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飛自殺式爆料,“黑吃黑”大戲如何收場?
葉飛的自殺式爆料,抖出公募基金經理、游資與上市公司聯合坐莊黑幕,涉事者都在喊冤,但最受傷的,不應該是散戶么?
本文由無冕財經(wumiancaijing)原創首發
作者:黃琪鑫
編輯:陳澗
設計:布冬
編輯助理:朱智琪
5月17日,10家受到前私募冠軍葉飛在直播中點名的上市公司開盤集體暴跌,截至收盤,6家上市公司跌停。
此事源于母親節當天葉飛在微博爆料稱,上市公司中源家居(603709.SH)進行“市值管理”,而操盤方賴賬,并沒有按照約定給下家付款。多家上市公司相繼被其貼上股價操縱標簽,在資本市場掀起軒然大波。
行業黑幕被打上聚光燈,也引來監管部門關注。5月16日,證監會對相關賬戶涉嫌操縱利通電子(603629.SH)、中源家居等股票價格立案調查。
▲證監會官網截圖。
而被卷入其中的上市公司和相關券商也采取回擊了行動。據悉,中源家居已以葉飛誹謗為由向公安機關報警。而天風證券和民生證券則雙雙否認參與中源家居市值管理。
這場“黑吃黑”大戲仍在持續,5月17日,葉飛在微博上為采訪明碼標價,稱“凡是要采訪我的新的媒體,請支付出場費和采訪費,顧問費16666元每小時”,“大家都是過來人,都要養家糊口,理解一下”。
?涉事方各執一詞
經過葉飛在互聯網上接連發聲,中源家居“市值管理”的利益鏈條都被抖出了水面。
葉飛稱,3月某天,中源家居市值管理找的盤方蒲某迪向他提供上市公司200名股東名冊等資料,提出鎖倉代持,并許諾股價拉升30%,讓他介紹公募基金經理和券商資管購買上市公司股票。
葉飛認為,所謂“市值管理”更像是上市公司與操盤方、基金券商等機構的聯合坐莊操縱。通俗來說,就是莊家要出貨,找券商資管接盤。
據葉飛透露,雙方約定,只要接盤方出資1000萬可以獲得60萬元的好處費,而葉飛作為中間人的好處費是5萬元。
于是葉飛找到恒泰證券人士管宣(最近已離職)作為下家,管宣找到民生證券和天風證券接盤,說好了每家各買1500萬,一共3000萬。不料,交易時上市公司股價下跌,民生證券的1534萬買進去后跌停,而天風證券的1500萬一看形勢不妙,就沒有出手。
下家民生證券出現了幾百萬的損失,自然找葉飛討要接盤的好處費,而中源家居市值管理找的盤方卻賴賬不向下游支付尾款。
▲葉飛5月17日微博截圖。
于是,中介費沒賺到還被下家追著屁股討債的葉飛急了,一句“魚死網破”踢爆了這項原本處于灰色地帶的交易。
對于葉飛的爆料,據每日經濟新聞消息,中源家居證券部回應稱,“葉飛微博爆料的糾紛與上市公司無關,上市公司根本不認識葉飛。最近我們也就相關事項和浙江證監局、交易所等監管機構積極溝通。”
上述報道還透露,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公安局稱,中源家居已以葉飛誹謗為由向公安機關報警。待證監部門查明后,公安機關再處理是否涉及誹謗。
在事件被資本市場聚焦后,葉飛稱眾泰汽車的投行總陳慶波,擔任了中源家居中間人找到了他,表示中源家居打算出100萬讓葉飛閉口,而他們拿走10萬喝茶。葉飛允諾后中源家居卻翻臉。
而陳慶波卻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給了另一個說法,陳慶波稱:“自始至終都是葉飛在主動聯系我們,希望我們去和中源家居牽線搭橋,而且我根本不是眾泰汽車投行總。我之前是鐵牛集團旗下的,已經離職一年多了!”
陳慶波還表示,“是葉飛說至少應該還有70萬傭金沒有結清。從商業規則上講,按我們的理解,確實對方欠他錢了,我希望能夠幫他們去和解,是從這個角度。(但)葉以為我們在幫中源家居,就開始攻擊我們了”。
而被葉飛曝出的兩家接盤機構,也雙雙否認此事。
其中,傳言見勢不妙沒有買進股票的天風證券相關人士表示,公司從未參與過葉飛所述中源家居維護市值管理的相關行為,自營和資管部門2021年也未發生過疑似中源家居市值管理相關的股票交易記錄,自媒體大V所言存在不實。
而另一家傳言買進1534萬遭遇跌停的民生證券則回應稱,民生資管并未參與中源家居市值管理,今年一季度確實有自營部門的投資經理在投資權限內買入中源家居股票,但公司肯定不會參與上市公司市值管理。
涉事各方各執一詞,究竟誰在說謊?
?誰更無辜?
除了中源家居,葉飛還將“市值管理”這把火燒到其他上市公司身上。
葉飛在朋友圈表示:“計劃爆料18家上市公司,只多不少!一周一家!”同時,他也稱事件曝光后,自己不會再做中介,將把精力放在股市上。“這件事之后已經沒有人找我做中介了,我也不愿意干了。”
除了中源家居,葉飛還率先點名了包括眾應互聯、華鈺礦業、維信諾、昊志機電、東方時尚、隆基機械、法蘭泰克等10家上市公司,被網友戲稱為“葉飛概念股”。
5月17日開盤,葉飛概念股應聲集體暴跌。截至收盤,昊志機電(300503.SZ)、隆基機械(002363.SZ)、今創集團(603680.SH)、東方時尚(603377.SH)、法蘭泰克(603966.SH)等六家上市公司跌停。城地香江、凱盛科技、今創科技和紛紛澄清與葉飛事件無關。
▲截至5月17日收盤,“葉飛概念股”集體大跌。
其中,跌幅最大的上市公司為昊志機電,一天之內市值蒸發5個億。據悉,葉飛在微博上喊話恒泰證券,稱“恒泰證券上海分公司領導,周三晚上必須安排我吃飯,否則我爆料管宣在任職期間參與昊志機電的事情。”
在此之前,恒泰證券回應稱,公司今年未交易過“中源家居” ,(葉飛的下家)管宣于3月5日已離職,公司對其是否參與不知情。
無冕財經發現,這些被點名的上市公司都有一些共同特征,那就是在A股市場里的市值偏低,平均市值在50億左右,銷售規模多也在10億-20億元左右。
有業內人士指出,這類上市公司流動性比較差,大股東為了套現,往往會鋌而走險選擇引入外部操盤手和資金進行“市值管理”,拉升股價。大股東先套現,接盤資金再隨后賣出。雙方按比例分得好處。而最后接盤被套的,往往是股市中的小散。
事實上,這樣的偽“市值管理”并非近兩年才興起,葉飛稱自己只做過兩次這樣的事情,這第二次就栽了。
然而資料顯示,葉飛曾經獲得CCTV全國炒股大賽人氣總冠軍,后來,葉飛成立淮北市倚天投資有限公司。2015年,倚天投資旗下某只基金被某機構評為陽光私募基金股票策略組2016年上半年度冠軍。
好景不長,同年9月,證監會即公布了葉飛操縱股票的情形,并決定沒收葉飛違法所得所有金額,并罰款1991萬元。目前倚天投資已經在中基協注銷,并被中基協提示風險。
20年前,財經雜志的《基金黑幕》一文,引發證券市場地震,十大基金公司隨后發布嚴正聲明,但受到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在央視公開批評,證監會隨后展開調查,稱10家公司中有8家進行過“異常”的交易操作行為,其中一家基金公司的異常交易尤其突出,涉嫌操縱股價進行證券欺詐。
上述事件成為我國基金行業規范化、法制化的起點。此次葉飛事件自曝顯示,我國基金行業的發展道阻且長。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