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0.3折!銀行業加速甩賣信用卡不良資產“自救”
“現金奶牛”成了“燙手山芋”?
來源/柒財經
今年以來,不少銀行紛紛掛牌轉讓信用卡不良貸款資產包,且競拍起始價均“打骨折”,有的起拍價甚至低至不到0.3折。
這背后,一方面是因為信用卡不良率的攀升,拖累了銀行整體的資產質量。如交通銀行日前發布的2024年年報就顯示,盡管其不良貸款率較2023年末下降0.02個百分點至1.31%,但信用卡業務的不良率卻上升0.42個百分點至2.34%。
而甩賣之后,不僅能調優資產質量,也能釋放資本占用。
另一方面也表明,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大環境下,銀行業在零售信貸領域必須加快轉型,并利用有限的資源,進行更精細化的管理。
7家銀行加速出清
數百億信用卡不良資產
3月18日,浦發銀行信用卡中心在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以下簡稱“銀登中心”)連續發布了4期(第6期至第9期)信用卡不良貸款轉讓項目招商公告。
公告顯示,該行擬通過銀登中心以公開競價的方式向有資質的資產管理公司批量轉讓信用卡不良貸款。
具體來看,四期的不良貸款(信用卡透支)金額分別為13.37億元(本金6.16億元,利息7.21億元)、11.72億元(本金5.59億元,利息6.13億元)、5.4億元(本金2.8億元,利息2.6億元)、5.4億元(本金2.8億元,利息2.6億元),合計債權金額達42.93億元。
共涉及的債務人戶數分別為25645戶(共26934筆)、30850戶(共32035筆,)、20116戶(21853筆)和24713戶(24713筆),合計涉及的債務人超過10萬戶。
而從逾期時間上看,多數的主要逾期時間集中于2-3年和3-4年。當然也有逾期更長且本金占比比較大的,比如第九期顯示,逾期5年以上的本金占比高達30%。
正如發布的期數顯示,此前浦發銀行信用卡中心還在3月13日發布了5期“不良貸款(信用卡透支)轉讓項目轉讓公告,擬通過銀登中心開展不良貸款轉讓業務。
柒財經經統計,這5期不良貸款的未償本息總額分別為12.58億元、14.86億元、10.11億元、15.29億元和12.22億元,合計達65.07億元,共涉及資產筆數合計達146286筆,借款人戶數合計達142056戶。
柒財經注意到,不光是浦發銀行,今年以來,在銀登網上公開掛牌轉讓信用卡不良資產的銀行并不少。
如在3月17日,華夏銀行信用卡中心也一口氣發布了5期個人不良貸款(信用卡透支)轉讓公告顯示,合計未償本息總額超過80億元。
民生銀行信用卡中心于3月3日上線了2025年首批個人不良貸款轉讓項目,涉及5個資產包,均為信用卡透支不良債權,未償本息總額合計超過6億元。
柒財經不完全統計發現,2025年以來共有7家銀行掛牌轉讓了40多個信用卡不良資產包,合計規模超過370億元。這其中,既有國有大行如建設銀行和交通銀行,也有城商行,而股份行的占比則最高。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規模已經遠超去年第一季度。天眼查數據顯示,去年1-3月份,個人不良貸款和對公業務不良合計轉讓規模也僅為158.6億元,其中信用卡透支成交額僅為5.3億元。
另一個現象是,柒財經注意到,各銀行的轉讓競拍起始價,也低到塵埃里。
以浦發銀行3月13日發布的5期轉讓項目為例,它們均將于3月28日競拍,競拍價格分別為0.40億元、0.51億元、0.31億元、0.40億元和0.29億元,核算下來,前三期相當于打了0.03折,后兩期更低,打了約0.25折,加價幅度則分別為10萬元和20萬元不等。
個人不良貸款(信用卡透支)的主力買家是地方以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與地方AMC,這也是一些銀行信用卡中心為什么會在轉讓公告的資產亮點中專門提示,“目標客群的戶籍地集中于某地,有利于后續集中催收處置”。
看上去比較誘人,但據銀登中心數據顯示,個貸不良資產轉讓的價格近兩年來相對較為平穩,各季度資產包平均折扣率主要位于4%—5%之間。據媒體報道,地方AMC人士均認為這個價格仍然過高,基本都需要六七年才能回本。而統計顯示,2024年上架的個貸不良資產包,實際成交的大概只有60%—70%。
信用卡不良率仍承壓
有銀行狂砍地方中心
銀行業狂甩信用卡不良資產的的背后,一方面來源于監管的壓力。
2022年,原銀保監會發布了《關于進一步促進信用卡業務規范健康發展的通知》,要求銀行加強資產質量遷徙趨勢分析,設定風險預警指標,持續有效識別、計量、監測、預警、防范和處置風險,準確掌握不良資產的規模和結構,按程序及時處置、核銷。
政策上也在不斷松綁。以往,銀行主要通過委外催收和自行催收的方式處理此類不良資產,但在2021年初,原銀保監會開展第一批不良貸款轉讓試點工作,首批試點參與不良貸款轉讓的銀行為6家國有大型銀行及12家股份制銀行;試點參與不良資產收購的機構包括五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符合條件的地方AMC、5家金融資產投資公司。
2022年底,原銀保監會開展第二批不良貸款轉讓試點工作,將政策性銀行、城商行及農村中小銀行劃入試點。
這也讓個貸不良轉讓迎來爆發,在2023年達到千億級別,2024年更是高達2300億進入不良資產市場。
另一方面,從銀行業來講,部分銀行正面臨著信用卡不良率上行的壓力。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2024年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截至2024年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達到1239.64億元,同比增長26.31%,占信用卡應償信貸余額的1.43%,較上年末上升0.3個百分點。
而這一指標自2024年第一季度突破千億元大關后,已連續四個季度維持高位,并創下年度新高。
具體到銀行的不良數據,或許更直觀。
日前,交通銀行公布了2024年年報。其資產質量方面,截至2024年末,交通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31%,較2023年末下降0.02個百分點。
雖然整體不良貸款率略有改善,但個人不良貸款余額298.27億元,較上年末增加97.04億元,不良貸款率1.08%,較上年末上升0.27個百分點,雙雙上揚。
而在個人貸款中,又以信用卡業務的不良貸款率最為嚴峻,2024年末高達2.34%,較2023年末上升0.42個百分點。
所以,一邊在甩賣不良資產,另一邊,面對更大的逾期壓力、競爭壓力和運營成本壓力,不少銀行在壓降信用卡業務規模。
今年以來,已有十余家銀行信用卡分中心終止營業。其中,在3月17日,監管批復同意同意民生銀行信用卡中心東北分中心終止營業。而在此前十天,民生銀行信用卡中心華北分中心剛剛終止營業。交通銀行也在今年關閉了8家信用卡異地分中心。
一些銀行還調整或取消了部分信用卡的權益。去年11月,多家銀行發布公告稱,對2025年新一年的信用卡相關權益進行全局性調整。
像浦發銀行就發布公告稱,針對運通超白金信用卡、VISA無限信用卡、銀聯永恒鉆石信用卡等8款高端信用卡,個別或全部取消或調降游樂園、文化館、野獸派禮品兌換、境外消費返現等權益。從2025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