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跑百度滴滴,三年虧損20億還沒量產,中國自動駕駛第一股流血上市
圖森未來上市后,其所處的商用車自動駕駛市場或許也要進入規模化落地前夜。
來源:時代財經APP
作者-徐丹
編輯-史成超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在乘用車自動駕駛尚未成熟之際,卡車自動駕駛領域已經誕生了“全球自動駕駛第一股”。
美東時間4月15日,自動駕駛卡車品牌“圖森未來”正式登陸納斯達克。開盤漲超3%,開盤價40.25美元,略高于IPO價格(40美元),但漲至41.5美元后開始下跌,當日收盤報40美元,較IPO發行價收平。
可以預見,圖森未來上市后,自動駕駛賽道會受到更多的資本追捧,其所處的商用車自動駕駛市場或許也要進入規模化落地前夜。
針對上市后更多未來業務規劃相關問題,時代財經試圖聯系圖森未來,但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自動駕駛第一股”值87.87億美元嗎?
自動駕駛賽道分為乘用車市場和商用車市場,前者如百度、滴滴等,直接面向C端消費者,以Robotaxi為最終的商業落地場景;后者如圖森未來,落地于某個具體的商業場景,是非載人的自動駕駛。
圖森未來成立于2015年,未來主要為客戶提供計算機視覺為主的可商用L4級自動駕駛解決方案、高速場景及港內集裝箱卡車的無人駕駛運輸解決方案。總部位于上海,在美國、北京設有分部,目前主要市場在美國。
圖森未來的商業模式已經比較清晰。2020年7月,其啟動了自己的無人駕駛貨運網“AFN”,該生態系統由全自動半卡車,高清數字地圖路線,戰略性放置的終端以及基于云的專有自主運行監督系統TuSimple Connect組成。
基于此網絡,圖森未來服務模式主要包括三種:
和托運人合作。圖森未來使用在無人駕駛網絡中運營的自有無人駕駛車隊,為托運人提供按里程計算的無人駕駛貨運服務。
和承運人合作。承運人可以購買無人駕駛卡車,在無人駕駛貨運網絡里運行,并在必要時接入圖森未來的無人駕駛系統。
車隊。車隊所有者可以購買并運營他們自己的無人駕駛卡車車隊。這些無人駕駛卡車將按照里程計算的收費模式在無人駕駛貨運網絡中運行。
成立以來,圖森未來已經經歷了10輪融資,E輪融資披露金額為3.5億元。除創始團隊外,圖森未來的最大股東是新浪關聯公司Sun Dream Inc.,其占A級股比例20%。
作為自動駕駛第一股,84.9億美元的市值如何?“如果從圖森目前的營收、利潤等財務指標,以及商業化能力來看,84.9億美元的市值是偏高的。但圖森未來所處的賽道具有高成長性,市場競爭者相對少,未來想象空間比較大。”IT互聯網觀察家丁少將對時代財經表示。
資本市場對自動駕駛估值一向很高,百度自動駕駛和Waymo目前估值都在400億美元左右,不過自動駕駛乘用車市場空間非常龐大,非商用車市場能企及。
與同行比對來看,同處于卡車自動駕駛賽道的小馬智行在最新一輪融資后估值超53億美元,智加科技估值10億美元,圖森未來目前的市值可以算是領頭羊。
從所處賽道來看,圖森未來潛力的確比較大。據安信證券報告,美國傳統貨運卡車市場規模高達8000億美元,勞動力成本高,占每英里運營成本的43%,且司機群體老齡化問題嚴重,54%的商業卡車司機年齡在45歲或以上,對自動駕駛技術需求比較強烈。
不過落實到具體運營情況,84.9億美元或許更多是“為未來買單。”從收入看,圖森未來從2018年至2020年始終處于虧損狀態,凈虧損分別為4503萬美元、8488.3萬美元、1.77億美元,總計約20億人民幣。且圖森未來表示“在可預見的將來會產生大量費用和持續虧損。
從商業化能力看,圖森未來目前還沒有實現量產。招股書披露其與納維斯塔和大眾旗下的Traton展開前裝量產合作,共同打造并交付L4級無人卡車,目前該款車已收到了5700輛預訂訂單,并按計劃在2024年投產。
尚未量產的情況下,硬件可靠性水平還不夠,所以圖森未來的半卡測試車尚需配備安全員和司機才能上路。
第二個“圖森未來”是誰?
“和美國一樣,乘用車市場很難短期內誕生下一個圖森,商用領域依然是國內自動駕駛相關企業應該關注和發力的方向。”丁少將說。
乘用車自動駕駛市場空間廣闊,入局玩家多為資本實力強勁的互聯網企業,雖然已經有初步成果,如百度、滴滴等企業都已經開始路測,但其離商業化落地還非常遠,且過程艱難。
僅從技術路線看,國內走車路協同路線,但目前還處在設備鋪設的初期階段,遠未達到車與路及與其他車輛相互感知的程度。且國內現行法律對自動駕駛車輛的規定還基本處于空白狀態。
國外的“單車智能”模式也是困難重重,本月初,自動駕駛領頭羊企業waymo首席執行官離職,據外媒報道,內部員工表示Waymo內部沒有太多方向,技術停滯不前,高層領導設定目標不切實際。
相比之下,自動駕駛商用車不載人,涉及到的安全問題較少,且路況相對簡單和固定,較容易商業化。國內目前商用車自動駕駛領域主要是卡車貨運和礦山。
在卡車貨運領域,智加科技和小馬智行已經分別完成了D輪融資和C+輪融資,成為獨角獸企業,其中智加科技已經引入了國泰君安國際和Hedosophia作為投資方,二者都可以為其上市助力,另外據媒體報道其正在進行SPAC合并談判,以求通過借殼來上市。不過和圖森未來一樣,二者都尚未實現量產。
但相比于美國卡車貨運市場,國內卡車貨運市場還沒有成熟,圖森未來創始人陳默曾經公開提及優先開拓美國市場的原因。
首先國內只有測試牌照,不允許運營。卡車如果沒運營牌照,就沒法運貨無法盈利;在美國,貨運硬件成本在下降,人工成本在上漲,而國內還沒有到達該交叉點;無人駕駛需要搭配甩掛、甩箱這種運輸模式(到達運輸點后,牽引車可以甩掉車廂,掛上另一輛車廂,如此可將停歇時間縮短到最低限度),但國內貨車的車和掛很多都是一體,甩掛、甩箱率不夠。
礦山自動駕駛潛力也較大,市場空間龐大且危險性高,司機招聘困難,無人化需求強烈。根據辰韜資本測算,國內礦山自動駕駛每年的市場規模總額超千億。
國內礦山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商以創業公司為主,因為礦山作業是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僅需要自動駕駛技術,還需要調度與車隊管理、車聯網通信等技術。因此,國內大型裝備企業多傾向于與無人駕駛初創公司深度合作。
該領域頭部企業踏歌智行成立于2016年,目前已完成8輪融資,其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余貴珍表示,其有信心在1-2年內具備科創板上市條件。
但據辰韜資本分析,礦山自動駕駛企業都還商業試運營、實地部署測試的初級階段,自動駕駛的工作效率尚未與人工駕駛持平,特別是夜間作業還未進行常態運營。雖然多家企業已經拿到商業化訂單,但多為試點項目,尚未參與到礦山的正常生產作業環節中。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