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廠商的5G新戰事
5G時代,智能手機市場又將掀起一番腥風血雨。
作者:常濤
來源:中新經緯(jwview)
5G時代,智能手機市場又將掀起一番腥風血雨。
面對5G的“誘惑”,在4G時代遲到三年的蘋果仍保持了“克制”,9月13日發布的三款新手機中,沒有任何涉及5G的信息。
不過,10月8日,據臺灣媒體引述供應鏈人士稱,蘋果可能在明年(2019年)推出自家首款5G手機。當日,針對此消息,中新經緯向蘋果官方進行了求證,截至發稿,尚未得到回應。
事實上,盡管距離5G商用尚有1~2年時間,但各大手機廠商已經爭先恐后地展開5G布局,公布研發進程。有些廠商甚至明確了產品推出的時間表,在速度上戰勝對手,爭搶“首款5G手機發布者”的名頭。
資料圖 來源:小米公司官方公眾號
首發爭奪硝煙四起
在首個國際5G標準出爐、多個國家5G頻譜拍賣火熱進行的同時,5G的輿論熱點也開始向終端產業鏈轉移,在運營商、設備商之后,各大手機廠商接過了5G的接力棒。毫無疑問,目前,5G已經成為了手機廠商競相追逐的熱點。
據中新經緯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華為、小米、OPPO、vivo、聯想、中興、三星,甚至HTC、酷派等手機廠商公布了自己的5G手機研發進展。其中,華為、小米、OPPO等已經明確將在2019年推出首款5G手機,聯想甚至在今年8月就已發布了全球首款5G手機MoTo Z3,并宣布該產品將在2019年年初推向市場。但需要指出的是,聯想這款手機只是外接了高通5G模塊,且使用受網絡環境影響較大,并非真正意義上的5G手機。
OPPO、小米先后在手機上打通了5G信令和數據鏈路。據小米公司官方公眾號9月3日發布的消息,8月31日,小米手機首次成功打通5G信令和數據鏈路連接,本次連接使用高通驍龍X50 5G調制解調器及配套射頻方案,并針對手機主板堆疊、射頻/天線設計做了針對性優化,為明年(2019年)正式推出5G手機打下了基礎。
vivo則初步完成了手機的軟硬件開發工作,包括其架構規劃、主板、射頻、天線設計等等,手機尺寸和外觀上達到了可商用級別。
9月10日,榮耀總裁趙明透露,榮耀將在2019年發布首部提供全版解決方案的5G手機。
TMT分析師付亮在接受中新經緯采訪時表示,不僅是即將到來的5G時代,在3G、4G時代,各手機廠商也都會使出渾身解數,以顯示自己對新技術的應用能力,只不過當時人們的關注度不高。目前,中國在5G研發、標準制定等方面處于國際第一梯隊,這使得人們對5G的關注度有所提高。
付亮表示,目前各主流手機廠商在5G研發進度上基本一致,在運營商、設備商之后,各大手機廠商接過5G接力棒,緊跟全球步伐,推出自己相應的5G終端比較正常。
5G依舊是巨頭的游戲?
在4G 時代,由于HTC在2011年初推出了首款可商用的4G終端,使其當年超越三星、蘋果,成為美國市場上銷量最大的手機廠商。而在中國市場,推出全球首款4G雙卡雙待手機的酷派,也一度成為國內4G手機出貨量最高的手機廠商。
這不免讓人浮想聯翩:最早搶占新技術窗口期的手機廠商,總能在這一窗口期中迅速積累先發優勢。尤其對于已經掉隊的聯想、魅族、中興、酷派等手機廠商來說,在5G起步時搶得先發,或許是它們重回第一梯隊的的機會。
資料圖 中新經緯 閆淑鑫攝
通信行業專家項立剛在接受中新經緯采訪時表示,近兩年國內手機市場變化很大,頭部廠商越來越來集中,原來強勢的“中華酷聯”轉眼之間也只剩下華為一家,其他三家紛紛掉隊了。“2020年5G實現商用,這對于所有的手機廠商來說都是一次機會,國產手機市場的分布情況或許會發生變化。”項立剛說道。
事實上,“5G是機會”的聲音在業內贏得不少贊同。此前,錘子科技CEO羅永浩和索尼前CEO(現已升任董事長)平井一夫都曾對5G表達了類似的看法。對于眾多中小手機廠商來說,他們都希望這一輪行業大洗牌的時候,自己仍是賽道上的選手,并且要盡可能跑在前面。
但應該看到的是,5G 技術研發試驗方面,與“華米OV”等頭部玩家相比,中小玩家在資金、技術、人才方面都存在較大差距。目前這些持續虧損的中小手機廠商,能否堅持到那時要打上大大的問號。此外,誰又能保證,5G不會最終淪為巨頭的游戲?
項立剛說,目前智能手機市場的情況是這樣,像“華米OV”這樣的廠商發展得越大,他們在技術、資源方面的積累會使其變得越強。
付亮認為,爭搶首發意味著要承擔相應的技術風險,HTC、酷派的成功已成過去式。付亮表示,5G商用或許是一些小廠商生存的分水嶺。“5G相比于3G、4G,成熟周期縮短,這會放大小廠商的弱點。小廠商在5G商用前期得不到芯片等零部件支持,進入游戲都比較難,在手機業務層面的機會開始變小。”他說,“但并不是沒機會,5G時代會出現其他設備和手機同時成熟的局面,比如監控設備、車載設備對大規模應用,這對于小廠商來說是機會。”
目前,全球手機市場已經出現持續下滑。根據IDC最新數據,2018年第二季度智能手機廠商共出貨3.42億部智能手機,與2017年第二季度3.482億部的出貨量相比,同比下滑1.8%。
多位業內專家此前在接受中新經緯采訪時表示,通信技術更迭是影響手機出貨量的主要因素。
如今,新的通信技術(5G)商用在即,可以肯定的是,圍繞著出貨量的競爭,智能手機市場又將掀起一番腥風血雨。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