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保潮”加劇,華泰保險何時走出“失血”困境?
華泰保險正置身于風波迭起之境。
撰文 | 張 ?宇??編輯 | 楊博丞? 來源|Donews
一邊是華泰保險子公司華泰資管因涉及一起規模龐大的“老鼠倉”交易而被推至輿論的風口浪尖。據悉,華泰資管投資經理劉建義利用未公開投資信息,持續進行了長達兩年半的趨同交易,合計趨同成交金額達33億元。2025年1月,遼寧監管局沒收劉建義違法所得2077萬元,處以4355萬元罰款,并處以10年證券市場禁入的嚴厲處罰。
另一邊是同為華泰保險子公司的華泰人壽面臨退保金額大幅上升及預收保費持續下滑的尷尬局面,導致可持續性發展面臨嚴峻挑戰。
華泰資管、華泰人壽兩家子公司陸續陷入困境,不僅折射出華泰保險深層次的治理缺陷,更暴露出其在戰略轉型層面的系統性危機。當前,華泰保險正處于一個至關重要的轉折時期,盡管面臨諸多挑戰,但如果能夠實施有效的改革措施,或有望逆勢突圍,否則將永遠錯失中國保險市場轉型升級的歷史機遇。
壽險深陷虧損
在華泰保險的戰略框架中,華泰人壽被定位為“做大做強”的核心板塊,同時也是壽險+財險+資管“三駕馬車”格局的核心載體,其業務表現直接影響了華泰保險的盈利能力與市場競爭力。
盡管擁有深厚的行業積淀和強大的外資股東背景,但華泰人壽的表現卻令人擔憂。
2024年,華泰人壽的保險業務收入為92.93億元?,同比增長27.1%?,其中,2024年前三個季度的保險業務收入分別為32.35億元、25.83億元和20.99億元,呈現逐步下滑態勢。?同時,2024年華泰人壽的凈利潤為3757.25萬元,值得一提的是,其2024年前三季度的凈利潤高達-7.54億元,也就是說,華泰人壽在2024年第四季度扭轉了虧損局面。
在此之前,華泰人壽從2022年開始便深陷虧損泥潭,并且凈利潤存在大幅波動的現象。
根據償付能力報告,2019年到2023年,華泰人壽的保險業務收入分別為61.82億元、62.46億元、64.74億元、71.12億元、73.12億元,增速持續放緩。相比之下,華泰人壽的凈利潤卻面臨窘境。2019年,華泰人壽的凈利潤達到5.06億元的峰值后便一路下滑,2020年至2023年,其凈利潤分別為4.12億元、2.82億元、-2.25億元、-8.93億元。
凈利潤難言樂觀,原因主要指向了兩個方面:一是華泰人壽預收保費持續下滑,Wind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華泰人壽的預收保費分別為0.6億元、1.82億元、1.29億元、1.37億元、0.02億元和0.05億元;二是華泰人壽的退保金居高不下。Wind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3年,華泰人壽的退保金分別為3.10億元、3.46億元、4.99億元、5.08億元、6.5億元,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根據2024年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僅“華泰人壽財富金賬戶年金保險(萬能型)”一款產品的退保金額就已達6.07億,2024年累計退保金額規模前三的產品合計退保金額高達7.72億元,顯然,華泰人壽的退保金規模仍在持續增長。
事實上,華泰人壽之所以在2024年扭虧為盈,原因并非保險業務回暖,而是投資收益顯著增加推動了凈利潤大增。
根據償付報告顯示,2024年第三季度,華泰人壽的投資收益率為0.68%;綜合投資收益率為1.97%,而2024年前三季度,其投資收益率為2.06%,綜合投資收益率為9.16%。到了2024年第四季度,華泰人壽的投資收益率提升至1.67%,綜合投資收益率提升至3.29%,帶動了2024年的投資收益率至3.91%,綜合投資收益率至12.73%。
可見,華泰人壽保險業務面臨的困境仍然沒有消失,其業績增長基礎并不牢固,畢竟資本市場的波動性能推動業績回暖,也能成為絆腳石。
頻繁進行人事調整
面對重重壓力,華泰保險試圖通過人事調整來改變窘境。
2022年3月,華泰保險原董事長、創始人王梓木宣布因年齡原因辭任,由擔任總經理職位長達十余年的趙明浩接棒,擔任董事長職務。趙明浩同時還兼任著華泰資管董事長。
2022年9月,華泰保險副總經理李存強出任總經理一職,主導華泰保險進行戰略轉型,然而在2024年3月,李存強卻因“個人原因”突然卸任,副總經理叢雪松接替李存強為臨時負責人,代行總經理職務。
2024年12月,原平安國際智慧城市聯席總經理胡瑋出任華泰保險總經理,填補了李存強卸任后的空缺。胡瑋曾負責平安集團的IT基礎架構,開發,運營,科技創新工作,主導了平安集團大數據平臺、人工智能、區塊鏈、平安云、辦公云的創新建設和運營,其技術背景有望彌補華泰保險在數字化領域的短板,推動精準營銷、動態定價、智能客服等環節的科技應用。
作為華泰保險的子公司,華泰人壽的管理層同樣頻繁出現動蕩。
原華泰人壽總經理劉占國自2022年7月卸任后,副總經理李平坤被任命為臨時負責人。但三個月后,副總經理李林又被任命為臨時負責人。直到2024年2月,友邦保險前高管鄭少瑋出任華泰人壽臨時負責人,代行總經理職權,不過鄭少瑋并未晉升為總經理,而是被任命為資深副總經理,導致華泰人壽總經理一職依然缺位。
與此同時,華泰人壽董事長也發生了重大變更。2024年8月,華泰人壽發布公告宣布,李存強不再擔任華泰人壽董事長職務,此后該職務由現任華泰保險副董事長、安達保險董事長張蓓接任。
2024年8月,華泰人壽推出了“1+2+3”新戰略,包括菁英營銷員3.0、康養3.0、數字化3.0等內容,旨在重塑未來增長點。然而該戰略在實施過程中遭遇了重重困難,成效始終沒能顯現。如何有效落地新戰略并且的成效,對于張蓓而言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華泰保險及旗下子公司經歷了頻繁的人事調整,既反映了戰略布局的變化,也體現出了對行業轉型的深層需求,但在內卷加劇與監管收緊的雙重擠壓之下,華泰保險能否真正破解增長難題,以及新管理層如何帶領華泰保險走出困境,都還是未知數。
合規意識淡薄
華泰保險及旗下子公司的合規問題始終不容樂觀。
2025年4月,華泰保險子公司華泰財險廣東省分公司因虛列服務費、虛列印刷費、未按照規定使用經批準或者備案的條款費率被罰款合計75萬元。同時,銷售管理部部門副經理、機構運營管理部部門副經理、經理成婉貞、EA業務部部門副經理袁永海、公用事業業務部銷售總監、部門負責人虞小塘等在內的多位高管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處罰。
事實上,華泰財險屢屢因合規問題而被監管部門處罰,比如2024年12月,華泰財險漢中中心支公司因虛列專屬代理門店服務費被罰款14萬元,副總經理張煒被警告并罰款1萬元;同樣是12月,華泰財險江門中心支公司因虛列費用被罰款35萬元,總經理李鳳蘭被警告并處罰款7萬元。
華泰人壽多次受到監管處罰。2024年4月,華泰人壽營口中心支公司因內控管理不嚴格被罰款14萬元1萬元;華泰人壽宿遷中心支公司因未按照規定使用經備案的保險條款被罰款14萬元,總經理趙曙光被給予警告并處罰款2萬元。
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華泰保險及子公司累計收到11張罰單,處罰原因涉及虛列費用、條款違規、執業登記疏漏等多項問題。罰單不僅數量眾多而且涉及問題廣泛,反映出華泰保險在合規管理方面存在嚴重的不足。
此外,在消費者投訴平臺黑貓投訴上,華泰保險及子公司收到了眾多消費者的投訴,投訴原因主要集中在理賠困難、客服處理不當、亂扣費、虛假宣傳、誘導購買等方面。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在業務運營中存在對理賠流程管理不善、客服服務質量不佳以及費用核算不規范等問題。
種種跡象表明,華泰保險在合規文化建設和內部管控方面存在系統性缺陷,未能建立起有效的合規管理體系,對分支機構和員工的行為也缺乏有效約束和監督。未來,新管理層如何治理合規問題,以及又會帶領華泰保險駛向何方,仍不得而知。?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