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金融科技與信用管理研究院正式成立,并發布《51信用卡金融科技白皮書》
這是一份深度行業研究成果。
12月21日,51信用卡宣布成立51金融科技與信用管理研究院,并與中國人民大學合作成立信用風險與大數據實驗室,成立儀式在北京隆重舉行。當天發布了《51信用卡金融科技白皮書》,這是該研究院發布的第一份深度行業研究成果。
?
本次會議邀請了《求是》雜志社聯絡部主任顧保國、國務院反假貨幣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陳寶山、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原司長沈炳熙、浙江駐京辦李和春處長等領導,及51信用卡副總裁章曦、CRO蔣燕青、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楊東出席,并為51金融科技與信用管理研究院舉行揭牌儀式。
?
51信用卡副總裁章曦致辭表示,未來將以《51信用卡金融科技白皮書》為起點,立足51金融科技與信用管理研究院,依托51信用卡多年積累的大數據、深耕助力小微案例,集結人民大學的智慧大腦,沿革公司“簡單、透明、專注、創新、靠譜”的理念,共創共建具有影響力的金融科技新平臺,努力打造“三個一”:一以貫之以科技助力實體、一如既往以開放推動發展、一力當擔數字經濟弄潮兒。
?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楊東在活動中表示,中國已經在全球金融科技領域居于重要地位,本次和51信用卡成立51金融科技與信用管理研究院,是我們國家在金融科技領域第一個關于信用風險管理方向的研究,《51信用卡金融科技白皮書》也是基于過去國家在金融科技的探索總結,對整個金融科技的發展也做了一些梳理。
?
白皮書指出,以51信用卡為代表的新時代金融科技企業之所以能夠獲得蓬勃發展,根本原因在于其符合十九大報告“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要求,對服務實體經濟、促進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價值。具體言之,包括如下四方面:一是與傳統銀行業互補,增強金融普惠性;二是以金融消費者需求為導向,調動投資積極性;三是盤活民間資本,賦能實體經濟;四是防范系統性風險,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穩定性。51信用卡致力將科技與金融相結合,發展數字普惠金融,提高金融服務的普惠性與效率,為消費者提供專業、高效、可靠的投資渠道,以進一步釋放民間資本活力,助力實體經濟,解決融資難題。
?
會議現場,51信用卡CRO蔣燕青還與現場10位權威專家進行圓桌討論,以51信用卡“科技驅動金融”模式為切入點,就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為金融風險控制帶來的深刻變化,如何建立先進的風控反欺詐平臺以提升反欺詐效率,我國金融科技監管的現狀和未來發展的可行方向等問題進行深刻研討。
?
未來,51金融科技與信用管理研究院將在51信用卡金融科技行業頭部企業的基礎上,共同聚焦企業、行業以及宏觀經濟等領域,繼續進行更深入的研究探索,幫助推動金融科技行業和中國民營經濟的發展。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