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貝通獲8500萬B輪融資,“支付+管控+場景”3合1為企業帶來最佳支出管理方案
分貝通對外宣布完成了8,500萬人民幣的B輪融資,由博將資本領投,老股東跟投。
7月17日,2019分貝通戰略發布會在北京舉辦,以“支付+,無現可能”為主題,與投資人嘉賓、企業級消費服務商、企業管理者等500+參會者共同探討企業支付的變革,共同見證了7.17企業支付日“無現金/無發票/無報銷”的全新企業支付體驗。
發布會現場,分貝通對外宣布完成了8,500萬人民幣的B輪融資,由博將資本領投,老股東跟投。
分貝通曾于2016 年1月IDG資本領投的3,000萬人民幣的A輪融資, 2017年3月又獲得宜信新金融產業基金、IDG資本領投,華創資本跟投的4,000萬人民幣A+輪融資。加上此次發布的B輪融資,分貝通的融資總額已達到1.55億元人民幣。
“企業支付賽道受到了中美資本市場的高度認可”
美國的企業支出管理領域受到了資本市場的高度認可,以Divvy,Brex,TripActions為代表的創新型企業支出管理公司,均是在三年左右成長為估值幾十億美金的獨角獸企業。Divvy整合了費用管理+支付,Brex重新定義了企業信用卡,TripActions創新了商旅管理,從不同的維度解決企業支出的管理問題,將企業信用卡和事前費用管控相結合,嵌入了差旅等企業高頻支出場景,為企業帶來“支付+管控+場景”的最佳企業支出管理方案。
如今,中國的企業支出管理和企業支付迎來了變革契機。企業對SaaS的接受度越來越高,個人支付的極致體驗倒逼企業支付體驗的升級,而大量新經濟企業在快速發展中整體的管理跟不上業務的發展,如何平衡企業的支出管理和員工端的便捷支付體驗,成為企業支出管理變革的核心驅動力。
“中國由于移動互聯網場景整合比美國更完善,且個人支付直接跨過信用卡進入到移動支付時代,因此分貝通在中國探索企業支出管理最佳實踐時,參考了美國企業信用卡的形態,打造了比信用卡額度管控更精細復雜的SaaS管控系統,并通過接入場景供應商解決了發票報銷的問題。”
“支付+管控+場景”是企業支出管理的最優模式
分貝通定位為企業錢包,集合了支付+管控+場景,為企業提供一站式的支出管理解決方案,打造全新的企業支付體驗。
錢包中商務卡、個人卡、企業卡覆蓋企業95%以上的企業支出場景,帶來“無現金/無發票/無報銷”的全新企業支付體驗。商務卡,用于支付差旅、用車、用餐,無需報銷;個人卡,用于發放補助、福利,全額開票;企業卡,用于集中采購、支付,管理透明。創新的將事后報銷管控轉變為事前消費管控,幫企業實時管理支出。
從支付、管控到場景,分貝通最先著手的其實是場景的整合,經過3年的積累,目前已接入了10余個企業非主營業務支出場景、超過100家的供應商。
2017年開始進行管控功能的完善,歷經100多次版本的迭代,完成了多維度下的600多個SaaS管控功能,能夠覆蓋絕大多數企業支出管理需求。
2018年開始,分貝通逐步完善支付的能力,商務卡/企業卡企業直接付,個人卡分貝券付,積分分貝幣付,個人微信/支付寶付,組合的支付方式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
同時,完善的B端交付體系可以幫助企業更好的達成支出管理目標,而諸如節省返券、消費返幣等創新的C端運營手段將企業的硬管控轉變為對員工的激勵,極大的平衡了企業的管理需求和員工的體驗訴求。
為了讓參會者有更加直觀的體驗,分貝通創始人蘭希拿出了自己的手機,現場演示了在分貝通平臺幫臺下觀眾點下午茶外賣。與個人消費的體驗類似,只需在企業預設的規則權限內,選擇附近餐廳、下單即可,由分貝通合作伙伴餓了么進行配送。
“支付+”開放平臺,構建企業支付新生態
統一的支出管理平臺能夠極大的節省企業的時間成本、管理成本;打通各個企業支出場景的數據,還可實現賦能企業數字化管理;通過對支出行為數據的分析,能夠為業務決策提供依據。
為了給企業提供更全的支出場景覆蓋、更公道的價格、更優質的服務,分貝通聯合眾多企業支出場景合作伙伴重磅發布“支付+”開放平臺,在場景拓展、資源互補、服務共享、聯合運營等展開全方位的深度合作,搭建客戶方與場景方的雙贏模式。
發布會現場,分貝通與首批11家合作伙伴餓了么、滴滴企業版、南方航空、春秋航空、首汽約車、曹操出行、神州專車、京燕商旅、維也納酒店、康輝旅游、閃送共同啟動了“支付+”開放平臺。
通過開放平臺合作,分貝通將為合作伙伴提供更多的場景補充與服務的完善,減少合作伙伴的交付運營和服務壓力,同時增強與客戶的粘性,為合作伙伴客戶帶來一站式的場景資源及服務能力。
分貝通目前服務以新經濟企業為主的1000余家中大型客戶,及其背后的超過100萬員工也將開放給合作伙伴。
未來,分貝通“支付+”開放平臺將擴大合作力度,與更多的場景供應商展開合作,共建企業支付新生態。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