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任剛滿一個月,指南針12年董事長突然辭職
5月27日,指南針(300803.SZ)發布公告稱,公司近日收到董事長頓衡的書面辭職報告,頓衡因個人原因辭去公司董事長、董事、董事會戰略與ESG委員會主任及委員、董事會提名與薪酬委員會委員職務。
出品|達摩財經?
頓衡辭去上述職務后,將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在新任董事長選舉產生之前,將由公司副董事長冷曉翔代為履行公司董事長及董事會戰略與ESG委員會主任等相關職責。
值得注意的是,4月26日,指南針剛剛選舉頓衡為公司第十四屆董事會董事長,任期三年。
頓衡現年52歲,美籍華人,年輕時曾就職于北京市五金礦產進出口公司。2008年至2018年,頓衡在北京掌上網科技有限公司先后任財務總監助理、財務總監、副總裁、監事等職務。2011年4月起,其進入指南針擔任董事會秘書,2013年升任指南針董事長,至今已12年。
冷曉翔為1982年生人,曾任搜狐公司研發中心研發工程師、項目經理,2007年入職指南針,先后擔任項目經理、經理、總監、副總經理職務。現任北京指南針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
目前,廣州展新通訊科技有限公司持有指南針40.14%股份,為公司控股股東,公司實際控制人為黃少雄、徐兵,二人在公司內未曾擔任任何職務。
2024年年報顯示,頓衡雖為指南針董事長,但并不持有公司股份,冷曉翔持有公司61.15萬股。在公司高管團隊中,副總經理孫鳴持股最高,截至一季度末,其持有公司0.85%股份,位列公司第六大股東。
頓衡執掌指南針期間最大的動作就是實現了對網信證券(現麥高證券)的收購,率領公司完成了“金融信息服務商+互聯網券商”的轉型。今年,指南針再次擴張,對先鋒基金實現了控股,成功補齊了公募基金牌照,促成了“平臺+證券+基金”的生態閉環的形成。
與此同時,另一金融信息服務平臺大智慧(601519.SH)也在謀劃轉型。今年3月,湘財股份(600095.SH)發布公告稱,公司與大智慧正在籌劃由湘財股份通過向大智慧全體A股換股股東發行A股股票的方式換股吸收合并大智慧,并發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資金。
彼時,湘財股份+大智慧的合計市值還不及指南針。截至5月29日,指南針股價58.86元/股,最新市值為352.13億元,而湘財股份+大智慧的合計市值已有415.83億元。
指南針與大智慧的戰略與東方財富早期的擴張路徑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當下二者誰能接棒成為“小東財”也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手握券商、公募牌照
指南針成立于2001年,是中國最早的證券分析和證券信息服務商之一,于2019年在創業板上市。
自上市以來,指南針在保持原有金融信息服務業務穩定增長的同時,積極尋求新的增長點。2022年,網信證券破產重整,指南針斥資15億元,獲得網信證券100%控股權,并在次年更名為麥高證券。這一舉措使指南針成為業內第二家擁有證券牌照的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商。
指南針對先鋒基金的布局始于2023年末,當時,指南針出資748.5萬元,從富海(廈門)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手中受讓了先鋒基金4.99%的股權,首次成為先鋒基金的股東。去年年底,指南針又以1.1億元的價格競得聯合創業集團所持有的先鋒基金34.2076%的股權。
今年一季度,指南針又先后從北京鵬康和大連亞聯投資手中購得先鋒基金約55.81%股權,交易完成后,指南針持有先鋒基金95.01%的股權,成為公司控股股東。
先鋒基金已經近五年沒有新發產品。截至3月末,先鋒基金的資產管理規模僅為27.423億元,在管基金數量僅9只,且僅有4位基金經理,其中,僅杜旭的投資年限在五年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指南針本次2.7億元的收購價格,已經超出了其去年的全部利潤。2024年,指南針實現營業收入15.29億元,同比上漲37.37%;歸母凈利潤為1.04億元,同比上漲43.5%。不過,截至去年末,指南針賬上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為73.01億元。
今年一季度,指南針新收購的先鋒基金也并入報表,其業績迎來大幅增長。財報顯示,指南針2025年一季度實現營收5.42億元,同比增長84.68%;歸母凈利潤1.38億元,同比增長725.93%。
30億定增未完成
相比于基金業務來看,麥高證券重整后已基本回到正軌。
2024年,在“924”行情的推動下,證券交易市場空前火熱。麥高證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4.87億元,同比增長135.62;實現凈利潤7091萬元,幾乎是2023年的11倍。
其中,經紀業務手續費凈收入為2.31億元,同比大幅增長超160%;投行業務手續費凈收入為639.71萬元;資管業務手續費凈收入9.03萬元;自營業務收入1.41億元。2023年,其投行和資管業務收入均為零。
雖然麥高證券去年業績表現尚可,但對比湘財證券在規模上仍有一定的差距。
湘財證券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16.50億元,歸母凈利潤2.43億元。其中,經紀業務凈收入約5.3億元,是麥高證券的兩倍之多,投行、資管、自營業務等更是其數倍。
為了拓展麥高證券的業務,指南針目前還有一筆近30億元的定增正在籌備之中。
5月14日,指南針發布公告表示,公司計劃向不超過35名特定對象發行不超過30%的股票數量,募集資金不超過29.04億元。
此次募集資金將全部用于增資子公司麥高證券,其中8億元用于發展財富管理業務,5億元作為融資融券業務的啟動資金,3億元用于投資銀行業務,4億元用于證券投資業務,5億元用于信息技術和合規風控建設投入,4.05億元補充運營資金。
2022年和2024年,指南針曾以自有資金向麥高證券先后進行兩次增資,增資金額7億元。本次指南針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將再對麥高證券增資5億元,并在募集資金到位之后按照相關法規規定的程序對前期自籌資金予以置換。
事實上,這筆定增指南針從2022年8月就已經開始籌劃,至今已近三年,該筆定增最終能否落實還是未知數。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