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成分被舉報,創始人跨界賣水晶,逐本舍本逐末?
當一款宣稱添加“云南墨紅玫瑰”的高端護膚品備案成分卻顯示為普通“玫瑰油“消費者該信誰?,品牌是香薰精油宣稱能“調節月經“抗病毒”,否踩中虛假宣傳紅線?
來源|創業最前線? 作者|張喬遇? 編輯|胡芳潔
沖著“墨紅玫瑰”買的精華,結果備案成分里只有“玫瑰花油”,算不算欺騙消費者?逐本所宣傳的墨紅玫瑰相關產品使用的究竟是“玫瑰”還是“月季”?
6月23日,廣西消費者陽先生的一紙舉報讓逐本站上風口浪尖。此前他對澎湃新聞爆料稱,自己購買的逐本“墨紅”系列產品實際成分與宣傳內容和備案信息不符。
此外,其購買的逐本“不染茉莉白茶”系列產品相關宣傳疑似違規添加植物、生物技術新原料,并套用舊原料備案。
陽先生將投訴內容、購買憑證等材料一并發至國家藥監局受理和舉報中心郵箱。相關事件一經報道迅速引發熱議。
2016年從投行辭職后,劉倩菲創立杭州舒彩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曾用名:上海逐本芳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做出了以“東方芳療”為護膚理念的“逐本”品牌勇闖美妝圈,多次走進李佳琪直播間讓逐本品牌屢屢出圈,在卸妝油領域嶄露頭角,贏得不少消費者的青睞。
然而,此次爆料讓“逐本”爭議四起,原料與宣傳引發消費者信任危機,正在席卷這個曾靠“天然”出圈的國貨品牌。
?產品被舉報,原料信披不一致?
6月23日,廣西消費者陽先生向國家藥監局及澎湃新聞反映,其在電商平臺購買的逐本“墨紅”系列多款面膜、潔面乳、卸妝油、單方凈油等以及“不染茉莉白茶”系列等數十款產品存在嚴重問題。
據其反饋,逐本高端“墨紅”系列產品宣稱添加來自云南的“墨紅玫瑰”凈油,但備案成分顯示的卻是玫瑰(Rosa rugosa)花油等。
這一差異讓陽先生懷疑品牌存在虛假宣傳行為,甚至可能使用月季凈油冒充墨紅玫瑰精油。
同時,該消費者還反饋,“不染茉莉白茶”系列產品等疑似添加未收錄進《已使用化妝品原料目錄》(以下簡稱“原料目錄”)的植物新原料,并套用舊原料備案。
該消費者舉例,已注銷備案信息卻仍用在多平臺熱賣的逐本“不染茉莉白茶修護精華油”上,頁面詳情中宣稱“專研4大植物愈傷組織”——茉莉花愈傷組織、茉莉葉愈傷組織、海茴香愈傷組織和高山火絨草愈傷組織,可以幫助平滑柔韌肌膚、提升修損動力等。
其中,“茉莉花愈傷組織”疑似套用《原料目錄》中"茉莉花(JASMINUM SAMBAC)提取物"進行填報備案。
上述爆料一經媒體報道討論不斷,引發不少消費者對逐本產品的安全性和質量的擔憂。
6月24日,國家藥監局受理和舉報中心將相關舉報情況分別轉至上海市、浙江省、江蘇省等相關部門進行辦理。6月26日上午,浙江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回復稱,相關舉報已轉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處理。
面對輿論壓力,「創業最前線」注意到,6月26日,逐本“墨紅”“不染茉莉白茶”等多款涉事產品在各大電商平臺官方店鋪已經無法搜索到,創始人劉倩菲刪除多篇相關小紅書筆記。
6月27日,逐本品牌公司杭州舒彩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發布聲明。聲明中強調所有產品均不涉及質量安全問題,并對核心爭議進行了解釋。
圖 / 逐本官網
聲明里,逐本強調了墨紅玫瑰“妝食同源”的價值。“妝食同源”概念在美妝行業頗為流行,不少品牌借此宣傳食材提取物的護膚功效,例如法國護膚品牌完美瑪麗艷,便提出了“妝食同源、內外調養、科技養膚”等理念。
對于“墨紅”系列產品的原料宣傳問題,逐本聲明里提及墨紅玫瑰凈油系依據GB2760-202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序號144“墨紅花凈油”(Rose Crimson Glory flower absolute)與產品所用墨紅玫瑰凈油為同一物品,因括號內“Rose”對應中文“玫瑰”,所以用“玫瑰(ROSE)”宣傳并無不當。
對于使用“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解釋的依據,「創業最前線」向逐本方面發去采訪函,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針對此次事件爭議,杭州協作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前功效護膚品牌合倍斯主理人阿麥表示,從合規備案上來說,能備案通過肯定是合規的;宣傳上,月季和玫瑰英語都是“ROSE”,品牌需要故事話題,比起月季,玫瑰這種舶來品顯得更高級,若加上個特別的品種,就有了差異化;從起效物質上看,可能是同一種,墨紅玫瑰還是保加利亞玫瑰還是月季,被叫玫瑰提取物,都沒什么問題。
他舉例,植物a醇是概念名詞,好多種植物提取物都宣傳是植物A醇,但產品備案時用的名詞就不一樣了。目前的注冊的成分還不夠豐富,等以后注冊成分越來越多,來源越來越明細,這樣的問題就少了。
針對套用舊原料備案問題,他表示:“局部來源用全株來源表示,所以還是需要對制備溯源加強管理,備案、宣傳,都是滯后的信息,研發、開發環節是靠前的,這方面現在沒有具體的管理辦法,才給后面留下很多空間。”
在阿麥看來,如果管理的太過于嚴苛的話,品牌的商業機密沒辦法保障,也是一個問題。
《聲明》中,逐本提出,將對所有已售產品成分、備案信息、宣傳內容進行系統梳理和嚴格復核,確保不存在任何不規范的宣傳內容,同時承諾會主動公開相關檢測報告、成分說明相關功效依據,誠懇接受社會和消費者的監督。
從美妝行業生態看,品牌全流程合規涉及研發端原料篩選要適配化妝品原料目錄、備案端資料與實際生產一致、宣傳端功效宣稱有依據等。
對于消費者質疑的原料信息披露不全、表述不規范等問題,逐本稱,“若存在原料信息披露不全、表述不規范等問題,無論出于何種原因,都是我們工作中的嚴重失誤,對于此次事件給所有信任我們的消費者帶來的困擾我們深表歉意。”
盡管逐本做出了回應,但消費者心中的疑慮并未完全消除。市場爭議分化,有網友表示仍然相信逐本,會繼續購買;也有人仍有疑慮。不過,市場上也有猜測這次舉報系“職業打假人”的手筆。
化妝品備案遵循《已使用化妝品原料目錄》,但此次事件暴露出,化妝品行業如何精準銜接、統一表述,是市場此前關注較少的盲區。
?功效宣傳屢越界?
爆料人所稱內容中,還提到逐本非“妝字號”單方精油香薰產品宣稱護膚功效。
據爆料者反饋,其收到的逐本“香養生姜凈油”“香養小花茉莉凈油”及“香養墨紅玫瑰凈油”這三款非妝字號精油,執行標準為Q31/0120000377C005-2021《香薰》,屬于普通香薰精油產品。但在產品詳情頁面,均明示產品具有“煥亮賦顏”“芳香泡浴”等護膚品功效。同時,客服也回應其稱,這些單方精油經過稀釋后“可護膚”。
實際上,逐本的宣傳問題不止一次受到消費者及媒體關注。
6月25日,在直播過程中,劉倩菲在小紅書直播中推薦和講解兩款“逐本香養”系列單方精(凈)油產品時,宣稱產品可“長小毛毛(育發)”“調節月經不規律”“化痰止咳、抗病毒”。劉倩菲的言論明顯暗示了產品具有醫療作用。
根據《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化妝品廣告不得明示或者暗示產品具有醫療作用,不得含有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不得欺騙、誤導消費者。
官網顯示,逐本是杭州舒彩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品牌,誕生于2016年,定位為東方養膚卸妝品牌。
逐本以“東方芳療”為護膚理念,以“卸養合一,多防少傷”為產品理念,遵循肌膚與身心的自然規律,外養表皮,內調情緒,用心構建肌膚凈化、修復、新生的整全解決方案。
創始人劉倩菲畢業于復旦大學財務管理專業,曾在中金公司工作。創業頭兩年,劉倩菲在上海建研發實驗室,帶領團隊在全球尋找供應商和工廠,致力于實現獨立研發、全球供應鏈直采。
2018年,逐本第一款卸妝油上市。卸妝油市場由植村秀、DHC等國際品牌占據主導地位,卸妝水、卸妝膏等產品也風頭正盛,逐本作為新興的國產卸妝油品牌上市初期市場冷遇,投入巨大卻資金回籠困難,一度面臨資金鏈斷裂的危機。
為打開市場,逐本團隊開展“百店奔跑計劃”,短時間內走訪100多家淘寶網紅店,幫助KOL做直播、培訓與運營,宣傳“不傷皮脂膜”的養膚卸妝理念。
據逐本官網和媒體報道,2019年初,逐本首度亮相李佳琦直播間,當年與李佳琦合作34場,創1分鐘賣出5萬瓶卸妝油的記錄。借助李佳琦的影響力,逐本卸妝油迅速走紅,銷量直線上升。
2020年天貓雙11,逐本登頂國貨卸妝油品類第一,全年全網GMV超2億元,同比增幅達到450%。其中,有80%以上營業額來自卸妝油。
2021年10月,逐本官宣李一桐為卸妝大使;2023年9月,官宣侯明昊、陳都靈為逐本品牌大使,進一步打響品牌形象。
逐本堅持“自研+自控供應鏈”,這是其品牌形象中“天然、安全”的支撐點。自研能力是品牌掌握原料篩選和功效宣稱主導權的重要基礎,自控供應鏈雖能保障生產,但備案環節若與實際生產原料信息傳遞失誤,也會引發備案不符問題。
?劉倩菲打造創始人IP,跨界“賣水晶”引爭議
2023年,劉倩菲親手解散了曾花大量資金建立的20萬人微信私域,選擇小紅書作為新的私域陣地,靠創始人IP和內容驅動,用“清歡節”重構私域邏輯。
劉倩菲在社交平臺活躍度頗高,擁有以個人名字命名的多個賬號。在小紅書平臺,就有“逐本創始人劉倩菲”“平凡逐夢人”“倩菲充電站”三個賬號,分別用于推薦逐本產品、分享創業經歷及讀書養生等內容,其中“逐本創始人劉倩菲”賬號粉絲量已超10萬,其余兩個賬號粉絲在一千人左右。
隨著劉倩菲相關賬號關注度提升,有網友對品牌的專注度和專業性產生了質疑,稱“他們家的操作很迷,主理人還賣別人品牌的水晶。”
圖 / 小紅書
劉倩菲在625清歡節期間的舉措就曾引發爭議。除推廣自家美妝產品外,劉倩菲還在“逐本創始人劉倩菲”賬號下跨界帶貨近期大火的水晶手串。
圖 / 小紅書
「創業最前線」了解到,劉倩菲在直播中設立了創友惠欄目,曾聯動優時顏、原料本紀、春風十里、代謝生活以及象外游等品牌,“逐本創始人劉倩菲”賬號下曾發布代謝生活咖啡的推薦視頻及購買鏈接。
逐本品牌名字源于創始人對東方療愈的追求,蘊含“追逐本質,追尋本心”之意。劉倩菲曾表示:“期待逐本能成為一個百年生命周期的品牌。”逐本這幾年確實在療愈、芳療領域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但從長遠發展看,想要讓品牌行穩致遠,不僅要守本心,更需在原料篩選、備案合規、宣傳規范全鏈路落實嚴格標準。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