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娃15年,花費上百萬!“放開三孩”會改變生育現狀嗎?
在蘇劍看來,接下來最為關鍵是就是政府如何配套相關設施,讓不愿生、不敢生、生不起的家庭放心生。
來源-時代財經APP
作者-余思毅
編輯-王麗麗
“萬萬沒想到,今年六一兒童節國家給孩子們的禮物是,可以有弟弟妹妹啦~”有網民如是說。
在第七次人口普查公布之后的20天,三孩政策出爐。5月31日,政治局召開會議,聽取“十四五”時期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重大政策舉措匯報,審議《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會議指出,“進一步優化生育政策,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國人口結構、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保持我國人力資源稟賦優勢。”
受到相關消息刺激,A股市場概念股今天尾盤集體大漲,Wind二胎政策指數收高,收盤大漲近2%。高樂股份、宜華健康、金發拉比直線拉升封板,貝因美、戴維醫療、愛嬰室、康芝藥業等紛紛大幅拉升。港股市場方面,截至收盤,恒生指數收漲0.08%,其中母嬰概念股大漲,好孩子國際漲逾30%,愛帝宮漲超20%。
“主要是因為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反映出老齡化問題加深。”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劍教授5月31日下午接受時代財經采訪時表示。
會議還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加強統籌規劃、政策協調和工作落實,依法組織實施三孩生育政策,促進生育政策和相關經濟社會政策配套銜接,健全重大經濟社會政策人口影響評估機制。
在蘇劍看來,接下來最為關鍵是就是政府如何配套相關設施,讓不愿生、不敢生、生不起的家庭放心生。
“放開三孩政策有利于提高人口出生率,緩解老齡化嚴重程度,改善人口結構,是個值得點贊的政策。”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5月31日對時代財經表示,“當然,現代人生活壓力大,生育意愿下降,放開三孩之后能否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還需要觀察,至少是鼓勵生育的一個信號。放開三孩政策出臺有利于消費、嬰幼兒用品、教育等行業發展。”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把生育權還給老百姓”
去年10月份,時任恒大經濟研究院院長任澤平在人口研究報告中稱,“生育政策已被人為延誤太久,應立即全面放開并鼓勵生育,建議先放開三胎。”這一建議曾經在網上引發熱議,當時北大蘇劍教授接受時代財經采訪時表示,“放開三胎或全面放開是今年(2020年)或明年(2021年)的事,這次人口普查的結果一定會讓決策層盡快作出決定。”
果不其然,在第七次人口普查公布之后的20天,這一政策落地了。
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02萬人,占18.70%(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9064萬人,占13.50%)。與2010年相比,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個百分點。數據表明,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未來一段時期將持續面臨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壓力。
另外,人口與未來網主編何亞福也曾對時代財經表示,從生育率角度也提示放開生育刻不容緩。
據悉,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顯示中國的生育率僅為1.22,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顯示中國的生育率僅為1.18,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中國的生育率為1.3,處于較低生育水平。人口學界普遍認為,中國已經掉入“低生育率陷阱”。
據悉,低生育率陷阱是奧地利學者魯茨于2005年提出的。該理論認為 , 一旦總和生育率低于1.5,生育率如同掉入陷阱,扭轉生育率下降趨勢將會變得很困難甚至不可能。“盡管國家現在終于放開三胎,也已經算遲了,應該早就放開三胎或全面放開。”蘇劍告訴時代財經。
在蘇劍看來,當下放開三胎政策的進步性在于,把生育權交還給家庭。“生育權本來就歸老百姓、家庭,不歸政府。政府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把生育權收歸國有,現在就應該還給老百姓。”
華東師范大學社會發展學院人口研究所所長丁金宏教授5月31日對時代財經表示,放開三胎應該給予支持,但從政策實施來看,認為直接全面開放生育可能更好。此前,丁金宏在接受時代財經采訪時表示,“如果設置行政資源去監測所生是三胎還是四胎,這是對行政資源的浪費。政策應該越走越簡單,不要越走越復雜。”
生育成本高企、生育配套亟待完善
5月31日的會議還指出,要將婚嫁、生育、養育、教育一體考慮,加強適婚青年婚戀觀、家庭觀教育引導,對婚嫁陋習、天價彩禮等不良社會風氣進行治理,提高優生優育服務水平,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推進教育公平與優質教育資源供給,降低家庭教育開支。
在蘇劍看來,盡管放開三胎,但從放開二胎的政策實踐來看,效果可能不太樂觀。畢竟當下年輕人生活壓力較大,生育意愿較低。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陳衛的研究團隊發現,生育養育孩子的經濟壓力和照料負擔是目前阻礙家庭生育二孩的兩大現實性限制因素。另外,“工作壓力大”、“影響職業發展”也是女性在進行生育決策時所擔心的重要因素。
陳衛研究表明,在不想生第二個孩子的女性中,超過三分之一的人表示“經濟條件不允許”。陳衛認為,城市不斷攀升的房價、越來越高的養育費用、市場養育服務的高成本讓家庭“生不起”、“不敢生”,尤其是全社會高度重視下一代的教育,家庭對教育存在過度追求的現象,學區房、課外輔導等精養型的孩子養育方式使得孩子的養育成本非常高。
針對養育成本,時代財經以中產家庭為例,按高端和大眾兩種養育路線,算了一筆賬,發現,普通大眾家庭從懷孕到養育孩子到15歲,花費接近52萬;而高端養育,給孩子最好的生活與教育,則約430萬。
針對這些社會現狀,會議指出,要完善生育休假與生育保險制度,加強稅收、住房等支持政策,保障女性就業合法權益。對全面兩孩政策調整前的獨生子女家庭和農村計劃生育雙女家庭,要繼續實行現行各項獎勵扶助制度和優惠政策。建立健全計劃生育特殊家庭全方位幫扶保障制度,完善政府主導、社會組織參與的扶助關懷工作機制,維護好計劃生育家庭合法權益。深化國家人口中長期發展戰略和區域人口發展規劃研究,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蘇劍認為,相關配套設施的完善十分必要。“配套支持方面就是從政策方面,首先放開孩子戶籍制度,不像以前那樣超生了就進行處罰。在教育托幼方面也要作出政策支持。”蘇劍此前接受時代財經采訪時還提到,由于晚婚晚育的觀念影響,現在很多老人跟年輕一代的年齡差距越來越大,老人難以照看孫輩,所以政府應在支持系統上發力,如托兒所、幼兒園的設置。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