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通信股價為何腰斬?
“風水輪流轉”,這一次輪到了烽火通信。
來源:GPLP
公開資料顯示,自2020年3月13日創下歷史最高值41.61元/股后,烽火通信一路震蕩向下,截至2021年4月20日,烽火通信收盤于18.70元/股,相比最高峰下滑55%。
與此同時,其2020年業績也并不樂觀:
2021年4月17日,烽火通信發布2020年財報顯示,公司2020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10.7億元,同比下降14.6%;實現歸母凈利潤1億元,同比下降89.6%;每股收益為0.09元。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為21.8%,基本維持上年水平,凈利率為0.7%,同比降低3.6個百分點。
烽火通信為何股價會腰斬不言自明。
烽火通信的股價并非從近幾個月才開始走下行趨勢。
早在2020年5月23日,烽火通信迎來了股價轉折點——這一天,美國商務部將其與另外32家企業共同列入“實體清單”,其子公司南京烽火星空通信發展有限公司及另外三家上市公司三六零、東方網力和華孚時尚也被納入該名單內。
不過,令人蹊蹺的是,市場卻對這幾家上市公司做出了完全不同的反應——從市場表現來看,2020年5月25日,東方網力一字漲停,三六零、華孚時尚也有所上漲,唯獨烽火通信大幅下跌,當日收報28.66元/股,跌幅為9.96%。
“同命不同運”,同被納入清單,市場表現卻呈兩極走勢,這是為什么呢?
從企業回應來看,涉及到的公司基本在事件剛發酵的時候就通過公告進行了及時回應:
比如,2020年5月23日,三六零以集團的名義作出回應“反對美國商務部把商業活動和科技研發政治化的做法”;
同一天,華孚時尚發布公告稱全資子公司阿克蘇華孚的原料、設備和技術可以規避源自美國的產品,被列入實體清單不會對其日常經營產生實質性影響;
東方網力也表示不會受此事件影響,且已提前做好應對風險準備;
然而,截至今天,烽火通信方面至今未有任何相關公告予以說明。
那么,這次“實體清單”事件到底對烽火通信有沒有實質沖擊呢?
數據顯示,烽火通信2020年實現營收210.74億元,其中東南亞、南美在內的國外市場則貢獻了近34%的營收為68.81億元,同比增1.64%,這一比例高于其他三家公司。
據其他幾家相關財報,東方網力2020年半年報中已沒有海外業務,華孚時尚2020上半年出口銷售營收占比20.88%,而三六零2020年上半年境外營收占比2.31%。
從海外營收占比來看,烽火通信營收最高,當然,影響也最大。
此外,烽火通信子公司南京烽火星空同樣也在清單之中,其2019年年報顯示,南京烽火星空凈利潤高達4.79億元,相當于烽火通信同期總利潤9.79億元的一半。
在“實體清單”疊加疫情的背景下,烽火通信業績也開始由上轉向下:
據其歷次財報,2020年,烽火通信營收、凈利持續保持增長狀態也被打破,2020年一季度實現凈虧損1.90億元,二三季度有所好轉后,第四季度再受挫凈虧損1.75億元,2020年總體實現凈利潤1.02億元,同比下滑89.55%。
受后期5G板塊整體不景氣影響,疊加被列入“實體清單”的后遺癥,烽火通信的股價也震蕩下滑。
?
股價腰斬的烽火通信能否在以后成功逆勢翻盤呢?
公開資料顯示,烽火通信成立于1999年,前身是通訊業內聞明顯著的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1976年成功制作出國內第一根光纖,主營產品包括通信系統設備、光纖及線纜、數據網絡產品。
由于業務方面的適同性,市場常將烽火通信與中興通訊拿來對比。
不過,作為全球主流通信設備商之一,中興通訊無論是業務方面還是排名方面,實力遠超過烽火通信:
從業績來說:
烽火通信2020年財報顯示,公司2020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10.7億元,同比下降14.6%;實現歸母凈利潤1億元,同比下降89.6%;
中興通訊2020年財報顯示,2020年,中興通訊實現營收1014.51億元,同比增長11.81%。
從產品來說:
無線產品領域,中興通訊在5G技術及市場應用兩方面持續引領創新。根據Dell’Oro Group發布的2020年5G基站全球發貨數量份額統計,中興通訊行業排名居第二位。國內三大運營商的5G二期招標中,中興通訊在國內穩居第一陣營。
有線產品領域,中興通訊5G承載全系列端到端產品規模部署,中國電信全球最大ROADM全光骨干網絡順利完成驗收,FTTx產品累計發貨量處于業界領先水平。
能源產品領域,中興通訊通信電源產品在國內運營商和鐵塔公司集采招標中取得最大份額。
相比之下,烽火通信雖然是不折不扣的通信先行者,然而且產品卻全面落后于中興通訊。
在產品方面,烽火通信主要圍繞光通信業務,其三大產品分別實現營收129.74億元、52.40億元、25.22億元。
通信設備國內市場份額排名第三,次于中興通訊。
整體而言,中興通訊具有規模發展優勢,且經營良好,基本擺脫制裁影響,在研發投入方面比起烽火通信更具備資金優勢,而烽火通信5G業務則相對單一,提出“智慧光網”,發布新一代解決方案,釋放網絡潛能,但該業務的最終成效還有待時間檢驗。?
2021年,烽火通信有可能逆勢翻盤嗎?
可能性肯定會有,只是并不樂觀。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