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也要進入造車江湖了?充電2分鐘續航2小時不是夢嗎?
OPPO也要進入造車江湖了?充電2分鐘續航2小時不是夢嗎?
最近一段時間,一則消息的出現引發了大家的廣泛關注,著名的手機制造商OPPO申請了眾多造車專利,看到這里很多人都會覺得非常詫異,一家手機巨頭為啥申請了一堆造車專利,于是有網友調侃,這是不是要“充電2分鐘,開車2小時”的節奏了?
一、OPPO要進入造車江湖了?
近日,據DoNews報道,國內另一家手機廠商OPPO也曝光了一組汽車方面專利,表明將進入汽車領域。
關于OPPO是否會參與造車,此前,OPPO創始人陳明永曾表示:OPPO只有兩種可能性,一種不做汽車,第二種做汽車,并只做自己擅長做的及能做的,而不是我們親自去打造一輛汽車。如果未來十年汽車行業都做不好汽車,OPPO可能會做汽車,但目前來看還沒有這個可能。從陳明永的表態中可以看出,雖然OPPO目前并沒有化身車企的計劃,但是他們其實對汽車行業保持了一定的興趣。
結合最新爆料的“防撞提醒”、“車輛控制”、“車輛定位”、“測距方式”四項專利,OPPO造車已經是板上釘釘。手機廠商大規模進入汽車領域,對傳統汽車廠商造成了一定的沖擊。
不僅如此,根據相關數據顯示,OPPO在全球的專利申請量超過57000件,專利授權量超過了24000件。此外,含金量最高的發明專利申請量超過51000件,占比89%,其中已有涉及自動駕駛、智能網聯、通信、感知、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專利儲備。
雷科技更是直接表示:現在正是新能源汽車與自動駕駛技術普及初期,在新技術面前,汽車廠商的頭部化并不嚴重,雖然老牌汽車廠商擁有一定的優勢,但新加入的汽車廠商還有機會趕超。與傳統汽車廠商相比,蘋果、華為、OPPO三家手機廠商都有一個優勢,那就是產品普及度高,用戶存有量高。現在手機幾乎是人手一部,這三家廠商的銷量都是全球前列,擁有足夠多的可發展消費對象,更容易獲得消費者認可。
而網友對于OPPO造車更是表示了極大的熱情,有網友調侃道“如果OPPO真的開始造車了,那未來的口號是不是就:充電五分鐘,開車兩小時?”
那么,OPPO的造車之路到底該怎么看?我們該如何判斷OPPO的造車玩法呢?
二、OPPO真要造車了嗎?該咋看?
說實在看到OPPO造車很多朋友都會是一臉懵圈,畢竟這是一家著名的手機巨頭,手機市場和汽車市場畢竟是隔行如隔山的,雖然有蘋果這樣的先例在前面,但是也不要忘了著名的戴森花了重金打造新能源汽車,最后是鎩羽而歸的先例,所以,OPPO要造車很多人都很疑惑?
首先,OPPO發專利不一定是造車。OPPO作為一家手機廠商,其實在操作系統、軟件優化等等領域都有可圈可點的成績,在這樣的情況下,OPPO其實發布汽車的專利,特別是智能汽車的專利其實是有其延續性的,本來就是操作系統的東西,稍微再拓展一點變成汽車的專利從技術上來說是并不難實現的,所以,OPPO的這些專利其實就是有這方面的延續性。而且,之前我們就反復討論過,對于一家手機巨頭來說,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手機市場其實有相對飽和的潛在風險,雖然說5G時代的換機潮有可能快要來臨了,但是各個手機巨頭其實都有一種危機感,這就是手機的滲透率越來越高,一旦換機潮過去,如何能夠繼續自己的市場能夠持續增長下去,所以我們看到各大手機巨頭都有進一步拓展物聯網的思路,無論是蘋果、華為,還是小米、OPPO其實都是有類似做法的,而物聯網中除了手機之外,最有發展潛質的一個是智能電視,另一個就是智能汽車系統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對于各大手機巨頭來說,發展智能汽車市場的業務實際上是具有比較好的長期價值的,這是我們對于OPPO申請汽車專利的一個基本判斷。
其次,不一定造汽車可以賣系統。一直以來,我們都在傳遞一個說法,對于各個手機巨頭來說,就如同當年美國西部的淘金者一樣,其實最賺錢的都不是自己下場淘金的人,而是在淘金的過程中擺渡、賣淘金工具以及給淘金者賣水的人,其實這個邏輯放在智能汽車市場上是一樣的,對于廣大的汽車生產企業來說,除了特斯拉這種本身就具有極強的軟件開發能力的公司之外,大部分的傳統汽車公司是善于制造汽車,卻不善于研發汽車的軟件,畢竟隔行如隔山,現在去弄個新的軟件出來,即使做了也非常不好用,就像當前很多汽車的自帶系統都是被用戶大量的吐槽的那樣,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OPPO就可以憑借自己在手機市場上所積累的海量用戶數據和使用體驗進一步完善自己的軟件,這樣賣軟件給汽車廠商無疑也是一件很賺錢的買賣。
第三,真是要自己造車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我們看到當前雖然新能源汽車市場是一個燒錢的大市場,無論是特斯拉還是蔚來都面臨著巨大的燒錢壓力,特斯拉是好不容易在2020年終于實現了全年盈利,蔚來則是還在虧損之中,其他造車新勢力的虧損也是相當嚴重的,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作為手機市場上比較有競爭力的企業,的確OPPO沒必要去趟自己直接造車的渾水,完全可以通過多種形式來實現。從目前來看,OPPO只要愿意完全可以類比于華為、寧德時代和長安汽車的合作,找一家車企合作造車,這樣把自己的潛在風險降到最低。當然,退一萬步說,真的OPPO要自己造車了,也有個比較節省成本的方案,正如最近吉利汽車和百度、富士康的合作一樣,OPPO完全可以選擇自己找一家造車企業做代工,用代工模式來生產自己的汽車,所以,這一切對于OPPO來說都有很大的可能性。
從長期的角度來說,OPPO如果真要造車并不難,真正難的點其實就是網友調侃的那句話,如果OPPO能把手機的充電技術真正實現在汽車上的突破的話,那么,OPPO自己造車也一定是所向披靡的,當前的續航和充電其實才是汽車的真正重難點問題。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