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虧損擴大近90%!快手直播業務越來越“燒錢” 廣告業務成半壁江山
5月24日,“短視頻第一股”快手交上了2021年一季度的成績單,本季度,快手在營收、用戶數量、用戶使用時長等方面,都有明顯增長,但即便如此,當下的快手仍處于虧損狀態,且燒錢越來越猛。
來源:黑池財經
5月24日,“短視頻第一股”快手交上了2021年一季度的成績單,本季度,快手實現營業收入170.19億元,同比增長36.6%;平均月活躍為5.2億,比上一年年底的4.95億,增加了0.25億;快手主應用平均日活為2.95億,同比增長16.6%,每位日活躍用戶的日均使用時長為99.3分鐘,較去年同期的85.2分鐘增長16.5%。
?盡管如此,快手在2021年前3個月的盈利情況依然不樂觀,2021年第一季度,快手歸屬母公司的凈虧損為577.5億元,相較于去年同期的304.92億元擴大了89%,即使調整后,公司凈虧損仍為49.2億元,同樣比2020年同期的43.45億元高出了5.75億元。
直播業務越來越“燒錢” 電商業務并不“賺錢”
作為國內的頭部短視頻平臺,快手的收入由三部分構成,分別是線上營銷服務、直播及其他服務,從細分業務來看,快手的營收比重有所改變。
本次財報中,快手線上營銷收入首次占比過半引人注目,2021年一季度,快手在線上營銷服務上實現營業收入85.58億元,同比增長161.5%,對總收入的貢獻首次過半,占比50.3%。
而值得注意的是,廣告業務的占比擴大并不意味著收入絕對值也隨之擴大,對比去年四季度,快手廣告營收為85.6億元,今年一季度為86億元,也就是說收入僅環比微漲了0.5%。
?
再來看快手的另一大主要收入來源——直播業務,收入由去年同期的90億元減少19.5%至今年第一季度的73億元,環比上個季度也是下降了8.2%,不僅如此,直播業務的占比,也是大幅下滑。
?
2020年一季度的時候,該業務營業收入占總營業收入的72.3%,但到了今年一季度就下降至42.6%,對此,快手給出的解釋是,2020年第一季度的月付費用戶較多,一部分原因是 COVID-19爆發期,用戶轉向線上社交和娛樂活動,而今年第一季度,用戶在線上活動花費的時間減少了。
?
的確,這個也體現在了付費用戶數據上,一季度快手直播平均月付費用戶由2020年同期的6700萬變為了第一季度的5240萬,下降了接近1500萬,而為了增加用戶,快手也是花了大力氣。
?
財報數據顯示,一季度快手的銷售及營銷開支為117億元,同比2020年一季度的81億元增加了44%,這部分的開支主要用于推廣快手計算版和其他應用程序以及品牌推廣。
?
然而44%的營銷費用增長,并沒有帶來相同數量的用戶增長,數據顯示,一季度快手中國應用程序及小程序的平均日活躍用戶達到3.792億,同比增長26.4%,環比增長只有20.0%。
?
也就是說,如果快手想要通過增加推廣費用支出來維護活躍用戶的增長,那勢必會加大快手的虧損幅度,如果減少推廣投入,就有可能導致快手活躍用戶增長的停滯甚至下跌。
?
這一點快手也曾在招股書中披露,若未能以高效、低成本的方式留住現有用戶、保持用戶的參與度或獲得新用戶,公司的業務、財務狀況、經營業績及前景可能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
?
電商業務是快手下重注的一項業務,一季度,快手包含電商的其他服務業務收入為12億元,同比大增589.1%,財報還顯示,快手電商業務交易總額達到1186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達219.8%,電商毛利率也從去年同期的34.2%上升至41.1%,快手小店的電商交易額占平臺電商交易總額的比例從2020年同期的53%增長至85%。
?
而在如此亮眼的數據背后,有個尷尬的事實,12億的其他服務收入,只占快手總收入的7%,顯然,雖然電商發展很快,但是對快手整體收入的改善作用,幾乎還沒有顯現。
首次披露海外MAU 或加快布局海外市場?
盡管國內業務已嚴重虧損,但快手仍在不斷擴充市場規模,在本季度的財報中,快手首次公開披露了海外市場的相關數據,數據顯示,快手一季度海外市場月活用戶達到1.5億,要知道這一成績是在其短視頻產品SnackVideo于2020年底遭到印度封禁后取得的。
?
事實上,快手早在2017年前后就開始布局其國際業務,并不斷調整相關策略,加大海外市場的投入與布局,其通過引入人才,來加碼國際化,像滴滴原國際業務COO仇廣宇于去年7月加入快手,另外,就外界對快手在海外缺乏內容生態的詬病,就在今年4月,原Facebook華人工程高管王美宏加入快手擔任起海外技術總負責人,這也被業內人士認為將“進一步完善快手內容推薦機制”。
?
除卻要通過內容側發力來推進國際化業務,快手一季度財報有意釋放出其在國際化戰略上的決心,但對于海外業務營收規模,快手并沒有披露,這或許說明快手海外市場的情況還有待進一步跟蹤觀察。
?
?
而不得不提的是,在上市后在經歷短暫的高光拉漲后,“短視頻第一股”快手迅速進入暴跌模式,數據顯示,自2月17日至今,快手已從417.8港元/股的最高點,跌至最新的205.6港元,累計跌幅超50%,股價“腰斬”,市值也僅剩8551億港元。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