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發股份一季度傳佳績:銷售創新高、科技賦能未來、財務穩健筑基
華發股份一季度傳佳績:銷售創新高、科技賦能未來、財務穩健筑基
在房地產市場逐步走出低谷、迎來“止跌回穩”新局面的2025年一季度,華發股份在董事局主席李光寧的帶領下,以一系列亮眼成績再次彰顯了其作為行業領軍者的非凡實力與深厚底蘊。一季度,華發股份不僅在銷售業績上實現歷史性突破,更在“科技+好房子”領域邁出堅實步伐,同時嚴守財務安全底線,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銷售業績逆勢躍升,戰略布局成效凸顯
2025年一季度,華發股份銷售成績驚艷眾人,實現銷售金額294.9億元,同比提升45%,在克而瑞2025年1-3月中國房地產企業全口徑銷售榜單中位列第8位,創下季度排名歷史新高。在近三年行業深度調整的艱難時期,華發股份卻能實現逆周期突圍,銷售排名從2021年的第32位躍升至2024年的第10位,如今更是躋身行業TOP8,堪稱行業轉型升級的典范。
從區域銷售來看,華發股份在全國多個戰略要地均取得了耀眼成績。在華東地區,海上都薈與虹橋四季項目表現卓越,分別成為松江區和大虹橋趙巷板塊的銷售冠軍,點燃滬上改善型市場熱潮。在西南的成都,錦宸院和閱天府項目也成績斐然,錦宸院首開告罄,加推后穩居成都主城4萬+頂豪市場榜首;閱天府則稱霸天府新區3-4萬單價高端市場。在珠海大本營,華發股份更是憑借多個項目的熱銷強勢登頂,橫琴薈、橫琴璽等項目單季吸金超20億,灣璽壹號更是以高銷售額和港澳客戶成交占比第一的佳績成為全市銷冠。
華發股份的亮眼銷售成績,得益于其精準的戰略布局。2024年,公司新增上海、廣州、成都、西安等6個核心城市項目,持續優化核心城市戰略布局。2025年,公司繼續加碼高潛力區域,一季度成功競得成都錦江區三圣街道地塊,規劃打造高端住宅綜合體,與在成都已布局的項目形成品牌聯動效應,為后續發展儲備了充足動能。
科技賦能人居升級,重塑行業價值標桿
在房地產行業從“規模競爭”向“價值創造”轉型的關鍵時期,華發股份積極響應時代需求,推出“科技+好房子產品體系技術標準”。這一體系以“數字化、智慧化、綠色化、產業化”為技術支撐,在“安全、舒適、綠色、智慧”四大核心維度上精心打造,構建起十五優產品標準體系。
華發股份與華為、順豐、億航等行業領先企業深度合作,將前沿科技融入住宅建設。以華發?珠海灣項目為例,作為全國首個“華發科技 + 好房子”項目和全球首個實現無人機配送的智慧社區,該項目備受關注。項目首日開放接待量破千人,首期開盤三天去化279套、成交金額8億元。在華發?珠海灣,不僅戶型設計得房率高,還真正實現了無人機配送、AI管家、全屋智能等前沿智慧場景,同時打造了垂直立體園林和全齡友好社區,為中國式 “好房子” 建設提供了可借鑒的 “珠海方案”,重塑了市場對未來人居的想象空間。
“科技+”好房子產品體系的全面落地,標志著華發股份從單純的規模擴張轉向價值創造,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更高品質的居住體驗,推動中國房地產行業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財務結構持續優化,筑牢發展安全基石
在房地產行業深度調整后的企穩關鍵階段,財務安全成為房企生存和發展的關鍵。華發股份始終將財務安全視為經營底線,持續鞏固財務安全邊際。截至2024年末,公司剔除預收賬款后的資產負債率降至62.37%,優于行業65.3%的平均水平;長期有息負債占比提升至 84%,債務結構持續改善;綜合融資成本較上年再降26BPs,是極少數維持“三道紅線”全綠檔的優質房企。
在經營管理方面,華發股份通過數字化管理系統實現精細化管理,降本增效成果顯著。2024 年管理費用同比下降8.59%,2025年一季度延續下降趨勢,同比減少6.94%。在融資方面,公司創新融資取得突破,2024 年成功發行國內首批消費基礎設施 Pre-REITs 產品,募集資金 21.25 億元完成資產證券化閉環,開創商業地產輕資產運營新范式。此外,48 億可轉債融資也在穩步推進中,已獲上交所受理并完成首輪問詢反饋。
結語
華發股份在銷售業績上的突出表現、“科技+”好房子產品體系的創新實踐以及對財務安全底線的堅守,使其在行業分化加劇的格局中占據優勢。展望未來,隨著“保交樓、穩民生” 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進一步升溫,依托以李光寧為首的經營班子的科學決策,華發股份有望憑借扎實的土儲、穩健的財務結構和創新的產品,繼續為行業發展貢獻力量,推動中國房地產行業邁向新的高度。
來源/經濟報道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