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通達打響農村電商上市第一槍
看到拼多多在下沉市場順利掘到第一桶金之后,便紛紛將矛頭指向了下沉市場。
配圖來自Canva可畫
近年來電商的野蠻擴張,讓其在一二線市場的增長已經日漸逼近天花板,即便是在“618”“雙11”等網購大促的加持下,各大電商平臺的增長依舊十分緩慢。因此當阿里、京東、蘇寧等電商巨頭,看到拼多多在下沉市場順利掘到第一桶金之后,便紛紛將矛頭指向了下沉市場。
隨著巨頭們爭相在下沉市場布局,下沉市場開始成為電商們爭斗的新戰場。而隨著下沉市場的熱度逐漸攀升,較早發力下沉市場的農村電商平臺,如匯通達便開始受到了外界的關注。
上市適逢其時
近日,農村產業互聯網平臺“匯通達”在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匯通達赴港IPO的消息一經傳出,頓時成為了人們熱議的話題。而從當下來看,匯通達的上市也算是正當其時。
一方面,國內農村電商日漸火爆,匯通達選在此時上市有利于資本市場給出更高的估值。據相關行業數據統計顯示,我國農村電商交易規模在2019年已達2.28萬億元,預計2020年將突破3萬億元,且增速一直保持在30%以上。
另一方面,農村電商這一賽道的競爭日益激烈,匯通達選擇此時上市融資有助于增加競爭的籌碼。根據國家相關部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全國電子商務發展勢頭迅猛,農村電商突破了1300萬家。匯通達只有通過上市獲得更多融資,才能在新老玩家大舉入局的情況下,有效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
此外,為完善自身業務,匯通達也需要上市融資“輸血”。無論是進一步擴大客戶群、優化供應鏈結構、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還是尋求戰略合作、實現投資收購等要求的考慮,上市都是目前匯通達獲取資金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不過,匯通達能從眾多農村電商中脫穎而出,自然也有與眾不同之處。
差異化成IPO最大倚仗
與將焦點放在一二線發達城市的其他電商巨頭不同,匯通達的業務主要以服務整合鄉鎮零售網點為主。而正是由于匯通達選擇了深耕下沉市場這條“差異化”的路徑,其營收和利潤才迎來了持續穩定的增長。
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0年,匯通達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98.02億元、436.33億元、496.2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46.4%和13.7%;匯通達經調整凈利潤分別為1.24億元、2.50億元、3.2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00.7%和29.1%。
另外,匯通達還打造了一套針對下沉市場的“零售生態系統”,借以推動整個下沉市場產業鏈的數字化進程。一直以來,匯通達都致力于以創新模式和數字化能力,通過會員制的形式,將產業鏈的供應端整合到零售端,為產業鏈中相關企業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解決方案,以便更好地實現產業鏈的重構升級以及降本增效。
正是由于匯通達加速推動數字化運營,其經營版塊才得以大幅擴張。匯通達的數字化運營不僅使其服務范圍進一步擴大,還使其服務對象更為多元化。據悉截至2020年12月31日,匯通達的零售生態系統,已經覆蓋了全國21個省及直轄市、逾1.9萬個鄉鎮,并連接了超過14萬家會員零售門店、1萬家供貨商及1.8萬家渠道合作客戶,惠及超過3億農民消費者。
匯通達能取得如此成績,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匯通達同時在下沉市場和產業互聯網上的布局。而這一“差異化”的打法也使其獲得了包括諸如阿里巴巴、國投創益等明星資本的青睞。不過,匯通達雖然得到了資本市場的普遍認可,但在農村電商領域,匯通達需要面臨的挑戰仍有很多。
周遭勁敵環伺
如今的下沉市場儼然成了各互聯網巨頭爭相占領的新高地。放眼整個電商市場,除了淘寶、京東、蘇寧易購等諸多電商巨頭之間在激烈比拼之外,也不乏抖音、快手等一眾短視頻巨頭參與其中。
其一,電商巨頭加速轉戰下沉市場,導致匯通達的生存空間被不斷擠壓。比如,阿里巴巴早前啟動“千縣萬村”計劃,后又上線聚劃算等業務探索農村零售;京東也推出了“京東家電專賣店”,聯合五星電器、國美等推動家電下沉;就連蘇寧也上線“零售云”幫助多個品牌商實現下沉。
其二,短視頻巨頭也在持續向下沉市場滲透,不斷蠶食著匯通達的市場份額。比如抖音推出“好物節”“富域計劃”等活動,與多地政府合作,為本土優質好物助力;而初入電商領域的快手,也最先瞄準了下沉市場,主打農產品和源頭工廠商品的銷售。
此外,其他農村電商的崛起也給匯通達帶來了不小的挑戰。據網經社“電數寶”電商大數據庫顯示,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國內農村電商領域共發生了14起融資事件,融資總額超7.4億元,涉及平臺包括匯通達、樂禾食品、小鹿科技等十余家。
“農村版淘寶”路難走
隨著越來越多的電商進入農村電商這一賽道,匯通達的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不過相較于其他農村電商,有阿里在資金、供應鏈、渠道、倉儲、物流、技術等方面的賦能支持,匯通達的電商之路確實暢通了不少。但想要真正做到一枝獨秀,匯通達仍有不少問題需要解決。
首先,“最后一公里”仍然是制約農村電商發展的重要短板。由于農村的交通網絡還不夠發達,大多數村莊仍然沒有農村電商配送點,這就導致農民收發貨十分不便。另外,農村電商的物流缺少統一規劃,這就使農產品的儲存和運輸存在一定難度,而配送路徑不暢也就導致成本居高不下。所以在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下,農產品物流就很難做到物暢其流。
其次,對農村電商而言,農產品上行仍有一定難度。由于農村信息化技術相對薄弱,農產品供求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便會時常發生,這就使得農產品滯銷成了最常見的問題。加之農村高素質的電商人才比較匱乏,所以農村電商平臺在互聯網上信息的獲取上就稍顯不足,對于有效信息的辨別能力相對較弱,想要農產品上行就比較困難。
另外,下沉市場的生意可不僅僅只有農產品,眾多細分市場所蘊含的體量無法想象,因此農村電商的發展前景值得期待。不過在眾多強勁對手的搶食下,即便是背靠阿里,有國家隊賦能的匯通達,要想成為“農村版淘寶”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文/金融外參,ID:jrwaican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