信誓旦旦地承諾會上新,結果根本沒上新,全是老款斷碼產品,想退款,客服還不理人,這服務態度也是沒誰了。
更離譜的是,消費者購買的未激活且未兌換的“黑金年卡”,商家竟然以“超過7天無理由退貨”為由拒絕退款。可泰蘭尼斯線上旗艦店“黑金年卡”的使用條款里,根本沒在顯著位置明確標示這一規定。這不是明擺著誤導消費者,侵害消費者知情權嗎?
法律可明文規定,經營者以預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未按照約定提供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履行約定或者退回預付款。
泰蘭尼斯這波操作,簡直就是拿“霸王條款”來限制、侵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簡直太囂張。
除了“黑金年卡”問題,泰蘭尼斯的產品質量也是讓人擔憂。
在黑貓投訴平臺上,與泰蘭尼斯相關的投訴超過300條,大部分都是產品質量問題。嬰童鞋防滑性能欠佳、內部發霉、市場價格混亂……各種問題層出不窮。
有消費者反映,孩子穿的學步鞋,根本不防滑,走在路上直打滑,這讓孩子怎么學走路?品牌方還解釋說是階段性設計問題,可投訴的消費者大多都是孩子在學步和剛學會走路的階段,這時候不防滑,那什么時候防滑呢?
還有嬰童鞋內部發霉的問題,品牌方說是鞋內背部含活性炭的抗菌工藝導致的,可消費者才不管你什么工藝不工藝,他們只想要一雙質量好的鞋子,這要求不過分吧?
面對這些問題,泰蘭尼斯的表現也是讓人大失所望。
某報社記者多次撥打官方熱線聯系相關部門采訪,結果相關工作人員要么說自己只負責線下招商,對線上問題一概不知;要么就以“部門獨立”為由拒絕回應,這推諉扯皮的態度也是沒誰了。
這就是一個高端品牌該有的擔當嗎?
【結語】
想當年,泰蘭尼斯憑借精準定位、優質產品和出色運營,在競爭激烈的童鞋市場中成功突圍,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可如今,質量和售后問題頻發,品牌形象已經受到了嚴重影響。
如果泰蘭尼斯不能正視這些問題,及時改進產品質量,完善服務保障體系,那之前的輝煌可能就只是曇花一現。
畢竟,在這個消費者越來越挑剔的時代,沒有什么品牌能靠吃老本一直走下去。
泰蘭尼斯,該醒醒了!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