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育貸”到“墓地貸”,從“搞人肚子”到“跳宅舞”,銀行使出的花樣神器有多少?
從“二胎貸”到“三胎貸”,從“彩禮貸”到“墓地貸”,再從“搞大別人肚子”的低俗廣告,到“美女員工跳宅舞”,銀行似乎一次又一次的刷新著公眾的認知。
來源:科技金融在線
從“二胎貸”到“三胎貸”,從“彩禮貸”到“墓地貸”,再從“搞大別人肚子”的低俗廣告,到“美女員工跳宅舞”,銀行似乎一次又一次的刷新著公眾的認知。
都說銀行內卷嚴重,為了博人眼球,平時看上去異常高冷的銀行,這是真的要走下“神壇”了嗎?
萬物皆可貸?
就在近期,國家“三胎”政策落地不到一周,中國銀行江西分行緊跟“熱點”,隨即推出了配套的貸款產品——“生育消費貸”。
“一胎家庭10萬元,二胎家庭20萬元,三胎家庭30萬元”。
消息一出,網友們反應出奇的一致,紛紛吐槽中國銀行真是“嗅覺敏銳”,緊跟市場熱點和社會痛點。
為什么“三胎貸”會引發大家如此強烈的反應?說到底還是“引子”的問題。
在市場看來,不管銀行推出“三胎貸”的初衷是什么,都逃不開蹭熱點的嫌疑。
畢竟,5月31日“三孩政策”才剛剛落地,國家倡導的“傳宗接代”立馬就被銀行變成了“傳宗接貸”。
對此,大家都認為,貸款對急需周轉的企業是良藥,對普通人蹭熱點隨意放貸,那就是糖衣炮彈,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作為銀行,本應肩負的是普惠金融和服務實體的重任,貸款也應緊緊圍繞于此。
事實上,如果將時間線拉長,這已不是銀行首次推出此類蹭熱點的貸款產品了。
早在2015年,國家開放二胎政策時,郵儲銀行、中郵消費金融等在北京成立“郵你有家”消費產業聯盟,隨后便推出全國首款針對“有孩家庭”的消費金融產品——“二胎貸”,最高可貸20萬。
二胎政策開放后,隨著越來越多的產婦坐月子,不少銀行又緊跟熱點,隨即與月子中心合作推出“月子分期”。
當然,銀行借助特定場景和客群推出的貸款產品遠不止這些,這些產品共同的特性,幾乎都緊緊圍繞著老百姓最關注的“婚喪嫁娶”話題。
今年3月,位于江西的九江銀行便醞釀出一款“彩禮貸”,最高可貸30萬。當然,這個貸款還沒正式推出就被叫停,原因自是不言而喻。
在當下人口出生率下降、離婚率攀升、結婚又跟不上的情況下,彩禮并不是大家所提倡的東西,而“彩禮貸”的出現,顯然是為此風推波助瀾。
當然,如果說“生育貸”和“彩禮貸”是銀行為你的前半生“著想”,那“墓地貸”顯然已為你的后半生“考慮”。
同樣在今年3月,昆明一陵園與當地銀行又聯合推出個“墓地貸”,首付兩成,最高可貸20萬元......
可以看到,二胎、三胎、彩禮、墓地......,與社會普遍關注的痛點“生不起、養不起、娶不起、死不起”問題一一對應。不得不佩服銀行人員追熱點、抓痛點的推廣能力,難道真的是“萬物皆可貸”嗎?
似乎并非如此,在大家眼中,這種騷操作除了指著社會痛點,增添人們的焦慮情緒外,似乎并沒有解決任何問題。
“能生養三胎的,還差這30萬嗎?”
“如果還不起,是不是孩子歸銀行了?”
網友們紛紛吐槽......
美女員工跳宅舞
如果刷新普羅大眾的認知分段位的話,“萬物皆可貸”或許只是銀行“大師級的騷操作”,而利用“美女員工跳宅舞”博眼球的“大神級操作”,則可謂一改銀行往日風格。
大家傳統印象中的銀行小姐姐:
現在的銀行小姐姐:
就在前不久,招行一名小姐姐跳的“書記舞”在B站吸引了大眾的眼球。這條視頻超過四百萬的播放量,評論近萬條,創下了招行B站賬號自更新以來的最高數據紀錄。
先來欣賞一下這個吸引了400多萬人次瀏覽的招行“鎮站之寶”:
非二次元人士的筆者查閱后方才得知,書記舞原來是動漫《輝夜大小姐想讓我告白》第三集中藤原書記舞蹈課上所跳的舞,曾在B站掀起過一波熱潮,可以說是圈中一支人盡皆知的二次元舞蹈。
果然,這則書記舞視頻令B站網友十分買賬,“現在就辦卡!”等彈幕層出不窮……甚至還有網友調侃,招商銀行快成了“招婿銀行”。
可見,招行為了博得B站用戶們的青睞,還是下了一番功夫。
其實,早在書記舞之前,招商銀行為吸引B站客群,還跳了《THE BADDEST》。
去年9月還緊跟潮流,跳韓流組合BLACKPINK的新歌《How You Like That》。
不得不說,招行挺能“整活”。“零售之王”不僅業績做得好,宣傳方面也是“深謀遠慮”。為了拿下B站二次元年輕人這一客群,招行利用美女員工跳宅舞將“小招娘”這一人設穩穩立住。
都說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有人比你優秀,而是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努力。
連“零售巨頭”招行都這么賣力,其他銀行自然不敢懈怠,于是紛紛效仿,統統奏樂起舞。一時間,B站上“銀行美女跳宅舞”的視頻一波接著一波,宅男宅女們大飽眼福。
比如,今年3月19日,平安銀行B站官方賬號也上傳了一個跳舞視頻。比起招行小姐姐的甜美可愛,平安銀行小姐姐則走了另一條路,這段舞蹈跳得可謂霸氣外露、魔性十足。
中信銀行不甘示弱!
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也在B站官方賬號發布自家銀行小姐姐的宅舞視頻。
雖然幾大知名銀行跳舞PK,讓大家過足了眼癮,但對于銀行的這一做法,業內似乎看法不一。
有人認為,對老百姓來說,安全穩健才是金融業應該死守的“硬道理”,銀行業品牌推廣也應該樹立穩健的形象,過于娛樂化和銀行的定位背道而馳。
也有人認為,這是金融機構主動擁抱年輕人的一種營銷方式,值得推廣。照此說法,看來以后進銀行工作的小姐姐,光會點票子是不行了!沒有一技舞蹈傍身,恐難以在數以萬計的銀行員工中出人頭地。
不過,據說這股“美女員工跳宅舞”之風最早始于三大運營商,之后蔓延到了銀行業,證券業也有效仿苗頭。
日前,某券商疑似推出小姐姐跳舞視頻,結果遭到了業內集體炮轟,隨后該券商刪除了視頻。
銀行、券商、保險號稱金融三兄弟,既然前兩位已然有所行動,保險業會不會隨即跟上?
從高冷走向低俗?
曾幾何時,在大家的普遍印象中,銀行可以說是非常“嚴肅”的金融機構。甚至在很多老百姓的認知中,銀行的背后代表的是國家,所以才敢把自己的血汗錢安心存進銀行。
那個時候,如果有朋友或者親戚在銀行工作,人們都會覺得是一件非常體面的事情。銀行給大家的普遍印象,除了有錢有面兒,還有非常“高冷”的標簽。
如今,銀行的變化之快,可能你稍微打個盹兒,就會跟不上它的節奏。
“不要告訴別人,你的肚子是我們搞大的!”
看到這句話,你會聯想到什么?
不管你會聯想到什么,我猜你怎么也不會想到這么辣眼的用詞,竟是出自銀行之手!
比起上面利用美女員工跳舞博人眼球的宣傳手法,此舉可謂“更上百層樓”,用“天神級”來形容似乎也毫無違和感。
2019年5月31日,廣發銀行上海分行微信公眾號發布一條廣告推文,內容寫著“不要告訴別人,你的肚子是被我們搞大的!”,由此引發公眾輿論。
經過調查,上海市場監管局認定,廣發銀行上海分行注冊運營的微信公眾號,標題設計制作涉嫌嘩眾取寵、低級庸俗,既違背了公序良俗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還有侮辱貶低女性之嫌。
于是,上海市場監管局對廣發銀行上海分行開出了60萬元的罰單,對廣告的設計者厚美廣告也罰款30萬。
不過,厚美廣告對判決并不服氣,此后還進行了兩輪上訴,但法院都判決“維持原判”。
對此,網友很不淡定,紛紛怒批:“把惡俗當創意,還有臉上訴?”
沒想到比起招行、中信銀行這些股份行,很久沒火的廣發銀行好不容易火了一次,還不是因為業績出眾。
不過,話說回來,相信很多業內人都能明顯感受到,自疫情以來,銀行業務也越來越不好做。在各家銀行產品相似度很高且互聯網金融產品層出不窮的情況下,銀行的銷售也愈發困難。
剛剛過去的銀行年報季,也傳達著一個銀行業近乎永恒的主題:強者恒強。銀行的馬太效應越發明顯,國有大行和中小銀行的差距被拉得越來越大。
在此背景下,從前文提到的生育貸、彩禮貸、墓地貸、跳宅舞、低俗廣告等種種銀行的做法來看,平時看上去異常高冷的銀行,正在走下“神壇”。
此前,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就對“‘彩禮貸’、‘墓地貸’等社會熱議話題進行回應:“我們認為個別銀行打著所謂金融創新的旗號,挑戰社會痛點,引導居民過度負債,觸及社會公序良俗的底線,脫離了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職。”
同時,鄒瀾也指出,這類貸款本質就是居民消費貸款,通過制造噱頭的方式來宣傳獲客,這也反映出部分中小銀行自身服務能力的不足,以及金融發展面臨的一些困境。
難歸難,但如果因為難就把蹭熱點、痛點增加社會焦慮當作業績的突破口,把惡俗當作金融的創意,顯然大錯特錯。
如此,那些“屢出奇招”博人眼球的銀行,也終歸難逃監管和市場的審判。
聲明:文章不構成投資建議,轉載請注明出處。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