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瑞醫藥財務造假被罰,帶金銷售跡象明顯,創新藥陷瓶頸
恒瑞醫藥被財政部點名和處罰、各種票據報銷造假、商業賄賂等問題不斷。
花朵財經原創??
恒瑞醫藥,連續5天,股價持續下跌。本次下跌的第一天更是跌幅達9.9%。最新收盤價報80.62元/股,較年初最高價116.87元/股,跌幅超30%。4個月,總市值縮水超過1500億元。
此次下跌原因或是恒瑞醫藥被財政部點名處罰,其通過各種機票、過路費等票據報銷造假,存在商業賄賂的事實。此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九條規定,恒瑞醫藥被“頂格處罰”5萬元。
商業賄賂
財政部聯合國家醫保局對77家醫藥企業實施了會計信息質量檢查,聚焦醫藥產品成本費用結構。
4月12日,財政部處罰了19家藥企。他們的共性是使用虛假發票套取資金,慣常的手段是虛增差旅費、虛增學術活動費。
其中,被罰的19家藥企中,市值4744億,號稱“藥中茅臺”的恒瑞醫藥榜上有名。
財政部查出,2018年,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以非本公司發生的機票、過橋過路費發票等報銷專家講課費、報銷贈送客戶禮品、學術活動餐費等違規金額共計419.9萬元,這只是冰山一角。財報數據顯示,2018年恒瑞的差旅費用高達9億元。
一名網友表示:“9億真的是謙虛了。恒瑞作為200億營收的中國第一藥企,銷售費用85億,成產成本和研發加起來才50億。抗癌藥又不需要打廣告,40%的營業額用來做的真的是銷售?”
2019年,恒瑞醫藥用于學術推廣、創新藥專業化平臺建設等市場費用,更是高達75.2億元。
一位“努力向前”的網友留言稱:“2019年,恒瑞醫藥大小會議和活動,一共舉辦了至少24萬場,平均每天舉辦650場。”
對此,恒瑞醫藥在2019年年報中也有說明,75億中,學術活動類花了39.20 億元。院內會議18萬場,覆蓋二級及以上專科、綜合醫院終端12000余家;城市間學術交流會4000余場;系列巡講會及學術論壇1900場;患者教育及DTP藥房培訓5.7萬場。
之所以存在這種現象,就是因為,在醫藥行業中存在“帶金銷售”行為。
所謂“帶金銷售”是指,醫藥企業制定藥品投標價格時,事先把給予處方醫生以及擁有進藥決策權和影響力人士的商業賄賂計算在內,通過給予回扣,謀取交易機會或者競爭優勢。
業內人士認為,醫藥企業銷售費用中“差旅費”和“學術推廣”兩項向來是商業賄賂的高發區。醫藥企業為了方便銷售,會給客戶各種好處費。這些金額巨大且無法開具發票的回扣,通常被隱藏到差旅費和學術推廣費這兩項銷售費用當中。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恒瑞醫藥的差旅費和學術推廣費,每年高達數十億。
2016年-2019年間,恒瑞醫藥的銷售費用從43.5億元漲至85.2億元。其中,2019年“學術推廣、創新藥專業化平臺建設等市場費用”為75.3億元,占銷售費用88%以上,相比上年54.24億元增加了21億元;“差旅費”高達9億元,占比10.66%。
以三家醫藥行業龍頭恒瑞醫藥、中恒集團、華潤三九的數據來看,2019年銷售人員年均差旅費分別為6.19萬元、1.56萬元和1.47萬元。恒瑞醫藥9億的差旅費占同期營業成本的31.24%,人均年差旅費用明顯高于其他醫藥企業。
此外,恒瑞醫藥因為商業賄賂被實錘的次數也不少。
據中國裁判文書網披露,2016-2019年,恒瑞醫藥旗下公司為感謝醫生對藥品使用的“關照",銷售代表和區域經理們輪番行賄數十萬元。
有案可查的,比如:今年1月,溫醫大附一院麻醉科主任徐某因受賄140萬元,被判有期徒刑5年。行賄方是恒瑞醫藥旗下營銷公司的員工。
2020年4月,浙江麗水市中心醫院原麻醉科主任雷某因犯受賄罪被判7年,因為接受恒瑞醫藥全資子公司江蘇新晨醫藥多名員工的行賄,行賄總金額近277萬元。2020年7月,淄博礦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心醫院副院長李鵬受賄案中,恒瑞醫藥也涉其中。
創新藥龍頭?
恒瑞醫藥作為創新藥的龍頭,在資本市場享受高溢價。市值達到4560億元,是目前市值最大的醫藥企業。
然而,如此高的市值,真的是依靠創新藥來支撐的嗎?
公開資料顯示,從2000年上市至今,恒瑞醫藥的創新藥有7個,包括是艾瑞昔布、阿帕替尼、硫培非格司亭、吡咯替尼、注射用卡瑞利珠單抗。另外,3個創新藥報產,有42個創新藥處于不同的臨床試驗階段。
但是,從收入情況來看,恒瑞藥業收入來源主要是仿制藥而非創新藥。仿制藥收入占比仍達80%,每年創新藥的收入僅占營業收入的20%左右。
帶量采購的實施會對公司仿制藥產生較大影響,恒瑞是以注射藥劑為主,占到70%以上,注射劑一致性評價落后于固體制劑,這為公司爭取了2-3年的緩沖期,預計2021年將對公司和全行業產生明顯影響。
眾所周知,創新藥研發難度大,投入多,周期長,不確定性風險強,一款新藥的成功研發,至少需要耗費10到15年、數億甚至數十億資金投入,投入和回報不成正比。不僅如此,創新藥的推廣費用不菲。
據資料顯示,2019年,75億市場費用包括學術活動類、薪酬類、內部運營及培訓費。學術活動類花了39.20 億元。其中比例最高的是“針對公司自主研發的創新藥,不同階段開展系列的學術活動”,共計發生19.58億。
2018年、2019年、2020年上半年,恒瑞醫藥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74.18億元、232.89億元、113.09億元,銷售費用高達64.64億元、85.25億元、40.28億元,占同期營業收入的比值分別高達37.11%、36.61%、35.62%。相當于,公司近三分一的營業收入,用于銷售支出。期間,實現歸母凈利潤40.66億元、53.28億元、26.62億元,凈利潤低于銷售支出。
看一下恒瑞醫藥的研發投入,2017年-2019年,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17.59億、26.7億、38.96億,占當期營收比重分別為12.7%、15.3%、16.7%。
如果拿銷售費用與研發費用相比,差距很大。以2019年為例,銷售費用是85.25億元,同期研發費用為38.96億元,銷售費用是研發費用的其2.19倍。
此外,國際化一直是恒瑞醫藥非常看重的。目前,恒瑞醫藥已有20個仿制藥在海外銷售。遺憾的是,還沒有一款創新藥在國外上市。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