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帶頭圍觀了華為第一輛車
王興圍觀了華為第一輛車,還罕見下場評價:“特斯拉終于遇到一個技術實力和忽悠能力旗鼓相當?shù)膶κ至恕薄?/p>
作者 I 張繼文 蘇舒
報道 I 投資界PEdaily
千呼萬喚,華為第一輛車正式亮相了。
昨晚(4月17日),北汽新能源旗下高端品牌極狐聯(lián)合華為發(fā)布了極狐阿爾法S華為HI版。這是華為的第一輛車——不僅搭載了華為HI解決方案,同時也是首款搭載華為激光雷達方案的智能電動車,起售價38.89萬元,使用華為快充技術10分鐘可以增加續(xù)航197公里!
自從麒麟芯片斷供后,華為手機業(yè)務受阻,殺入智能汽車算是一場突圍之戰(zhàn)。一位華為內部員工分享了背后艱辛:“被別人質疑、嘲笑、諷刺和打擊的聲音從未消失,但也從未想過放棄。壓力大到靠藥物才能睡著,但也從未想過停下來。”一輛車背后,是數(shù)不清的無名英雄。
有趣的是,美團創(chuàng)始人王興圍觀了華為第一輛車,還罕見下場評價:“特斯拉終于遇到一個技術實力和忽悠能力旗鼓相當?shù)膶κ至恕薄=衲暌詠恚燔嚱L起云涌,一位位財富自由的大佬前赴后繼造車,還有一波科技新貴正在趕來的路上。
昨晚,華為第一輛車面世,王興圍觀:特斯拉真正的對手來了
不造車的華為,卻發(fā)布了華為第一輛車。
昨晚(4月17日),北汽旗下新能源品牌極狐聯(lián)合華為在上海發(fā)布首款HUAWEI Inside智能豪華純電轎車北汽阿爾法S。該車型的起售價25.19萬元,最高配價格34.49萬元,其中華為H1版起售價38.89萬元,高配版售價42.99萬元。
ARCFOX極狐阿爾法S
當然,這次最受關注還是華為自動駕駛系統(tǒng)首次亮相。據(jù)悉,阿爾法S華為HI版智能座艙采用了鴻蒙OS操作系統(tǒng),實現(xiàn)智能手機與智能座艙之間的關聯(lián)操作。目前,鴻蒙OS智能座艙中App數(shù)量已達兩位數(shù),華為將開放API給開發(fā)者促成更多App進入。20.3英寸的4K屏幕,由駕駛位延伸至副駕駛位,并且支持多手勢操作和屏幕切換。
此外,該款車也采用了華為的快充技術。阿爾法S定位于純電動中大型轎車,新車分為普通版和華為HI版車型。其中,阿爾法S的交流慢充充滿需要1.5個小時,20kW交流慢充充滿需要7個小時,而華為快充技術支持的直流快充充電10分鐘,可以增加續(xù)航197公里,15分鐘可充入整車一半的電量。不僅如此,該車還支持無線充電,官方稱充電效率可以突破92%。
不過最大的亮點就是搭載了華為自動駕駛技術,它從技術上已經達到了可以全程由車輛自行判斷路況,自己駕駛的級別。極狐阿爾法S華為HI版車型不僅搭載了華為HI解決方案,同時也是首款搭載華為激光雷達方案的智能電動車。除了34個傳感器外,阿爾法S華為HI版將搭載3顆96線車規(guī)級激光雷達,6個毫米波雷達,12個攝像頭,13個超聲波雷達,同時搭載算力可達352Tops的華為芯片。
另外,阿爾法S 華為HI版還搭載遠距高清攝像頭和激光雷達,匹配高精地圖準確提取車道及紅綠燈信息,通過不斷機器自我學習、持續(xù)迭代,在路口控制表現(xiàn)更加接近人工駕駛,包括直行、左轉、無保護轉彎等功能。
在昨晚發(fā)布現(xiàn)場,華為智能駕駛產品線負責人分享了華為和傳統(tǒng)車企造車的不同想法:“傳統(tǒng)車廠則傾向認為車是未來的主體,而上面存在一些計算機的單點。未來汽車的基礎是計算機,車是計算機控制的外設(汽車計算機化)。”
對此,美團創(chuàng)始人王興罕見發(fā)聲:“特斯拉終于遇到一個技術實力和忽悠能力旗鼓相當?shù)膶κ至恕!?/span>
這只是一個開始。今天,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總裁王軍表示,華為與全球主流車企建立了廣泛合作,攜手200多家產業(yè)伙伴共同發(fā)展,“明年上半年,你會看到有大量的車上市”。
華為不造整車,背后是一場艱難的新旅程
兜兜轉轉,華為終究還是殺入了造車江湖。
今年以來,幾乎隔一段時間,就會傳出華為下場造車的消息,但華為一次次“辟謠”,虛虛實實之間,外界一直不清楚華為對造車的態(tài)度。
就在昨日,華為方面終于對外坦言,“此造車非彼造車”。換句話說,此前華為一直否認的是“不造整車”,但從目前公開的信息來看,除了底盤、四個輪子、外殼和座椅外,華為都可以做,特別是智能化的關鍵部分,華為更是要做全。
原因不難理解。自從麒麟芯片斷供后,華為手機業(yè)務被困在“缺芯”的烏云之下,看不清未來,華為開始尋求新的機會。而智能汽車,被視為繼手機之后的下一個界面入口。
這是一次艱難的新旅程。發(fā)布會結束后,華為一位內部員工感慨:“作為最直接的參與者,我陪著它從零到一。被別人質疑、嘲笑、諷刺和打擊的聲音從未消失,但也從未想過放棄。壓力大到靠藥物才能睡著,但也從未想過停下來。一直以來,常常會忍不住哭,會氣得摔杯子、想罵人,但發(fā)現(xiàn)無數(shù)研發(fā)兄弟們義無反顧、全年無休,為了這輛車奮斗無息,我這點委屈又算得了什么——一輛車的背后,是數(shù)不清的無名英雄。”
其實早在四五年前,華為就已經開始為“造車”作準備:為與愛立信、英特爾、高通、奧迪等共8名成員搭建了5G汽車通信技術聯(lián)盟。2018年,華為開始申請名為“一種骨自動駕駛方法及裝置”的專利;去年華為全連接大會上直接公布自動駕駛解決方案AND和“創(chuàng)新車路協(xié)同聯(lián)合解決方案”。所以說,華為“造車”并非是一名門外漢。
不過在昨晚阿爾法S發(fā)布會后的群訪環(huán)節(jié),華為再次強調,華為會作為智能部件供應商,采用HUAWEI Inside模式,把華為的自動駕駛硬件、麒麟芯片、鴻蒙系統(tǒng)帶進更多廠的產品里,而搭載了華為各項智能汽車技術的阿爾法S華為HI版更是最直接的證明。
華為2021年的五大發(fā)展戰(zhàn)略中也提到,華為正在與車企開創(chuàng)新的商業(yè)模式,包括與北汽、長安、廣汽三家伙伴進行深度合作,用HUAWEI Inside的方式跟車企打造子品牌。
沒有直接下場造車,對于華為來說,可能更為合適。
畢竟整車制造和智能汽車技術,一個是硬件端,一個是軟件端,站的角度不同,研發(fā)、資金、技術等投入則完全不同。研發(fā)一個汽車生態(tài)系統(tǒng)跟造一輛能夠行駛的汽車,差距非常大。目前華為能夠同時具備芯片、操作系統(tǒng)、感知硬件、決策融合算法的能力,其實幾乎是擁有了智能汽車中最為關鍵的部分。
華為智能駕駛相關負責人曾說過“不造(整)車我覺得是一個商業(yè)選擇的問題,算下來市場更大。”就目前來,華為雖然不造整車,但是卻參與了未來汽車的各個方面。
財富自由的大佬前赴后繼造車,雷軍來了,王興還遠嗎?
魔幻的一幕在今年繼續(xù)上演:財富自由的大佬前赴后繼造車。
先是百度來勢洶洶。1月11日,百度公司、吉利控股雙雙發(fā)公告,官宣“組建智能電動車”。百度稱,正式組建一家智能汽車公司,以整車制造商的身份進軍汽車行業(yè),吉利控股將成為戰(zhàn)略合作伙伴。
而雷軍入場,則掀起了最高潮。3月30日晚間,小米集團發(fā)布公告宣稱,公司決定正式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當晚,雷軍便在小米新品發(fā)布會上宣布:小米汽車會是人生之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創(chuàng)業(yè)項目,愿意押上人生全部的聲譽,親自帶隊,為小米汽車而戰(zhàn)。
其實在1月中旬,雷軍就開始調研造車事宜。此后一段時間,雷軍與團隊歷經85場業(yè)內拜訪溝通、200多位汽車行業(yè)資深人士的深度交流,4次管理層內部討論會,兩次正式的董事會,終于迎來了小米史上的最重大的決定:正式進軍智能電動汽車市場。
與高調的小米不同,滴滴仍在秘密布局。據(jù)《晚點 LatePost》報道,滴滴開始啟動造車項目,負責人是滴滴副總裁、小桔車服總經理楊峻。目前團隊已經開始從車廠挖人,但尚未明確滴滴造車的具體形式和路徑。投資界滴滴方面求證,對方表示官方不予回應。
與此同時,還有一波科技新貴盯上了造車。
4月12日,大疆車載官微宣布,將于4月19日的上海車展上發(fā)布相關產品。據(jù)悉,大疆車載是大疆旗下智能駕駛業(yè)務品牌,致力于用空間智能科技賦能出行,專注于智能駕駛系統(tǒng)及其核心零部件的研發(fā)、生產、銷售等服務。這一舉動宣告了大疆正式切入汽車賽道。
還有最新報道稱,掃地機器人巨頭——石頭科技也已經下場造車,由創(chuàng)始人兼CEO昌敬親自操盤,成立獨立的汽車公司,石頭科技同時也向石頭汽車公司出資。不過隨后對方對外表示:“石頭科技未投資參與任何造車項目。石頭科技專注科技創(chuàng)新,致力于智能硬件研發(fā)。”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原以為經歷了造車新勢力的殘酷廝殺后,中國的造車江湖會迎來終局,沒想到好戲才剛剛開場,一位位實現(xiàn)財富自由的大佬前赴后繼踏入造車圈。只是不知,下一個宣布造車的又會是誰?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fā)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shù)據(jù)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fā)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lián)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