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億“抄底”*ST創興,“投資狂人”王相榮再布資本棋局
近日,“投資狂人”王相榮再度出手布局。5月28日,王相榮掌舵的利歐股份通過旗下兩家全資子公司斥資1.53億元競得*ST創興(以下簡稱創興資源)約9.87%股權,以25%的折價率完成一次“抄底式”投資。然而,在看似“亮眼”的投資戰績背后,公司業績的劇烈波動、巨額商譽減值風險等隱患,正為其激進擴張的策略敲響警鐘。
來源|環球老虎財經
王相榮又在資本市場上出手了。
5月28日,創興資源發布公告稱,其控股股東浙江華僑實業有限公司持有的6700萬股股份司法拍賣正式結束。其中,利歐股份旗下兩家公司合計出資1.53億元,取得創興資源4200萬股股份,占總股本的比例約為9.87%,一舉成為第一大股東。
事實上,自2014年起利歐股份就開始通過頻繁的并購、投資持續拓展業務版圖。2020年,因理想汽車的順利上市,利歐股份獲得顯著回報。
然而,好景不長。這種過度依賴投資收益的發展模式,以及巨額商譽減值使利歐股份陷入業績劇烈波動的困境。財報顯示,2024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再度由盈轉虧,主要原因系受投資標的股價波動拖累。
利歐股份1.53億入局創興資源
5月28日,創興資源發布公告稱,其控股股東浙江華僑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僑實業”)持有的6700萬股股份司法拍賣正式結束。此次拍賣股份占華僑實業所持股份的65.9%,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15.75%。
競拍結果顯示,此次競拍共有四家競買人競拍成功,其中,利歐股份成最大買家。
具體來看,福建平潭元初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潭元初”)以1.06億元競得2900萬股股份,溫嶺利新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溫嶺利新”)以4685.04萬元競得1300萬股股份。此外,自然人鐘仁志和顏燚分別以4885.12萬元和3215.88萬元的價格拍得1400萬股和1100萬股股份。
進一步梳理股權關系發現,平潭元初為福建平潭利歐投資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而后者又是利歐股份全資子公司。此外,另一競拍機構溫嶺利新同樣為利歐股份全資子公司。
通過本次交易,利歐股份旗下兩家公司合計出資1.53億元,取得創興資源4200萬股股份,占總股本的比例約為9.87%,一舉成為重要股東之一。
對于股權拍賣結果,創興資源在公告中指出,待司法拍賣及協議轉讓涉及的股份全部完成過戶登記后,華僑實業將徹底退出公司股東行列,不再持有任何股份。這意味著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將發生變更,控制權格局面臨重大調整。
從競拍價格來看,截至5月29日收盤,創興資源股價報4.86元/股,而利歐股份旗下公司的競拍均價約為3.64元/股,相當于當前股價的75%,折價幅度達25%。
5月30日,創興資源再度漲停,8個交易日內錄得5個漲停,累計漲幅為37.10%,最新總市值達21.67億元。
分析兩家公司的業務布局可以發現,利歐股份的主營業務呈現雙輪驅動格局,主要由機械制造和數字營銷兩大板塊構成。而創興資源的業務布局則涵蓋建筑裝飾、移動信息服務以及新興的算力服務三大領域。值得注意的是,創興資源的算力服務業務仍處于“培育期”,尚未產生實際收入,公司仍高度依賴建筑裝飾業務,貢獻了公司超七成的營收來源。
就業務協同性而言,兩家公司的現有主營業務存在明顯差異,暫未顯現出顯著的產業關聯性。因此,此次股權交易看起來或許更傾向于財務投資性質,而非產業整合。
財報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創興資源共實現營業收入24.77萬元,同比驟降97.83%,凈利潤虧損529.09萬元,同比下滑311.83%。
“投資狂人”王相榮的資本局
事實上,在王相榮的資本運作下,自2014年起利歐股份便通過頻繁的并購、投資持續拓展業務版圖。
1972年,王相榮出生于臺州溫嶺。1995年,年僅23歲的王相榮創立溫嶺市新科水泵研究所,開啟創業之路。1999年一次歐洲考察中,他敏銳發現花園泵的市場機遇,即歐洲市場需求旺盛,而國內生產成本僅為歐洲的一半。憑借這一洞察,他成功打開歐洲市場,為利歐股份的崛起奠定基礎。
2007年4月27日,35歲的王相榮帶領利歐股份登陸深交所中小板,成為當時最年輕的上市公司董事長之一。2007年至2009年,公司凈利潤保持高速增長,增長幅度一度達到30%以上。
上市后的資本運作展現了王相榮的戰略眼光。據了解,他先是成立浙江大農實業有限公司,之后又收購了三家工業泵企業,成功將資本版圖拓展至水利、電力和石油化工領域。
然而,2010年至2012年公司遭遇發展瓶頸,業績增速放緩,甚至在2012年出現凈利潤腰斬的情況。而這也促使王相榮在2014年啟動戰略轉型,開啟多元化布局。
在轉型期間,王相榮帶領利歐股份展開了一系列收購、投資動作。據統計,公司陸續收購了漫酷廣告、海氬氪、琥珀傳播、萬圣偉業、微創時代、碧橙網絡、益家互動、盛夏星空、悅途網絡、天津世紀鯤鵬、車和家、智趣廣告、熱源網絡、異鄉好居等二十余家公司的部分或全部股權,交易總金額超過50億元。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對理想汽車的投資。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4月,利歐股份在北京車和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理想汽車前身)的A輪融資中領投,以3.5億元拿下其11.7%的股權。
2017年,利歐股份又追加投資1億元。由于期間理想汽車因自身需求已完成幾輪融資,故此次增資完成后,利歐股份持有其9.995%的股權。
2020年理想汽車登陸納斯達克,據悉,利歐股份以初始投資額4.5億元,最高時獲得106億元市值回報。
年報顯示,2020年利歐股份實現歸母凈利潤47.72億元,同比暴增超14倍。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投資理想汽車確認的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就高達60.05億元,對凈利潤的影響達45.04億元。因此,利歐股份當年的扣非凈利潤僅為2.83億元。
嘗到甜頭的王相榮繼續在資本市場尋找機會。2021年11月16日,利歐股份發布公告披露,其全資子公司利歐投資擬以5000萬美元參與投資TBCA投資基金,該基金的投資標的為馬斯克在2002年創立的SpaceX。然而事與愿違,這項投資最終因基金方拒絕接受而被迫撤回。
在SpaceX投資遇挫后,王相榮迅速調整方向,于2023年布局AIGC這一新興領域。2024年,利歐泵業“5G全連接工廠的智能制造和智慧運營解決方案”入選浙江省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名單,同時利歐泵業被認定為浙江省人工智能應用標桿企業。
利歐股份的隱憂
利歐股份的多元化投資策略猶如一把雙刃劍,在帶來可觀收益的同時,也為公司經營埋下隱憂。
以理想汽車的投資案例來看,雖然這筆投資曾為公司帶來巨額回報,但隨著理想汽車股價波動,公司業績也隨之起伏。
隨著理想汽車成功上市,公司2020年凈利潤飆升至47.72億元,但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僅為2.83億元,這一差距凸顯出公司對投資收益的高度依賴。此后又因理想汽車股價波動,致使利歐股份幾次陷入虧損境地,這種大起大落的表現令人擔憂。
從具體數據來看,公司年報顯示,2022年利歐股份實現營收202.8億元,但其歸母凈利潤為虧損4.43億元。深入分析虧損原因可以發現,主要系持有的理想汽車股票確認的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所致。具體而言,2022年公司持有的理想汽車股票以及報告期出售的部分理想汽車股票合計確認的損益金額約為-7.29億元,該部分對歸母凈利潤影響金額約為-5.47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影響一直持續到2024年。2024年,利歐股份雖然實現營業收入211.71億元,同比增長3.42%;但凈利潤卻虧損2.59億元,再次由盈轉虧。公司解釋稱,這主要緣于公司持有的理想汽車股票以及報告期處置的部分理想汽車股票合計確認的損益金額約為-8.21億元,影響公司歸母凈利潤金額達-6.16億元。
盡管對外投資的波動風險較大,但利歐股份近年來仍“熱衷”于證券投資業務。2021年7月,公司董事會首次審議通過證券投資議案,批準使用不超過20億元自有資金進行證券投資,旨在提升資金使用效率。此后2022年7月末、2023年7月末、2024年7月末,利歐股份均發布了進行證券投資的公告,投資額度更是上調至30億元。
進一步分析可以發現,利歐股份面臨的風險還有頻繁的并購活動埋下了巨額商譽減值的隱患。回顧歷史數據,利歐股份2018年虧損18.6億元,主要原因就是計提了巨額商譽減值。截至當年年末,公司減值損失高達18.09億元。2021年,利歐股份虧損10.2億元,主要原因也是巨額商譽減值計提。據2021年年報披露,公司應確認商譽減值損失14.18億元。
綜合來看,在這種多元化投資策略下,利歐股份的業績波動較大。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4年,利歐股份歸母凈利潤47.72億元、-10.19億元、-4.43億元、19.66億元、-2.59億元。
從投資理想汽車到入主創興資源,王相榮的資本擴張還在繼續,但如何在規模擴張與穩健經營之間找到平衡點,將成為決定這家企業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畢竟,企業的長期價值最終還是要建立在扎實的經營基礎之上,而非單純依靠資本運作。
責任編輯丨陳斌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