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霖家居關聯方資金挪用解釋遭打臉,高研發投入成疑問
面臨關聯方無償占用資金,高新企業難掩“尷尬”研發成果,報告期內背負“花式”行政處罰,環保隱患凸顯等一系列問題情況下,建霖家居IPO之路或面臨著不小的考驗。
來源:新財智 作者:文子
謹慎能捕千秋蟬,小心駛得萬年船。
日前,廈門建霖健康家居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建霖家居”)披露了招股書,欲在資本市場謀求一席之地。
但在面臨關聯方無償占用資金,高新企業難掩“尷尬”研發成果,報告期內背負“花式”行政處罰,環保隱患凸顯等一系列問題情況下,建霖家居IPO之路或面臨著不小的考驗。
關聯方無償挪用資金 解釋遭打臉
成立于1990的建霖家居是一家中外合資企業,主要從事廚衛產品、凈水產品和其他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
2016-2018年,建霖家居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6.51億元、30.90億元、35.30億元,2017-2018年分別同比增長16.55%、14.23%。同期凈利潤分別為3.22億元、2.88億元、3.86億元,2017-2018年分別同比增長-10.36%、33.87%。同期資產負債率分別為59.57%、53.73% 、47.90%,可比公司均值分別為29.64%、24.39%、30.00% ,雖然建霖家居資產負債率呈逐年下降趨勢,但其資產負債率依然明顯高于同行可比公司以及可比公司均值。
但需要注意的是,建霖家居實際控制人控制的企業SOLARIENTAL INDUSTRIES LTD.(以下簡稱“永欣實業”)曾在報告期內發生多次占用公司資金的行為,甚至是無償占用。
(截圖來自招股書)
針對廈門建霖衛浴工業有限公司(建霖家居前身,以下簡稱“建霖有限”)和永欣實業之間的資金拆借,建霖家居解釋稱,這些借款大部分發生于公司收購開曼建霖之前,且以上關聯方資金拆借已于 2016 年 12 月 31 日前全部清理完畢。
據招股書,2015年11月16 日,建霖有限召開董事會,同意收購開曼建霖。2016 年 1月 16 日,永欣實業與建霖有限簽訂《股權轉讓協議》,由建霖有限以 100 萬美元的價格受讓永欣實業所持開曼建霖 100%的股權。
顯然,在建霖家居確定收購開曼建霖之后仍有3筆合計高達近1000萬美元的關聯方資金拆借,與其招股書中的解釋不一致。
在我國證券市場上,對于上市公司與關聯方資金往來,監管部門明確規定上市公司不得有償或無償地拆借公司的資金給控股股東及其他關聯方使用。而在發審委審核企業首發過程中,對關聯方的資金拆借也是重點關注。
高新企業難掩“尷尬”研發成果
根據招股書顯示,建霖家居作為高新技術企業,2016-2018年,其研發費用分別為1.41億元、1.61億元、2.02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34%、5.20%、5.73%。
截至2019年2月11日,建霖家居及其子公司在境內擁有專利權1565項,其中發明專利 183 項,實用新型專利 1162 項,外觀設計專利 220 項,在境外擁有專利權 55 項,其中發明專利 49 項,外觀設計專利 6 項。
作為高新技術企業,又是一個“專利大戶”,建霖家居在境內取得的183項發明專利中,卻只有34項是在報告期內取得的,特別是2017年和2018年,建霖家居在境內沒有拿到任何一項發明專利,而報告期內如此高的研發費用背后,或與其取得的研發成果難相匹配。
“花式”處罰眼花繚亂
環保隱患或難消除
建霖家居在報告期內背負的“花式”處罰也令人眼花繚亂。
根據招股書,報告期內建霖家居背負消防相關的行政處罰2次、因未報檢和少報被海關處罰2次、因虛假宣傳被工商部門處罰1次、稅務相關的行政處罰1次,以及招股書未披露的路政處罰1次(閩廈集交執2016罰字第1061號文件)。
但更值得關注的是,建霖家居的環保隱患也日益凸顯,或難消除。
據廈門生態環境局官網信息,《2015-2018年集美區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的等級劃分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備案情況》表中,建林有限環境風險等級為“較大”,分公司廈門建霖灌口一廠環境風險風險等級為“較大”。
同樣根據廈門生態環境局官網信息,在《2018年第三季度集美區重點排污單位監測需求》中,建霖家居“榜上有名”,同年,分公司廈門建霖曾被投訴者舉報“建霖灌口三廠經常有臭味飄到森那美這邊,噴漆臭味”,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重視,不過經現場檢查廢氣處理設施正常運行,廠界無明顯異味,現場要求企業加強對廢氣處理設施的運行維護管理。
而到了2019年,建霖家居分公司廈門建霖灌口分廠被納入2019年第三批環境信用強制參評企業名單。
可見,建霖家居的環保問題已然受到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其實建霖家居的環保隱患頗有歷史淵源,除了報告期內的一些環保問題,早在2010年,建霖家居就已經因污染問題列入《2010年度應實施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的企業名單》。2011年,建霖家居因廢水污染受到重點監控,并上了福建省的省控名單。2013年,建霖家居又因為重金屬污染成了重點防控企業,由省控“升級”為國控,2014年,建霖家居依然在“國控”名單之列。
所謂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在生態環保愈受重視的今天,建霖家居或更應“防患于未然”。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