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閉眼買到不想續:山姆會員店的“精英濾鏡”被撕碎?
“付費會員制”不是救命稻草,而是新一輪淘汰賽的入場券。
來源|外參財觀
2024年,中國零售行業在消費分級與數字化轉型的雙重夾擊下加速洗牌。山姆會員店以全球會員數突破8000萬、中國區營收超800億元的亮眼成績,穩坐國內付費會員制零售頭把交椅。據沃爾瑪財報顯示,2024年山姆中國會員費收入同比增長28%,占總營收比重達15%,單店年均銷售額突破20億元,坪效(每平方米銷售額)為傳統超市的3倍以上。憑借“高質低價”的精選SKU策略與倉儲式體驗,山姆在一二線城市持續收割中產家庭。
然而,光環之下暗流涌動。2024年,山姆中國新店增速從2023年的40%驟降至18%,下沉市場門店坪效不足一線城市的60%。更嚴峻的是,其線上GMV增速僅為25%,遠低于盒馬X會員店的65%和京東七鮮的50%。高歌猛進的山姆,正面臨會員增長放緩、供應鏈承壓、本土化不足的多重挑戰。
山姆的三重護城河
山姆會員店用26年時間在中國市場筑起了一座看似堅不可摧的堡壘,但2024年的數據卻暴露出裂痕——當會員費漲價與消費降級浪潮碰撞,當Costco與盒馬X會員店從南北兩翼包抄,這座堡壘的根基正在動搖。
1.?精準的會員篩選機制
山姆會員店通過設置較高的會員門檻,成功篩選出一批具有高消費能力和忠誠度的優質客戶群體。其會員年費在2024?年達到?260?元,這一費用雖然不菲,但卻為山姆篩選出了家庭年收入超過?30?萬元,且以?30?至?50?歲中青年為主的高價值用戶。這些人追求生活品質,愿意為優質商品支付溢價,為山姆帶來了穩定的客源和較高的客單價。數據顯示,2024?年山姆的會員數量突破?400?萬,會員年費收入高達?20?億元,會員的高粘性使得其復購率保持在?70%?左右,遠高于普通超市。
2.?嚴選供應鏈與極致商品體驗
山姆在商品供應鏈的把控上堪稱一絕。其全球采購團隊深入世界各地,與優質供應商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確保商品的高品質與獨特性。以山姆自有品牌的三文魚為例,其源自挪威深海,嚴格遵循可持續捕撈標準,保證了三文魚的新鮮度與品質。店內還提供現切三文魚供消費者品嘗,這種即時的味覺體驗極大地增強了消費者對商品品質的信任。此外,山姆的商品陳列寬敞有序,每個商品都配有詳細的信息展示,讓消費者清晰了解商品的來源和特點,進一步強化了其在消費者心目中的高端形象。
3.?差異化購物體驗與場景化營銷
山姆會員店的購物環境寬敞明亮,過道寬度達到4?米,為消費者提供了舒適的購物體驗。店內還設置了豐富的場景化展示區域,2024?年,山姆的場景化營銷活動超過?500?場,同比增長了?35%。這些活動不僅吸引了大量消費者參與,還增強了消費者與品牌之間的情感連接。山姆會員店通過提供這種差異化的購物體驗,成功地將自己與傳統的超市和大賣場區分開來,成為了消費者心目中的高端零售代表。
山姆會員店曾以“付費門檻+精選商品+極致效率”的三重護城河睥睨零售江湖,但2024年的數據撕開了完美敘事的面具:高墻之內,價格神話破滅、用戶代際斷層、線上轉型滯后三大裂縫正吞噬其根基。沃爾瑪財報顯示,山姆全年退貨率同比上升3個百分點至8.5%,而會員滿意度下降至79%,創五年新低。這不僅是數字的滑坡,更是一場商業模式的信任危機。
山姆引以為傲的“高性價比”標簽,正在被對手的精準狙擊撕成碎片。Costco自建澳洲牛肉加工廠后,其眼肉牛排價格較山姆直降15%;盒馬X會員店依托本地化供應鏈推出“鮮活帝王蟹99元/只”,直接刺入山姆的海鮮腹地。
更諷刺的是,拼多多“百億補貼”頻道中,Member’s Mark同款堅果禮盒售價較山姆門店低12%,評論區擠滿“感謝拼多多讓我省下360元會員費”的揶揄。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24年山姆會員跨平臺比價頻率同比激增45%,價格護城河淪為“公共水池”,會員特權感蕩然無存。
山姆的“中產家庭”定位,在Z世代眼中已成“過時敘事”。CBNData調研顯示,30歲以下會員占比從2020年的28%暴跌至2024年的15%,山姆試圖補救,與美團合作上線“小規格專區”,但250克裝車厘子、半份麻薯的銷售額占比不足3%,遠未扭轉“大包裝=浪費”的刻板印象。反觀盒馬X會員店,憑借“一人食套餐”“網紅甜品盲盒”等輕量化SKU,30歲以下用戶占比逆勢漲至35%。當山姆仍在服務“三口之家”,新一代消費者已奔向更靈活、更即時的零售體驗。
與競爭對手的近身肉搏
山姆會員店曾以“付費制+精選商品”的壁壘獨步中國零售江湖,但2024年的戰局證明,這座孤島早已被巨頭環伺:Costco的“低價屠刀”、盒馬的“本土化尖刀”、電商平臺的“會員圍剿”,每一招都直擊山姆的命門。沃爾瑪內部報告顯示,2024年山姆在一線城市的市場份額同比下滑2.3%,而Costco與盒馬分別逆勢增長4.1%與3.8%。這場貼身肉搏,既是商業模式的較量,更是時代邏輯的絞殺。
其一,Costco入華五年,將會員制玩成了“信仰生意”。400萬付費會員中,91%選擇續費,其秘訣在于將會員費利潤全部反哺商品定價。更致命的是,Costco的二線城市擴張策略:2024年新開8家門店,選址緊盯山姆的“空白區域”,如長沙、合肥等,直接截流山姆的中產增量用戶。一位長沙消費者直言:“Costco的牛肉便宜又新鮮,為什么還要開車1小時去山姆?”
其二,盒馬X會員店策劃的“本土化閃電戰”打法。它不追求山姆的“全球精選”,而是用地域爆款刺穿市場。盒馬更狠的一招在于“即時零售”:依托阿里生態,其會員店3公里內可實現“15分鐘送活蝦上門”,而山姆的極速達仍需1小時。2024年,盒馬X會員店30歲以下用戶占比達35%,山姆則萎縮至15%,代際更迭的勝負手已現。
其三,京東PLUS、淘寶88VIP等綜合會員體系。正在用“全域特權”消解山姆的會員價值。京東PLUS會員數突破3500萬,其“會員價”覆蓋3C、日百等全品類,且聯合Costco上線“PLUS專享價”,直接分流山姆的高凈值用戶。這種“借力打力”的策略,讓山姆陷入兩難:若起訴侵權,則犧牲品牌曝光;若放任不管,會員特權感蕩然無存。
2024年,山姆會員店在中國市場的GMV突破800億元,但其CEO在內部信中寫道:“我們最大的敵人不是Costco,而是消費者的善變。”當新一代用戶不再為“精英標簽”買單,當“性價比”成為零售業的通行貨幣,山姆若不能重構“會員價值”,或是將會員費轉化為服務溢價,或是用技術重塑供應鏈效率——終將困在舊時代的護城河中。
零售業的終局從未注定,但可以肯定的是,“付費會員制”不是救命稻草,而是新一輪淘汰賽的入場券。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