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單買不能湊單,營收剛破百億珀萊雅就“忘本”了?
能單買不能湊單,營收剛破百億珀萊雅就“忘本”了?
2025年618活動已經開始,珀萊雅卻因為湊單機制陷入了爭議當中。近日,多位消費者在社交媒體上反映,網購珀萊雅預售產品湊單失敗,單獨下單卻可以購買。
有網友懷疑是賬號問題,但一消費者上傳了其與珀萊雅官方旗艦店客服的聊天截圖,圖片顯示,珀萊雅客服稱,“無法支付下單的問題,是平臺預警問題,出現這個問題是因為用戶湊單導致了產品破價情況,所以無法下單”。
圖片來源:小紅書
此事引發關注后,有網友表示珀萊雅“吃相難看”,“玩不起”,“在忘本賽道一騎絕塵”。也有網友認為,這種機制不合理,“品牌聲譽比那限制的幾塊錢重要多了”。就此事,截至發稿,珀萊雅方面未進行回應。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珀萊雅是否因為湊單后價格過低而限制湊單,目前不得而知。但是,可以確定的是,2024 年躋身百億美妝俱樂部的珀萊雅,業績增長背后藏著隱憂。
財報顯示,2024年,珀萊雅實現營業收入107.78億元,同比增長21.0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52億元,同比增長30%。營業收入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均實現兩位數增長,珀萊雅的成績看起來不錯,但是,2022年,這兩項指標的同比增速分別為37.82%和47.88%,2023年,這兩個數字分別為39.45%和46.06%。與2022年和2023年相比,珀萊雅的營業收入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的增速都在放緩。
圖片來源:小紅書
另外,珀萊雅線上收入在總營收中的占比持續攀升。2022年到2024年,來自線上渠道收入在總收入中的占比分別為90.98%、93.07%、95.06%。相應地,來自線下渠道的收入在總收入中的占比在逐年降低,2024年,已不到5%。
圖片來源:財報
依靠電商平臺,珀萊雅成為了首個營收破百億的國貨美妝,但線上線下渠道失衡,或將成為珀萊雅的又一隱憂。盡管線上收入貢獻了主要增長,但是線下渠道在消費者體驗觸達、打造品牌形象、維系客群等方面的優勢仍不可替代。同時,有業內人士表示,三線以下城市,線上滲透率較低,這部分消費者還是更傾向于線下渠道,過度傾斜的渠道結構可能會讓珀萊雅錯失下沉市場。
基于此,一些國際品牌還在持續加碼線下。拿歐萊雅來說,據媒體報道,2024年,歐萊雅的高檔化妝品部新增165家門店,2025年,歐萊雅的大眾化妝品部將通過品牌合作解鎖更多線下體驗門店的可能,繼續加強在三、四線城市的拓展。
線上收入占比過高帶來的另一挑戰也不能忽視,2024年,珀萊雅的銷售費用較2023年增長了29.93%,占當年營業收入的47.88%。對于銷售費用同比增加,珀萊雅表示主要是因為形象宣傳推廣費同比增加30.22%導致的。
圖片來源:財報
“趣解商業”注意到,2024年財報中,珀萊雅雖然不斷提及“降本增效”,“拓寬內容池流量,通過直播間內容帶動自然增長,降低流量成本”,“調整優化渠道品類、費用結構”等,但也對旗下不同品牌未來的營銷計劃進行了大致介紹。以主要品牌珀萊雅為例,公司計劃將全年營銷升級為品牌 ESG 營銷、產品力營銷、內容營銷三大板塊。產品力營銷方面,錨定節日、大促等節點,將采用代言人官宣、活動營銷、聯名禮盒等多元化營銷形式,渠道上,主要圍繞天貓、抖音、京東三個平臺。這或許意味著,接下來一段時間,珀萊雅的重點仍在線上渠道。
此次促銷爭議,給珀萊雅提了個醒。如何在保持增長的同時維護消費者權益,如何平衡線上、線下渠道,是如今的珀萊雅需要思考的命題。若是能尋求平衡,有望為珀萊雅邁向“全球品牌”的征程增添更多助力。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