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眾財險累計虧損2.8億 償付能力下滑股東斥資6億增資補血
成立六年半時間,合眾財險仍然深陷虧損泥潭。
來源:科技金融在線
7月26日,合眾財險披露2021年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今年上半年,合眾財險實現保險業務收入5951萬元,同比下滑46%;凈虧損為1715萬元,相比去年同期的凈虧損額,虧損擴大了270%。
成立六年半時間,合眾財險仍然深陷虧損泥潭。
7月26日,合眾財險披露2021年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其上半年業績情況也浮出水面。今年上半年,合眾財險實現保險業務收入5951萬元,同比下滑46%;凈虧損為1715萬元,相比去年同期的凈虧損額,虧損擴大了270%。
累計虧損近3億
資料顯示,合眾財險成立于2015年1月30日,由合眾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合眾人壽)和中發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發實業)兩家公司共同發起設立。成立之初,合眾人壽持股99%,中發實業持股1%。
然而,成立6年多時間以來,合眾財險一直未能實現盈利。
梳理合眾財險歷年年報發現,2015年至2020年,合眾財險凈利潤分別為-0.11億元、-0.35億元、-0.45億元、-0.68億元、-0.53億元和-0.51億元。
若加上2021年上半年的凈利潤-1715億元,意味著合眾財險成立6年半時間以來,已累計虧損約2.8億元。
業績難以盈利,與合眾財險保險業務收入增長乏力不無關系。
數據顯示,2015年至2020年,合眾財險的保險業務收入分別為0.03億元、0.58億元、1.10億元、2.09億元、2.65億元和2.19億元。
其中,2018年至2020年,合眾財險保險業務收入的同比增速分別為90%、26.8%、-17.4%,呈現逐年下降趨勢。
進入2021年,合眾財險保險業務收入的增長更顯頹勢。今年一季度末,其保險業務收入0.44億元,同比下滑3%;二季度末時,合眾財險的保險業務收入進一步同比下降46%至0.595億元。
隨著業務的開展又常年深陷虧損,合眾財險的償付能力指標也一再下降。
2015年末時,合眾財險的償付能力充足率高達31180%,此后便一路下滑,至2021年一季度末時,其核心及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已下降至298.67%,六年多時間下降了99%。
股東斥資6億補血
面臨業績連年虧損、償付能力接連下滑,合眾財險資本消耗嚴重。在此背景下,合眾財險已進行了兩輪增資。
2016年4月,合眾財險注冊資本由2億元變更為4億元,大股東合眾人壽的持股比例升至99.5%,中發實業持股則被稀釋至0.5%。
去年12月,合眾財險披露,大股東合眾人壽將持有的33.33%股權轉讓給吉利控股。
今年3月,北京銀保監局批復同意合眾財險的股東變更。此后,吉利控股持有合眾財險1.33億股股份,持股比例為33.33%;合眾人壽持股比例降至66.17%,但仍為合眾財險的實際控制人。
吉利控股頂格入股后,搖身一變成為合眾財險的二股東。吉利控股旗下擁有吉利汽車品牌,公司主營業務有汽車的銷售、實業投資、汽車整車、汽車零部件的技術開發、汽車外形和模型設計等等。
在引入吉利控股不到一個月,合眾財險又開啟了一輪新的增資計劃。
今年4月15日,合眾財險發布增資公告,稱公司股東合眾人壽、吉利控股和中發實業按照各方持有公司的股權比例對公司同比例增資,各方合計向公司投資6億元人民幣。
同時,“肥水不流外人田”。合眾財險的另一則關聯交易公告顯示,吉林億聯銀行為合眾財險提供驗資賬戶開立服務,關聯交易金額由存入驗資賬戶的增資款以及驗資賬戶結算的活期利息兩部分組成,其中增資款6億元,驗資賬戶活期利率年化0.455%。
值得一提的是,合眾財險的控股股東合眾人壽的董事長為戴皓,他同時也是吉林億聯銀行和中發集團的董事長,而戴皓也是合眾人壽、吉林億聯銀行和中發集團三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官網顯示,中發集團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橫跨“大金融、大健康、文化旅游”三大產業于一體的多元化大型民營企業集團,總部設于北京。目前已擁有50多家全資、控股、參股成員單位,業務涵蓋金融、保險、資產管理、小額貸款、互聯網銀行、典當、醫療、養老、房地產、商業管理、酒店管理、物業管理等領域。
對合眾財險來說,此番三大股東聯手增資補血,其償付能力得到了很大補充。截至2021年二季度末,合眾財險的核心及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已升至2045.14%。
不過,收入中車險占據大頭的合眾財險,在具有車企資源背景的股東吉利控股入局后,能否一改往日虧損局面,值得持續關注。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