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海控股及董事長盧志強被強制執行近50億 昔日山東首富仍債務纏身
法院的一條執行信息,道出了泛海控股及盧志強仍然“缺錢”的尷尬處境。
來源:科技金融在線
法院的一條執行信息,道出了泛海控股及盧志強仍然“缺錢”的尷尬處境。日前,泛海控股集團及其董事長盧志強遭到法院強制執行,執行標的近50億元,立案時間為2021年7月1日。
法院的一條執行信息,道出了泛海控股及盧志強仍然“缺錢”的尷尬處境。
日前,泛海控股集團及其董事長盧志強遭到法院強制執行,執行標的近50億元,立案時間為2021年7月1日。
實際上,盧志強頭銜眾多,其除了是中國泛海控股集團的董事長,還是現任民生銀行副董事長,泛海集團、泛海建設集團董事長,中國泛海國際投資以及聯想控股董事。
除此之外,盧志強還擔任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中國光彩事業基金會副理事長。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 、第十屆全國工商聯副主席。
資本大鱷的崛起
盧志強被市場形容為“中國資本市場深潛的一頭巨鱷”,并被稱為“八大民營金融家”之一,其一手建立了千億“泛海系”商業帝國。
1985年,34歲的盧志強從山東濰坊科委機關辭職下海,成立了一家教育培訓公司,憑借他在事業單位中積累下的資源,很快挖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隨后,房地產迎來紅利時代,盧志強敏銳地捕捉到房地產業初現端倪的“氣息”,于是創建了山東泛海集團,把觸角由教育培訓拓展到房地產開發等領域。
1988年,盧志強在北京注冊成立中國泛海控股,注冊資本高達40億元人民幣,這也是其日后發展的旗艦企業。
1995年,盧志強加入了國內頂級資本家俱樂部——泰山會,泰山會成立于1993年,會長為聯想實控人柳傳志,會員單位包括聯想、四通、遠大、復星、巨人等15家中國頂級企業。
無論是涉足房地產開發,還是后來的構建金融版圖,都少不了盧志強朋友圈的強大助力,而業內也頗為認可,盧志強的圈子很強大。
比如,盧志強和王健林就是多年的老友,萬達從創立到發展都有盧志強的身影。萬達上市盧志強斥資25億來支持,并在敲鐘的時候,親自去幫王健林站臺,王健林也在致辭中感謝了盧志強。
憑借地產行業的東風,盧志強曾一度登上山東首富,同時還多次位列福布斯富豪榜、胡潤百富榜等榜單。
房地產轉型金融失足
不過,盧志強并不止于僅做一個地產大亨,為了擺脫單純依賴房地產業務的發展模式,2014年,泛海控股對外宣布,公司從單一的房地產上市公司向涵蓋金融、房地產等業務的綜合性控股上市公司轉型。
在此之前,2013年的年報中,泛海控股來自房地產行業的收入占比達78.25%,金融證券行業收入占比僅為17.97%。彼時泛海控股是不折不扣的房地產開發商。
如今,六年多時間過去,泛海控股終于撕下了純房地產的標簽。
據其2020年年報顯示,泛海控股來自房地產行業的收入占比已經大幅降至15.19%,而信托、證券、保險等金融行業的收入占比已升至84.51%。
同時,去年1月,泛海控股所屬行業分類也由“房地產”變更為“金融-其他金融業”。
但是,似乎在去地產化的步子上邁得過大,泛海控股在加速發展金融業務的同時,卻并沒有控制好現金流斷裂的風險。
在金融取代房地產成為主力之后,泛海控股的業績一日不如一日。2020 年,泛海控股來自金融板塊的營業收入為118.8 億元,同比增長23.4%。
但即便如此,泛海控股在2020年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6.22億元,同比大幅下滑522.1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凈利潤為-40.75億元,同比大幅下滑927.53%。而全年營業收入也僅為140.56億元。
但早在2016年,泛海控股的營收達到峰值,全年營業收入高達246.7億元。彼時,雖然宣布轉型已有兩年,但地產業務在其總收入中的占比仍高達75.17%。
如今,地產業務不斷萎縮,金融業務尚且獨木難支,泛海控股的業績便深陷虧損泥潭,以至于其負債纏身,評級也遭到了下降。
拋售資產償債 債務壓力猶存
面對業績虧損、債務壓身,泛海控股的現金流極為吃緊,“泛海系”也不得已通過出售各類資產和股權來償還債務,緩解債務壓力。
遠的不說,就拿近期而言,6月29日,泛海控股發布了一則公告,透露控股股東泛海國際所持的該公司1.764億股股份已被拍賣成交。
而4天前的6月25日,泛海控股也達成了一筆交易,將浙江泛海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剝離部分資產后的100%股權賣給融創,作價22億元。
近日,公開信息顯示,泛海控股將于7月底再度拍賣股權,總計3.3億股,起拍價為8.19億元。
據不完全統計,這幾年泛海通過出售北京泛海國際項目、上海董家渡項目、民生證券股權等資產,已經回籠資金超300億元。
然而,回籠的資金似乎仍舊難以堵住債務缺口。
據2020年年報顯示,2021年泛海控股仍有478.87億元的短債到期,而其手頭持有的貨幣資金卻僅為193.88億元。
由此來看,泛海控股仍有約285億元的資金缺口。
泛海控股方面曾表示:“今年債務壓力比較大,公司會全力以赴。所有資產,只要買家合適、價格合適,都可以談。”
如今,泛海控股集團及其董事長盧志強雙雙遭到法院強制執行,看來泛海控股通過變賣資產來解決債務及資金的問題,依舊是困難重重。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