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億資管計劃打官司!西南證券為何頻頻“踩雷”?
西南證券資管業務頻頻踩雷,如何破局?
作者?| 付影
編輯?|?吳婷婷
來源?| 獨角金融
?
繼曾經投行業務接連陷入資本市場大案,元氣大傷后,西南證券又一重要業務——資管業務近年來頻頻踩雷。
?
2019年以來,西南證券因資管業務違約而發生糾紛案例10余起,合計涉訴金額高達52億元。不過,其中僅有8.6億元涉及西南證券自有資金,其余40多億涉及到哪些投資人?
?
截至2020年6月30日,西南證券存續的資管計劃共89只,與此前一年相比減少27只,管理規模為338.36 億元,同比下降40%。
1
資管產品再惹“麻煩”
2月24日,西南證券 (600369.SH)公告稱,旗下5只資管計劃踩雷“16三盛04”債券,涉案金額2.3億元。?
?
2.3億元中,約有2億元為西南證券自有資金。西南證券分析稱,因“16三盛04”估值下調,預計將減少公司2020年度歸母凈利潤約1.19億元。
?
此次“踩雷”的5只產品均已終止。
?
該債券由上海三盛宏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三盛宏業”)發行,債券到期后,三盛宏業未如約兌付本息,構成違約。
?
西南證券向上海金融法院提出強制執行申請,請求強制執行三盛宏業向公司歸還債務本金2.3億元及相關利息、違約金和律師費。法院已于2月立案。
?
?
公開資料顯示,三盛宏業成立于2002年9月,注冊資本10億元,是一家集房地產開發、城市建設等為一體的投資型民企,旗下擁有2家上市公司,其中中昌數據為A股上市公司,現已被披星戴帽;中昌國際控股集團(0859.HK)為港股上市公司,鈺景園林(已退市)為新三板掛牌公司。
?
戰略層面上,三盛宏業曾同時布局7個新領域,發展較為激進,且借杠桿擴張。但旗下業務多卻不精,盈利能力不足,公司最終走向崩盤。
?
2019年,其資金鏈出現問題。截至目前,其債務規模已高達百億。
?
三盛宏業近年來巨債壓身、員工集體討債、項目大面積停滯、董事長被限制高消費50余次、公司申請破產重整,多重問題集中爆發。這對西南證券來說,該筆訴訟資金追回的希望渺茫。
?
2月20日,三盛宏業已被法院列為被執行人, 執行標的為5680萬元。
?
然而,這并不是西南證券首次因資管產品而陷入的違約糾紛。
2
兩年內資管業務違約糾紛達52.31億元
?
西南證券于1999年成立,2001年1月登陸A股市場。目前公司注冊資本66.45億元,是一家注冊地位于重慶的全國綜合性證券公司,在全國擁有34家分公司、93家證券營業部和15個投行業務部門。
?
?
據了解,西南證券資管業務和投行業務曾盛極一時,兩大業務也曾是西南證券重要營收來源。
?
2015年,在近百家券商中,西南證券投行業務排第11名。2016年、2017年,西南證券作為保薦機構接連陷入兩起金融大案——大有能源(600403.SH)欺詐發行、九好集團“忽悠式”重組,因投行業務一年之內遭到證監會兩次立案調查,在相關處罰落地期間,投行業務也被按下暫停鍵。
?
資管業務似乎要重蹈投行業務的覆轍,近年也頻頻登上風口浪尖。
?
中國證券業協會官網數據顯示,2015年、2016年,西南證券的資管業務凈收入在當時近百家券商中排名分別為第11、42名。2017、2018年,2019年、2020年上半年,中證協公布的資管業務收入在行業中位數以上券商(不足50家券商)的排名情況,西南證券連續三年半未入榜單。
?
2019年以來,西南證券公告共涉11起和旗下資管業務相關的糾紛案,涉及9家公司、26只資管產品,相關訴訟金額總計高達42.21億元。加上今年的踩雷資管產品金額,兩年時間西南證券共陷入資管產品的違約糾紛達52.31億元。
?
其中,僅今年初始至今2個月左右,就已公布三起資管產品糾紛案,訴訟本金合計約10.1億元。
?
獨角金融(微信號:uni-fin)注意到,西南證券11起資管業務訴訟有一個共同特征:從涉案公司看,多數是資本市場網紅雷。
?
?
比如*ST新光,近一年內共出現12次違規處罰、15次訴訟糾紛,涉及金額合計約為78.4億元;另一家公司*ST保千,自2017年以來,銀行抽貸、資金枯竭、生產經營惡化、公司賬戶資金被凍結,存在誤導性陳述被上交所公開譴責,該公司股價目前已不足兩毛。
?
其他公司的負面新聞也不時見諸報端。其中同益實業多只債券連環違約,兌付危機重重;還有公司經營岌岌可危,比如三盛宏業;也有公司出現業績虧損或者債務壓頂,比如新研股份、正源地產。
?
某券商資管業務部人士表示,對于還款能力較差的資管產品發行人,券商資管存在即使勝訴資金也難以被追回的風險。
?
的確如上述這位券商人士所料,在西南證券訴訟的10余起案件中,有的案件已經超過兩年半的時間。不過截至目前,僅有一起資管案件追債勝訴,即安徽省外經公司支付債券回售本金 2 億元。截至目前,被告對該起案件是否履約,西南證券暫未做出披露。
?
頻頻觸雷資管產品,從而拖累西南證券資管業務收入。
?
截至2020年6月30日,西南證券存續的資管計劃共89只,與2019年底相比減少27只,管理規模為338.36億元,同比下降40.22%。2020年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資產管理業務手續費凈收入2868.30萬元,同比減少39.76%。
?
西南證券曾表示,在資管新規影響下,券商資管行業也迎來深刻變化。通道業務逐步退出歷史舞臺,資管規模大幅縮水。
?
近年來,西南證券分類評級也被大幅下調。2017年的分類評級由A級變成C級;2018年回調到BBB級,2019年又被下調至BB級。
3
資管計劃業務風險如何防范?
?
作為券商機構,西南證券如何防范資管計劃項目風險,免于涉訴苦惱?
?
在首創證券研發部總經理王劍輝看來,資管計劃需要通過資產組合來實現風險分散,券商資管產品應有股權、債權、外匯等不同風險收益特征的產品組合,才能有效對沖。
?
另外,還可以通過制度設計、產品結構設計,使得某種風險的得到一定的緩釋。
?
同時,券商在未來拓展業務過程中需要在合規管理、風控管理上投入更多資源。
?
公司如何提高資管業務風控水平,獨角金融(微信號:uni-fin)試圖聯系西南證券,但截至發稿尚未獲得回復。
?
西南證券的資管業務將如何破局,對此你怎么看,歡迎評論留言。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