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長突然出事,股價跌停!居然智家三大危險信號
監管機構的一紙文書,開啟了一場關乎百億家居帝國生死存亡的博弈。
來源|閨蜜財經? 作者|蜜妹
2025年4月17日晚間,居然智家公告稱實際控制人、董事長兼 CEO汪林朋家屬收到武漢市江漢區監察委員會簽發的《留置通知書》和《立案通知書》。
4月18日上午,居然智家開市僅半小時后觸及跌停,股價降至3.69元/股,市值229.78 億元。?
在蜜妹看來,這場看似孤立的創始人危機,實則撕開了中國家居零售業的三重傷口:356億借殼上市的資本局似乎尚未塵埃落定;技術敘事難掩業績頹廢;而家居賣場“二房東”模式的黃昏,正以最殘酷的方式降臨。
01
居然智家原名居然之家,其前身居然裝飾城成立于1999年。當時創始人身亡后,股權轉至商務部旗下中商集團和華聯商廈,汪林朋被選派過去經營。
汪林朋1969年出生于湖北黃岡,1990年從北京商學院(現北京工商大學)審計系畢業后被分配到國家商業部財會司。
1994年,汪林朋主動轉向企業領域,先后任職于中商企業集團公司、全國華聯商廈聯合有限責任公司,1999年加入居然裝飾城。
2001年居然裝飾城改制為混合所有制企業,汪林朋逐步收攏股權,成為實控人。
截圖來源|企業預警通(特此感謝!)
2015年是汪林朋資本運作的轉折年。根據公開信息蜜妹看到,他通過親屬控制的中天基業,以“左手股權整合,右手資金拆借”的方式,將原本股權分散的居然控股收歸囊中。
具體操作包括——? ??
股權集中:2015年初,汪林朋以個人名義收購19位自然人股東9%股權,隨后中天基業“掃貨”剩余自然人股份,最終實現汪氏家族持股超50%。
資金騰挪:中天基業以4.35%的優惠利率從居然控股拆借22.7億元用于股權收購,形成“用公司錢買公司權”的閉環操作。
這一系列動作后,汪林朋將家居板塊剝離成立居然新零售,并在2018年引入阿里巴巴、泰康等130億元戰略投資,估值飆升至360億元。
2019年,彼時的居然之家借殼武漢中商上市,實現“蛇吞象”式資本躍遷。
02
從公司本身來看,2024年12月10日,居然之家更名為居然智家,向智能業務方向轉型。
汪林朋曾公開稱“AI是家居行業唯一出路”,居然智家近年構建了“洞窩”(供應鏈整合平臺)、“居然設計家”(AI家裝平臺)、“居然智慧家”(智能家居服務平臺)三大數智化平臺,并與華為鴻蒙系統深度合作,試圖打造“人-車-家”生態閉環。
2023年居然智家GMV為1176億元,平臺服務收入12.6億元,同比增長24.9%,看似轉型初顯成效。
但靚麗的技術敘事另一面,居然智家的業績頹廢繼續。? ??
如上圖,從最新披露蜜妹看到,居然智家2024年的營收、利潤“雙降”。其中營收129.66億元,同比降4.04%;歸母凈利潤8.83億元,同比降32.08%,凈利潤連續三年下滑,比2024年的增收不增利更加黯淡。
一方面這兩年行業情況確實不太好。受國內經濟形勢波動和房地產市場周期性影響,2024年全國建材家居賣場銷售額同比下跌3.85%,紅星美凱龍、居然智家、富森美三大巨頭集體虧損。
截圖來源|東方財富(特此感謝!)
另一方面家居建材市場存量競爭加劇,行業競爭格局從“雙寡頭”轉向“多極混戰”。比如小米有品通過高性價比產品搶占年輕客群;抖音、快手等內容平臺崛起,家居垂類主播搶食市場蛋糕,徹底顛覆傳統賣場的體驗優勢。
而居然智家引以為傲的400多家賣場中,絕大部分為加盟模式,管理半徑過長導致數字化改造難度大。
03
在蜜妹看來,居然智家目前的困境,是傳統家居巨頭都正在面臨的:既受困于地產周期的結構性壓力,又掙扎于技術革命的認知鴻溝,更迷失于治理現代化的轉型陣痛。
此次董事長汪林朋被留置,也為陣痛中的居然智家埋下一顆“定時炸彈”。目前該事件的進展及結論均不明朗,若事態惡化,那可能就不是股價跌停的事兒了,對該司的控制權、經營穩定性等產生影響也不無可能。
根據《監察法》規定,留置措施通常針對涉嫌貪污賄賂、失職瀆職等嚴重職務違法或犯罪行為。
盡管居然智家聲明“經營正常”,但武漢江漢區監委的介入仍引發市場對2019年“借殼武漢中商上市”合規性的質疑。當年交易作價超過350億,涉及復雜的股權結構和業績承諾,而汪林朋作為實控人直接參與其中。
某種程度上,居然智家的命運已不僅是企業個體的存亡問題,更是整個行業進化路徑的試金石。若能借此危機打破“強人依賴”,真正構建技術驅動、用戶中心、治理透明的現代企業制度,或許能在智能家居的星辰大海中找到第二增長曲線。
否則,其結局恐將如國美、蘇寧一般,成為新零售革命祭壇上的又一犧牲品。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