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虧損,股價新高,瑞幸小藍杯或重蹈小黃車覆轍?
瑞幸咖啡這回可能真的要“翻身農奴把歌唱”了。
來源:遠見財訊(yuanjiancaixun)
1?瑞幸咖啡三季報出爐 作為最年輕“獨角獸”之一的瑞幸咖啡, 從抵押咖啡機到不斷刷新的巨額虧損, 讓瑞幸咖啡從來都不缺少話題, 而近日一份三季報的出爐, 似乎即將扭轉瑞幸的“窘境”。 北京時間2019年11月13日,瑞幸咖啡發布三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報。數據顯示,瑞幸咖啡凈收入14.932億元,同比增長557.6%;凈利率為-60.25%,同比大幅降低;凈虧損5.319億元,同比擴大9.7%。 同期,瑞幸咖啡累計交易客戶數增至3070萬,同比增長413%;當季月均交易用戶930萬,同比增長398%;當季月均銷售產品件數4420萬件,同比增長470%;季度內單店平均凈收入45萬元,同比增長80%;截止2019年9月30日,瑞幸咖啡門店總數同比增長210%,達3680家。門店運營層面實現利潤率12.5%,盈利1.86億元。 毫無意外瑞幸咖啡這次的財報 依舊是以虧損收尾, 但是令人沒想到的是 瑞幸股價卻反而出現了三連漲。 財報發布后,瑞幸咖啡股價立即開啟了新一輪的上漲。截至本周一美股收盤,瑞幸咖啡股價上漲4.22%,報28.16美元/股。市值66.28億美元,創下上市以來的新高。 2?為何市場認定瑞幸即將“重生”? 雖然說瑞幸咖啡財報依舊處于虧損狀態, 但是華爾街的投資人們 卻已經嗅到了“盈利的味道”。 ? 關于瑞幸股價不跌反漲的原因,實際上是因為本季度15.4億元的營收超出了華爾街分析師們的預測。但是只憑這一點就能達到三連漲,確實又缺少了一點說服力。實際上,本季財報瑞幸在利潤、收入和費用三個方面都給出了讓人滿意的卷子。或許,這才是令資本市場刮目相看、信心大漲的原因。 此外,本季度瑞幸門店運營利潤首次扭虧為盈,實現利潤1.9億元,利潤率12.5%。同時瑞幸也在本季度實現了數量和質量的雙輪驅動。截至到9月底,瑞幸咖啡共運營3680家門店,較去年9月底的1189家增長209.5%。一年時間內,門店凈增長2491家,或者說目前2/3以上的門店都是開業不滿12個月的新店。19Q3,瑞幸平均每家門店的產品收入45萬元,去年同期為25萬元,增幅79%。 除了開店速度加快,產品線的擴充也成為瑞幸此次財報超預期的重要原因。從咖啡到茶飲、果汁、堅果、輕食等年輕消費群體所喜好的風口品類,瑞幸咖啡基本上都覆蓋了。雖然瑞幸咖啡來自咖啡產品的營收在快速增長,但是來自非咖啡產品的收入增長更迅猛。 從三季報來看,瑞幸的非咖啡產品的營收比重在不斷上升。2019年第三季度,來自非咖啡產品的營收占比已經提升至44.9%。當瑞幸的非咖啡業務已經占據半壁江山的時候,還要拿一個咖啡店的經營成本和經營策略來評估它嗎? 基于門店品類的不斷擴張,瑞幸每月銷售單品的數量也在大幅增加,本季度瑞幸每月銷售單品數量達4400萬,同比暴增470%。同時,茶飲業務也獲得強勁增長。7月,瑞幸咖啡戰略性推出小鹿茶(Luckin tea)新品,在全國上線后取得了矚目的成績;9月,瑞幸咖啡宣布小鹿茶作為獨立品牌運營并推出新零售合伙人模式,發力休閑茶飲市場和下沉城市,與瑞幸咖啡形成強勢互補。 更值得注意的是,瑞幸歸屬股東凈利潤-5.3億元,虧損較去年同期的-4.8億元進一步擴大。5.6億元的營銷費用成為盈利的最大阻力。瑞幸高層在電話會議中表示,從2019年第2季度到2020年第2季度,公司將繼續大力投資品牌建設。因此,此期間的營銷費用將相對較高。但從2020年第3季度開始,這一費用將恢復正常。 3?燒出的市場能持續多久? 在咖啡業務尚未盈利的大背景下,瑞幸又進軍新式茶飲市場,繼續搞折扣和補貼,導致了營銷費用繼續上升。 縱觀下來,瑞幸無論是賣咖啡還是賣新式茶飲,都是用的免費補貼方式,說白了就是靠燒錢來拉客。準確地說,如果瑞幸不改變營銷模式,龐大的營銷費用將成為其整體盈利的一座大山。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瑞幸正是靠燒錢補貼才在強敵環伺的咖啡界茶飲界打出一片天,如果取消補貼和折扣,又會有多少人買賬呢?如果繼續推進現有模式,繼續燒錢營銷,整體盈利日期何時才能到來? 凈收入暴增、多項指標大增,最重要的是單店在運營層面實現盈利,即使虧損加大,還是值得期待。然而,瑞幸咖啡的“燒”出來的市場能持續多久誰也不知道,看看現在四面楚歌的小黃車,小藍杯是否會重蹈覆轍只有時間能給市場一個答案。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