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中國市場的機會比國外市場更大
4月22日,坐標,深圳南山文體中心。從12:30分開始,中心門口人頭攢動,列著長隊耐心等候的,是14:00開始的2018年第二屆“前哨大會”。
4月22日,坐標,深圳南山文體中心。從12:30分開始,中心門口人頭攢動,列著長隊耐心等候的,是14:00開始的2018年第二屆“前哨大會”。
今年 ,愿意為知識付費的,還大有人在。
這場大會的名稱,來源于得到APP擁有9萬付費訂閱用戶的全球科技趨勢洞察專欄——《前哨·王煜全》,而其主講人王煜全,是羅振宇口中一再提及的“科技思想家”。
羅振宇也在此次前哨大會中,以視頻的形式做了致辭,他認為,“每當我在做重大商業判斷,拿不定主意的時候,我都會去詢問王煜全老師的意見。”
除了“科技預言家”這個身份,王煜全的另一重身份是海銀資本創始人,他每年都會拿5億真金白銀,投資美國最前沿的創新科技,為自己的判斷買單。
在前哨大會上,王煜全將自己在國外投資的實戰經歷、全球科技趨勢進行全面盤點,內容涵蓋機器人、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無人駕駛、5G時代等各大領域,而且還給受眾分享了前沿科技的十大趨勢。
在鋅財經一直關注的無人駕駛領域中,王煜全表示,中國反而比國外更熱,創新機會也更大,因為中國是自動駕駛最大的市場之一。
雖然2016年底,賈躍亭高調發布的FF91不行了,但整個電動車的聲音卻起來了,中國的蔚來、小鵬、威馬等大批公司正在崛起。
而在自動駕駛領域里,除了國外谷歌、Uber,中國的百度、阿里也在投人。這方面,王煜全認為,中國人只要肯下功夫,理念上完全可以不輸給外國人,甚至全球領先。
在前哨大會結束后,鋅財經記者就無人駕駛話題,第一時間對王煜全老師進行了深入采訪。
鋅財經:目前無人駕駛發展到怎樣的一個階段?離無人駕駛上路還有多遠?
王煜全:一般將無人駕駛定義為5個級,目前還都是3級水平,3級是封閉環境下的無人駕駛,比如現在停車實現自動化操作、上下班堵車慢速行駛不用自己控制等,3級的都能實現。
不過,無人駕駛要達到5級,還尚需時日。
鋅財經:那您如何看待無人駕駛出現的一些事故?如Uber撞人事件。未來是不是仍然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
王煜全:Uber事件其實很古怪,我甚至懷疑他們關閉了激光雷達,不過還是要等最后的鑒定結果出來。
看過那個視頻后,我認為從光學的角度,發現那個人的機會并不大。但激光雷達是主動去發射激光,回收反射的光點,再用激光點描繪出周圍情況,它不會受光線的影響。如果激光雷達是打開狀態,幾百米外便能感應到人的存在。
之前出現的特斯拉事件,用的是普通的攝像頭,它只能進行視覺分辨,如果前面大貨車與天空的背景一樣,它會自動判斷這是天空,但激光雷達直接作用到物體上再反射回來,能夠實現精準測距。
所以,如果因為這件事讓無人駕駛受損,那無人駕駛是蒙上了不白之冤。
至于以后是否還會出現類似情況,我認為只要不違規就不會出現。因為無人駕駛上路,要求一定要開啟激光雷達,除此以外的手段都不行。
目前激光雷達很昂貴,很多人會想辦法偷工減料,但偷工減料不能直接上路做測試,會傷害大家,這本身就有風險。
鋅財經:從技術上來說,您認為無人駕駛最關鍵的技術是什么?激光雷達或其他技術的難點在哪里?
王煜全:目前激光雷達是最保險的方案。從長遠來看,應該是激光雷達更占優勢。大家可以發現,更加粗重、耗錢但又更加保險的方案,往往會比一個更投機取巧、更廉價的方案,更能被大家所接受。
使用激光雷達也仍然會存在問題。一方面,激光雷達只有量多才能把價錢降下去,這是有悖論的,正是因為昂貴,目前全世界出現了一批生產激光雷達的廠家,國內做激光雷達的也很多,比如禾賽科技。
另一方面,用戶也很苛求,都不希望無人駕駛還會存在,出現視覺受阻等諸多問題,肯定要比人做得更好才行。
鋅財經:那在無人駕駛上,國內市場和國外市場最大的區別在哪里?
王煜全:最大的區別就在于,國外的技術基本都掌握在大公司手里,自動駕駛也好,電動車也罷,其實都是現有汽車體系的升級,而誰是現有體系的維護者,誰就可以決定別人的生死。
相比之下,中國的無人駕駛市場好很多。中國整體對科技的包容度和接受程度都很高,包括地方政府對科技的支持力度都很高,因此阻力會小很多。
此外,沒有大型汽車集團的阻礙也會好很多,中國新型的汽車公司之間的合作目前都很密切,也很頻繁。
鋅財經:您認為無人駕駛未來會在哪些運用場景落地?
王煜全:封閉空間運用的場景會是最早的。比如說高校校園里,因為校園很大,擺渡車的用人成本又高,那時速20公里以下選用無人車,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
美國測算過,時速25公里以下的致死率極低,外加一些保障措施,安全性就有保證。只要安全做足,落地就會比較容易。
還有一個運用場景,是長途高速貨運,其運用的前提就是要先把各種限制做好。比如可以設置在晚上,因為司機晚上開車會疲憊犯困,但是無人車不會累,這就彌補了人體力方面的劣勢。
本次前哨大會王煜全老師部分金句收錄:
1.我們看世界的視角,比科學事實更加重要
2.一切不談產業化時點的黑科技都是耍流氓
3.機器要有人類智商,人類也需要掌握機器智商
4.連楊瀾老師都來討論人工智能了,你覺得還有機會嗎?
5.和趨勢共舞,你就成為趨勢的一部分
6.多浪疊加,所以現在是N個趨勢并行的時代
7.大航天時代,一個連鎖酒店的老板,都在做膠囊太空艙
8.人工智能領域的大牛人都在給大公司打工
9.紅舞鞋模式正擴散到全社會,這個時代已經沒有不是科技企業的傳統企業了
10.再好的風口,也不是所有的豬都能飛上天
文章|璐璐 響婷
編輯∣精衛
攝影∣黃碩
手繪|精衛
本文版權歸“鋅財經”所有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