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震怒!葉飛捅爆A股黑幕,中國最大聯合坐莊案浮出水面?
都說金融行業容易賺錢,但是金融人也特別容易失眠。
作者 |? 金三福
原創首發 |?金角財經
最近,不少金融人都忐忑難安,盯著葉飛的微博和直播間,生怕這個讓上市公司“裸奔”的男人,下一個被曝光的就是自家的公司和項目。
?
最近,私募基金管理人葉飛爆料,他將每周曝光一家A股上市公司違規“市值管理”,總共要爆18家。
?
這是一場由私募大V爆料牽出的上市公司涉嫌“坐莊”案,涉及上市高管、私募、公募、眾多股民和基民。
?
如果葉飛爆料的18家上市公司違規“市值管理”都是事實,這將是中國資本市場存在以來最大規模的“聯合坐莊”案,不亞于“中國版華爾街之狼”。
?
而背后,是A股市場“市值管理”存在已久的行業黑幕,那個心照不宣的、公開的秘密。
“黑吃黑”還是“狗急跳墻”?
作為昔日的過氣私募冠軍,現在拉拉皮條賺點錢的資金掮客,葉飛為什么要爆料?
?
事情要從5月9日說起,葉飛發微博稱,A股上市公司中源家居以市值管理的名義找到盤方,他作為中間人撮合機構接盤,但事后合作盤方賴賬不付尾款,導致他被下家催要幾百萬尾款。
?
但他還沒收到上家的費用,葉飛要求中源家居,必須安撫好他,否則就實名舉報。
?
微博里,他寫道:“咱們看誰會玩命,上一個我實名舉報的是華鈺礦業,已經被證監會調查 ST了。你們要是想成為ST,那就走著瞧吧。”
?
也就是說,葉飛這次遭遇了黑吃黑,他索性就魚死網破,在微博實名爆料,稱上市公司與盤方合謀,并牽扯出多家上市公司以及機構。
?
中源家居否認“三連”:沒有,沒接觸過,不認識
對于這樣的爆料,5月13日,中源家居的回應是:沒有用任何形式開展“市值管理”,而且高管們也沒和葉飛接觸過。
?
中源家居董秘張蕓還通過媒體喊話:公司與葉飛沒有任何業務往來,未參與任何市值管理行為。此事已向浙江證監局、上交所備案。
?
5月15日,葉飛回應中源家居:我們都是通過中間人來往,如果我們直接來往,說明足夠信任,還會舉報你嗎?
?
此前一天,葉飛還爆猛料:中源家居打算100萬收買他。目前,這一消息還有待證實。
?
有關中源家居的爆料,目前尚未查實。但可以確鑿的是,去年至今,中源家居出現幾波暴漲暴跌,投資者損失慘重。
?
當時,有不少投資者聲稱遭遇了“殺豬盤”,但始終缺乏證據。
?
此后,葉飛繼續放狠話,準備用40天時間,爆料18家公司的黑幕,“數據資源有幾百個G”。
?
葉飛說,本來想曝光58家上市公司
根據葉飛最新微博,他原計劃爆料58家上市公司,但因為不想被整個行業拉黑,最終決定只爆18家。
據初步梳理,這18公司分別為中源家居、起步股份、ST眾泰、力鼎光電、眾應互聯、通裕重工、辰安科技、凱盛科技、維諾信、東方時尚、天宜上佳、今創集團、國軒高科、昊志機電、華鈺礦業、利通電子、祥鑫科技、隆基機械和法蘭泰克,經過葉飛爆料引發關注,這些上市公司被股民戲稱為“葉飛概念股”。
?
這樣的反向概念股,也是活久見。資本市場“活久見”系列再添一例。
?
這些天,多家被葉飛點名的上市公司發布了澄清公告。目前,監管已經介入,證監會稱將一查到底、依法嚴懲。
?
面對事態逐步擴大的情況,葉飛在其微博中表示:“我說的這些都是行業內大家都知道的潛規則而已,只是別人被騙了就以和為貴,不敢魚死網破。可能是性格問題吧,我不喜歡被騙。我做人特別真實。”
?
但是,在資本市場,特別是在A股,在“市值管理”這件事上,從來都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如夢似幻。
“市值管理”是怎么被玩壞的?
?"?世界經濟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謊言的連續劇。"?用索羅斯這句話來形葉飛背后那個“黑吃黑”的大戲,甚為妥帖。
?
“市值管理”,本來是一個金融行業的中性詞。我們來看看金融學課本里的解釋,?“市值管理是上市公司基于公司市值信號,綜合運用多種科學、合規的價值經營方式和手段,以達到公司價值創造最大化、價值實現最優化的一種戰略管理行為。”
?
理想的情況下,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就是價值管理,公司通過合法渠道提升價值,維持業績增長和股價市值,公司股價反映其合理價值。
?
但是,現實中的金融,從來就跟課本里的“金融理想國”沒啥直接關系。
?
后來,這個詞變味了,它既是CBD摩天大樓之間的霓虹燈,也是紅燈區里發廊門口的霓虹燈。總之,看上去曖昧不明。
?
市場大部分時間是失效的,股價大部分時間都是忽高忽低,無法直接表現公司價值,特別是我們身邊的A股市場。
?
A股里面,好公司不屑于做市值管理,那些公司基本面不好、靠融資度日、千瘡百孔的中小公司,特別是很多在退市邊緣的公司更迫切需要這種“市值管理”服務。
?
5月17日,葉飛曝光違規“市值管理”事件發酵后的第一個股市交易日,股市呈現極度分化情況:兩市有逾50股跌幅超8%,ST股板塊,超過90只股票跌停,暴跌和跌停的均為小市值股,市值多在百億以內。而被葉飛直接點名股票中,有6只跌停。
?
與之對應的是,茅臺等大票藍籌股大漲。資金重新“寵幸”抱團股。這次,但斌終于說對了,確實利好茅臺。
?
需要“市值管理”的公司,幾乎都把價值管理做成了“股價管理”,也就是操縱股價、坐莊收割。后來,一說“市值管理”,市場心照不宣地知道就是“坐莊”。這幾乎,變成了A股市場的特色。
?
A股市場中,“市值管理”的目的和手段都很多,目的不同,股價走向也不同,有先跌后張,先漲后跌,也有一直橫盤不波動的。但所有的目標,都是通過操縱股價來實現。
?
從葉飛的爆料可以看到,這個目前中國證券市場上最大規模的違規“市值管理”案,是眾多的利益方,包括盤方、代持方以及各個環節的中間人等“聯合坐莊”的結果。
?
而讓葉飛選擇“同歸于盡”的直接導火索,是3月31日那天中源家居高開之后大跌,而他為中源家居盤方尋找的代持方一個是某券商資管內部人士,另一個是某公募內部人士。
但公募機構那邊最終“臨陣脫逃”,沒有按原計劃幫莊家接盤。
?
而葉飛作為市值管理的中介,也因此收不回中介費。所以才出現了“狗咬狗”的一幕。
?
這能搞多久?
在葉飛爆料的前幾天,A股市場上剛剛爆出兩則證監會處罰決定,其中,就有一出“殺豬盤”。
?
5月13日,廣東證監局披露一則行政處罰決定,被處罰人江麗芬,從2016年6月到2018年7月,短短兩年時間里,先后操縱了8只股票,分別為姚記撲克、寶鋼包裝、康躍科技、蓉勝超微、彩虹股份、美爾雅、新勁剛、弘高創意。
?
江麗芬出生于1982年,住在廣東佛山,她的操作手法就是“快進快出”,一般在前一個季度買入,下一個季度就拋出。巧合的是,葉飛的手法也是這樣,甚至更加短促。他曾公開表示其股票持倉一般不會超過5個交易日,除非特別看好才會持有10天至15天。
?
而江麗芬在那2年時間里,賺了709.2萬。但證監會的處罰決定上,江麗芬被罰了2221萬。
?
差不多是所賺金額的3倍。
?
就在廣東證監局披露處罰江麗芬的第二天,另一個證券市場的大散戶景華也被處罰了。
?
景華的風格則偏向長線。
?
2016年3月31日,景華從當時的宏磊股份實控人戚氏家族手上接盤了57%的股份,共計1118.4萬股,花費超過3億元。
?
此后,宏磊股份更名仁東控股,景華持有的股份一路增持至3287.76萬股。
?
此后,景華的減持之路開始了。在2020年5月21日至8月12日期間,景華及一致行動人合計減持仁東控股1887.19萬股。
?
蹊蹺的是,減持行動開始沒多久,仁東控股便遭遇連續14個跌停的“大崩盤”。
?
粗略估計,從入局至基本清倉,景華從中獲利合計數億元。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景華的“罪名”描述為“涉嫌操縱仁東控股”,罰款也僅為500萬元,比起投資者的損失,可謂是九牛一毛。
?
而景華仍然持有約2887萬股,市值接近3.6億人民幣。
?
江麗芬、景華接連被罰,對于葉飛爆料事件來說,也是一個信號。
?
事實上,監管層的態度十分明確。
?
早在5月13日,葉飛爆料的當天,上交所就啟動排查,當天下午就向公司發出《監管工作函》。
?
證監會發言人對此事的回應表述嚴厲:
?
對于以市值管理之名實施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行為“零容忍”,依法予以嚴肅查處,涉嫌犯罪的,及時移送公安機關。一旦發現上市公司及實控人、私募基金、公募基金等相關機構從事或參與相關違法違規活動,我會將一查到底、依法嚴懲,并及時向社會公布。
?
而當前,證監會的介入,正是葉飛所需要的。
?
5月17日,葉飛稱自己接到安徽某地稅務局電話,讓他回去配合談話。
?
事情發展到這里,葉飛說的18家上市公司還能不能爆料出來成了一個謎。
?
到現在,葉飛已經爆出了11家上市公司,這意味著還有7家沒有被爆出來。
?
葉飛也來個否認“三連”:我沒有,你亂寫,后果自負
網上也有一份包含全部18家上市公司的名單流出,但葉飛通過微博發聲,他表示,“我沒有披露十八家具體股票名單,誰亂寫名單,誰自己負責!”
?
原本,中國資本市場31年的歷史里,“市值管理”一直都是個公開的秘密。而沉浸股海多年的小散戶們,也基本認識到,“無股不莊、無股不裝”,“裝”,就是市值管理為上市公司穿上的“皇帝的新裝”。
?
“市值管理”已經畸變成跟財報造假、內幕交易一樣的證券市場毒瘤。
?
這次,葉飛相當于把掩耳盜鈴的人叫醒了,把血淋淋的事實擺到了公眾面前。
?
這件事里面,對于普通人最大的沖擊是:公募基金公司尚且如此,還有誰是干凈的。
?
這件事,把中國基金市場的信仰給擊碎了。
?
可是在這個瘋狂的市場里,信仰碎了又如何,當太陽照常升起,資本和貪念依舊涌動。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