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戰線上,互聯網能讓斷崖后的黃金產業走出低谷嗎?
黃金投資的黃金時代又要來了?
“三年前,黃金珠寶行業經歷了一次斷崖式下滑,直到現在也依然處于低谷。”戰青峰感嘆道。
人稱“黃金老戰”的戰青峰,已經在黃金行業里摸爬滾打了多年,這場行業變局中,他也經歷了太多的波瀾起伏。
中國的金價直到2002年才放開,黃金行業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時期,金價在2011年11月份時沖到了397元/克。2013年,出現了一波炒黃金的熱潮,緊接著就在2014年3月遭遇了拐點,一片火爆的市場驟然降溫,行情一下子跌倒了谷底。
傳統的黃金零售行業不那么好賺錢了,轉型,成為了擺在企業面前的必然選擇。
互聯網黃金的崛起
戰青峰任CEO北京紫金珠寶有限公司也是在這個時間開始向互聯網轉型,2011年,推出了互聯網黃金平臺——黃金樹。
近年來,“互聯網+黃金”概念快速升溫,除了傳統黃金企業轉戰線上,也有其他各種類型的互聯網黃金平臺涌現出來。銀行、風投、互聯網巨頭、黃金礦業、甚至其他實體經濟企業紛紛進軍互聯網黃金。據《2016互聯網黃金報告》不完全統計,已有超過20家大型企業推出了移動端黃金理財產品。
如阿里巴巴通過余額寶推出存金寶,以ETF基金打造標準化產品;京東金融推出的京東黃金,采用黃金消費信托的模式;騰訊也推出了黃金錢包,由于微眾銀行具備銀行牌照,可在平臺上做黃金理財,此外,還有黃金管家、國美黃金、買金唄等眾多互聯網黃金平臺。
“互聯網對黃金行業的影響,不僅是對銷售方式方面的,而是全方位的。互聯網是一種思維、一種文化,也是功能的全方位拓展,最后才是業務發展的平臺。”中國黃金協會副會長崔建國這樣說道。
互聯網黃金產品雖多,但也有一些痛點難以解決。
一個完整的黃金理財體系包括買黃金、賣黃金、提實物、生金息、黃金回購、存黃金留個環節,前四個環節實現起來并不難,但最后兩個環節,黃金回購和存黃金,正是大多數互聯網平臺的軟肋。
黃金回購和存黃金,是非標準化業務,需要巨量的線下網點和資金,并配以完善的黃金回購渠道,不但業務門檻高,而且利潤也相對較薄。
黃金樹的“線上+線下”模式
而一般互聯網黃金平臺的軟肋,也正是黃金樹的強項。
北京紫金珠寶有限公司原為山東黃金線下代理商,原來一直傳統黃金零售業務為主。也正因為有龐大的線下基礎,黃金樹搭建起一個完整的黃金綜合服務體系,目前也是全國最大的黃金回購網絡。
“線上的服務能力,包括客戶體驗、產品設置,這方面大家相差不多,但是線下服務能力,包括提貨、提黃金、黃金回購、存黃金,這方面我們依托100家直營金店、聯盟金店、銀行的服務網點,在行業中實力是非常強的。”戰青峰說道。
黃金樹線上的模式與微信的黃金錢包完全相同,不同在于,黃金樹線下業務,通過把黃金流通產業鏈打通,還延伸出很多其他業務,比如黃金配送,黃金鑒定等。
目前,黃金樹80%的客戶是通過線上渠道獲得,但80%的交易額是通過線下完成。
據戰青峰介紹,黃金樹的線下客戶平均年齡是45歲,線上客戶平均年齡34歲,線上的客單價是4000元,線下的客單價則為3萬元,人均累計交易額10萬元。
線下的價值,不容忽視。畢竟用戶在進行大額投資時,還是更傾向于線下的方式,這也是一般互聯網平臺不能滿足的。
據戰青峰介紹,黃金樹的產品都是以實物結算。用戶存入的黃金,全都會被當做金料融化掉,用戶提取黃金時提取的是山東黃金提供的標準金。
渠道方面,黃金樹依托與日照銀行、華夏銀行、光大銀行、郵儲銀行、濟寧銀行、南通農商行等銀行的合作關系,以較低成本在全國范圍內實現黃金回購。銀行中的黃金回購柜臺,可為黃金樹的線上用戶提供投資、存金、回購、咨詢等服務。
而黃金樹的模式比一般的銀行黃金理財產品更靈活,可隨時提金提現,也可提取代金券,轉贈第三人。
黃金樹以黃金銷售信托的模式來處理客戶的資金,而不直接觸碰資金。
在合規方面,黃金樹很快會購買一個上海黃金交易所綜合類會員身份,以后可在上海黃金所買賣黃金、代理交易,相當于取得了黃金流通領域的牌照。
目前黃金樹的總交易量超過14億元,戰青峰預計,2018年,通過銀行渠道和黃金消費渠道市場,預計可以做到80億的規模。
黃金樹成立至今已完成了兩輪融資。2016年6月,進行了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南京紫金集團,2017年6月,又完成了A輪融資,投資方除了南京紫金,還有內蒙古礦業集團,戰青峰透露,預計今年12月,黃金樹將會進行B輪融資。
黃金投資市場前景看好
黃金投資的市場有多大?
據《2016互聯網黃金報告》,中國民間藏金量達9000噸,總價值超過2萬億元,但外國人均持有黃金量不足6.6克,與全球人均20余克相比差距很大,而且外國民間黃金利用率低,不足5%。我國黃金產量和黃金消費量都是世界第一,2016年外國黃金生產量453.49噸,黃金消費量975.38噸。
如能盤活這些資產,市場空間可想而知 。
該報告顯示,互聯網黃金用戶增長很快,如國美黃金2016年用戶數增速達260%,每逢國際重大事件發生,新增用戶更會大幅增長。
不過,中國人的黃金投資理念還不成熟。大多數人購買黃金都是以飾品的形式,國內黃金飾品的每個月交易額大概是800噸,但其實,黃金飾品做為投資對象并不理想,成本中含有設計、工本費用,賣出還需要手續費,回購網絡不發達。
黃金作為一項重要保值資產,還是非常值得投入的。上海黃金交易所理事長就曾建議普通家庭的黃金投資在資產配置中占比10%-15%。
過去,黃金還是偏小眾的理財方式,投資渠道主要為銀行和貴金屬交易所,產品類型則以紙黃金、黃金期貨和黃金EFT為主。但近兩年行業發展很快,逐漸被更廣泛的大眾所接受。隨著更多互聯網黃金平臺的出現,線上與線下的配合更加順暢,黃金行業預計也將迎來新的局面。
上海黃金交易所理事長焦瑾璞指出: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中國需求仍是全球黃金市場的重要增長引擎,這將深刻改變全球黃金市場格局,也將繼續給我國黃金市場發展帶來良好契機。
黃金雖不能讓人一夜暴富,但作為避險資產,卻是再好不過的選擇。隨著國人投資理念的成熟,具有長期保值功能的黃金將會成為更多人的投資選擇。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