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降“銀行系”老將朱江濤,能否補上招商證券的風控短板?
招商證券迎來重大人事調整,“銀行系”老將朱江濤正式掛帥總裁。而在朱江濤“空降”之前,招商證券還新聘任了兩名副總裁,分別是深耕風控領域的張興和擁有豐富投行經驗的王治鑒。此次高層“大換血”能否讓招商證券在風控、業務與股東戰略協同等方面煥然一新呢?
來源|環球老虎財經
6月4日,招商證券發布公告稱,招商銀行原副行長朱江濤正式接任總裁一職。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總裁變動,招商證券在最近一個月內還新聘任了兩名副總裁,分別是深耕風控領域的張興和擁有豐富投行經驗的王治鑒。
事實上,這一系列人事變更正值公司業務發展調整期。2024年財報顯示,雖然招商證券整體業績亮眼,但這一業績增長主要依賴于投資及交易業務的強勁表現。具體來看,2024年,招商證券投資及交易業務收入同比大增79.14%,而投行業務卻大幅下滑33.75%。
除了業務上的失衡外,近來來,圍繞在招商證券身上的風控問題也一直頻現。而此次銀行系總裁的空降,再疊加新提拔的兩位副總裁,能否提升招商證券的風控、業務能力以及加強與“招商系”公司的戰略協同呢?
朱江濤“跨界”上任招商證券總裁
招商證券迎來重要管理層調整,“銀行系”背景的朱江濤正式出任公司總裁。
6月4日,招商證券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提名委員會預審通過了《關于聘任朱江濤先生為公司總裁的議案》,聘任朱江濤擔任公司總裁。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新任總裁朱江濤來自招商銀行體系。據招商銀行5月23日公告,朱江濤因工作原因辭去該行執行董事、副行長職務。
從朱江濤的履歷來看,其擁有豐富的銀行從業經驗。具體而言,朱江濤生于1972年12月,現年52歲。2023年8月至2025年5月期間,他擔任招商銀行執行董事;2021年9月至2025年5月任招商銀行副行長。此外,他還在2020年7月至2024年5月,任招商銀行首席風險官。
在進入招商銀行之前,朱江濤曾任職于工商銀行江西省分行、南昌市贛江支行及廣發銀行上海分行。
而除了總裁變動,招商證券在最近一個月內還新聘任了兩名副總裁。
根據公司公告披露,5月12日,副總裁張浩川因個人原因辭去職務。值得一提的是,其原定任期到期日為2027年1月18日。
隨后在5月26日,經董事會決議通過,招商證券正式聘任張興、王治鑒兩位高管出任公司副總裁職務。
公開資料顯示,新任副總裁張興出生于1976年1月,堪稱招商系的老將,深耕風控合規領域。加入招商證券以來,他歷任招商證券風險管理中心總監兼風險管理中心風險管理部總經理、公司合規總監、首席風險官、總裁助理等職位。
另一位新任副總裁王治鑒生于1974年,擁有券商、基金從業經歷。具體而言,王治鑒于2021年5月起任招商證券總裁助理,2025年2月起任首席投資官。此前,他在中信證券投行部歷任高級副總裁、總監、執行總經理等職。此外,他還曾擔任中信并購基金副總經理、董事總經理,北京京西創業投資基金專家顧問、總經理,以及北京首鋼基金董事總經理、首席投資官。
風控陰霾
事實上,招商證券高層劇變的背后,往往折射出經營狀況和戰略需求。而空降“風控系”總裁朱江濤,或許是股東層面有加強招商證券風控管理的考量。
近年來,招商證券頻頻在風控上出問題。去年,招商證券被爆出涉及包括其前任總裁熊劍濤在內的63人違規大案。
此次事件最初的時間線可追溯至四年前。據悉,2021年,招商證券就被爆出過其自營投資業務涉嫌“老鼠倉”,但招商證券當時沒有對這一傳聞進行回應。然而,2021年,招商證券總裁熊劍濤、副總裁謝繼軍、吳光焰等高管均因“個人原因”在一年內先后辭職,或已側面印證了這一說法。
2023年11月23日,中國證監會發布了調查結果。時任招商證券總裁的熊劍濤在1995年至2021年期間,通過“熊劍濤”、“任某禮”、“崔某利”證券賬戶違規交易股票。按照熊劍濤對各賬戶交易決策的比例劃分,監管部門認定其交易股票總成交金額高達5.19億元,盈利約3357萬元。因此,中國證監會決定對熊劍濤采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隨后在2024年2月5日,中國證監會再次針對該事件發布行政處罰決定書。決定書顯示,對招商證券63名從業人員買賣股票等違法違規行為作出行政處罰,合計罰沒金額達8173萬元。
其中,對1人作出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將1人涉嫌內幕交易行為移送司法機關處理;對46人采取行政監管措施;對負有從業人員管理責任的招商證券,采取責令增加合規檢查次數的行政監管措施,對公司董事長采取出具警示函、2名時任合規總監采取監管談話的行政監管措施。
除了人員管理問題外,招商證券的技術風控同樣存在漏洞。據悉,2022年3月14日,招商證券APP出現故障,導致許多投資者無法正常交易。對此,當年4月2日,深圳證監局發布公告稱,招商證券在3月14日網絡安全事件中存在變更管理不完善,應急處置不及時、不到位等問題,因此決定對其采取責令改正措施。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在此之前,招商證券一直在加大對信息技術的投入,2020年至2022年,公司對信息技術的總投入分別為9.94億元、11.92億元、14.45億元。2024年,招商證券對信息技術投入達到15.83億元,同比增長1.83%。
與信息技術加大投入形成對比的是,招商證券對于合規風控投入已連續兩年下降。具體來看,2022年至2024年,招商證券對合規風控的投入分別為6.06億元、5.57億元、4.96億元。
投行業務之困
風控問題的頻發,不僅影響了招商證券的市場聲譽,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其業務的發展。2024年,招商證券雖然整體業績表現亮眼,但投行業務收入仍然承壓。
招商證券年報顯示,2024年招商證券實現營收208.91億元,同比增加5.4%;歸母凈利潤103.86億元,同比增加18.51%,重回百億大關。然而,深入分析主營業務構成可以發現,這一業績增長主要依賴于投資及交易業務的強勁表現。
從主營業務占比來看,相較于2023年,2024年招商證券投資及交易業務營收占比同比增加12.48個百分點,成為唯一實現營收占比增長的業務板塊。
與此同時,其他主要業務板塊營收占比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具體而言,2024年財富管理和機構業務占比從去年的50.51%降至49.98%,減少1.53個百分點;投行業務占比較上年同期縮減2.42個百分點;其他業務占比則較上年同期大幅減少8.28個百分點。
主營業務收入方面,2024年公司實現投資及交易業務收入63.34億元,同比大增79.14%;財富管理和機構業務收入102.33億元,同比微增2.22%。而投資銀行、投資管理業務承壓,其中投行業務收入同比下滑逾三成。
具體來看,公司投資管理業務2024年實現收入9.24億元,較上年同期微降0.3%。根據年報,該業務主要通過招商資管、招商致遠資本及參股的博時基金、招商基金開展。
從各機構的表現來看,招商資管表現較為穩健,2024年招商資管業務凈收入7.28億元,同比增長2.82%。博時基金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45.89億元,與上年基本持平,歸母凈利潤15.15億元,同比微降0.59%;招商基金實現營業收入53.08億元,同比微增0.3%,凈利潤16.50億元,同比下降5.88%。
投行業務方面,2024年,招商證券投行業務呈現明顯收縮態勢,全年實現收入8.58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33.75%。數據顯示,公司2024年僅完成10單A股股權融資項目(包含4單IPO項目),主承銷金額91.26億元,較2023年24單A股股權融資項目(包含6單IPO項目)、202.08億元主承銷規模的業績明顯回落。
Wind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3年,招商證券的投行業務凈收入分別為20.69億元、24.58億元、13.86億元、13.02億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16.31%、18.80%、-43.61%、-6.53%,投行業務收入在行業排名分別為第7名、第7名、第14名、第10名。
除了IPO數量大幅減少等行業性因素外,招商證券投行業務承壓也有其自身原因。據悉,招商證券近幾年被抽中現場檢查的保薦項目基本上全部撤回。例如,2021年-2022年,招商證券保薦的恒倫醫療科技、山東泰鵬環保、上海卡恩文化傳播、等公司先后被監管部門抽中現場檢查,這幾家公司最終都無一例外地撤回了上市申請。
2024年4月,據深交所披露,招商證券作為上海晶宇環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IPO項目保薦機構,因對發行人關聯方有關事項核查程序執行不到位、對發行人運營服務業務核查不到位等,招商證券及相關保薦代表人被給予通報批評的處分。
2025年1月,招商證券又因深圳市飛速創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IPO保薦項目被采取書面警示的自律監管措施。這些處罰無疑對公司投行業務的開展造成了負面影響。
此番朱江濤的“空降”,除了給招商證券帶來新的管理思路外,或許與招商銀行的協同也在逐步推進中,畢竟在今年4月份招商局集團舉辦的旗下上市公司集體業績說明會上,招商證券表示,全面融入招商局集團“第三次創業”,深化招商證券的戰略協同。
而朱江濤作為招商銀行前副行長,在推動招商證券與招商證券的戰略協同上,顯然更具實效性。
責任編輯丨陳斌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