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億港元入股IDG能源 郭臺銘的新能源戰車首次進軍天然氣
?繼進軍光伏能源及新能源汽車后,郭臺銘再將富士康的新能源版圖擴張至天然氣板塊。
繼進軍光伏能源及新能源汽車后,郭臺銘再將富士康的新能源版圖擴張至天然氣板塊。 12月13日,香港主板上市公司IDG能源(00650)發布公告,宣布富士康集團戰略入股公司,投資近15億港元認購新發股份,交易完成后富士康將持股24.37%,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 此次戰略入股IDG能源,公告中特別指出,將發力天然氣能源領域,在天然氣產業鏈廣泛尋找投資機會,特別是LNG(液化天然氣)業務。此舉可視作富士康在能源領域更加深入的探索和布局。 作為全球500強企業之一——且在2017年入列《財富》全球500強第27位,富士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一直強調,要開拓電子產品以外的業務,富士康已經向諸如 Future Mobility 等汽車技術領域初創企業投入資金,強調新能源將是集團下一個進軍的方向。 過往數年來,富士康一直致力于新能源產業的擴張:在光伏能源領域,已在山西,江蘇等多個地方建設光伏能源基地,計劃在內地太陽能光伏領域投資1000億元;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富士康早在2014年便與騰訊、和諧汽車展開投資合作,更于今年年初出資10億元入股動力電池龍頭企業寧德時代,并擬在昆山建設投資新能源電池研發中心及產業基地。 此次富士康聯手IDG能源進軍天然氣領域,源于其對中國天然氣市場高速成長的看好。 2017年前九個月中國天然氣消耗量較去年同期上升18.4%,天然氣嚴重短缺證明市場仍有巨大增長潛力,預計2020年僅天然氣分銷市場產值預測將達到近萬億人民幣,加上本土天然氣產量及管道天然氣進口的增速將難以追趕上消費速度的增長,配合中美天然氣貿易成為大趨勢,未來天然氣能源將成為令人期待的板塊。 過去20年來,中國一直是拉動石油需求增長的主要動力。經濟學家預測,未來20年它將成為天然氣需求增長的火車頭。美國石油價格信息社估計,到2040-2050年,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主要天然氣消費國。 到2020年,中國天然氣消費量預計將達到3000億立方米(去年是2060億立方米)。到2040年,這個數字將再翻一番,達到6000億立方米。桑福德-伯恩斯坦公司相信,這將使中國超越美國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天然氣消費國。 IDG能源作為著名股權投資機構IDG的能源板塊投資平臺,在天然氣領域早已投資布局。公司半年報顯示,2017年IDG能源接連拿下兩個天然氣項目,一個是美國鷹灘上游油氣資產項目,一個是廣東東莞的LNG接收站項目,這兩個項目一舉成功搶灘布局中美天然氣貿易產業鏈上的核心通路和資源。富士康在IDG能源快速并購擴張時入股,可以想見,IDG能源將開啟在天然氣行業新一輪的快速布局。 2017年11月,美國總統特朗普訪華期間,與中國一口氣簽署了1500億美元的能源大單,中美天然氣貿易儼然是最大亮點,包括阿拉斯加430億美元管道氣和LNG項目、西弗吉尼亞840億美元頁巖氣和化學品項目、以及美國Cheniere的LNG出口項目。 中國天然氣消費的強勁需求,與美國頁巖氣革命帶來的低價充足天然氣供應,必將碰撞出巨大的商業機會,這也正是兩大巨頭一致看好天然氣行業的最重要原因。 就互補而言,IDG與富士康強強聯合,攜手布局天然氣產業鏈,雙方各自擁有的獨特優勢、產業經驗、全球網絡和資源,特別是兩家機構在中美兩國深耕多年培育的寶貴資源和投資運營經驗,將為兩家公司的互利共贏打下堅實基礎。 2016年7月,IDG能源借殼上市后,經過一年過渡整合,已基本實現轉型為油氣能源資產的投資管理平臺,旗下油氣資產組合亦趨多元化。截至2017年9月30日止6個月業績,IDG能源實現收益5396.1萬港元,同比增加約59%;經調整EBITDA3238.9萬港元,成功扭虧為盈。 截止12月14日收盤,IDG能源收報1.48港元,上漲8.03%。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