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被反壟斷砍掉獨家版權后,網易云音樂籌備上市,卻依舊在賠錢
網易云音樂,可以說是國內最奇葩的音樂播放器。
網易云音樂,可以說是國內最奇葩的音樂播放器。
它是國內人氣最高的音樂播放器,但是你在它上面,連周杰倫的歌都聽不了。
甚至只要稍微有點名氣的歌曲,網易云音樂都會在第一時間丟掉版權,讓各種莫名其妙的翻唱版本充斥搜索頁面。
最可氣的是,就算你把能開的VIP全都開了,很多歌還是聽不到。
即便如此,它還是活得好好的,口碑和用戶與日俱增,甚至在最近,都準備上市了。
誰給它的自信?
騰訊因反壟斷放棄獨家版權,網易云音樂成最大贏家
給網易云音樂自信的,是騰訊。
甚至可以說,網易云音樂之所以敢于嘗試上市,主要就是騰訊在版權上踩坑了。
作為中國互聯網企業的兩座大山,網易和騰訊始終都是不太對付的。二者的核心主營業務雖然沒有太多競爭關系,但在泛文化和娛樂領域,卻可以稱得上是針尖對麥芒。
游戲方面不用多說,網易游戲和騰訊游戲早已成為了國內游戲業界的大魔王,從十幾年前就撕打在一起。而其他的文娛方面,競爭就更是激烈了。
光是音樂播放器這一個層面,2013年創立的網易云音樂,就是對標早在2005年就出現的騰訊QQ音樂,完全可以看作是網易挑戰騰訊在音樂界統治地位的一個舉動。
事實證明,網易做的不錯。現如今的網易云音樂,如果只論用戶粘度和口碑,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國內第一。
而實際上國內第一位的音樂播放器,還是有著龐大用戶群體的QQ音樂。
誠然,有著QQ、微信這兩大社交利器,騰訊手里攥著幾乎源源不斷的用戶,不管是想要孵化什么新項目,都可以說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不過在音樂這一塊,用戶數量之類的,反而就沒那么重要了。
真正重要的,還是版權。
而眾所周知的,用來保護知識文化的版權,是可以被金錢占有的。
騰訊作為中國文娛界最有錢的互聯網公司,毫無疑問早已買下了絕大多數的音樂版權,而且很多都還是獨家占有,不允許別人碰一根指頭的那種。
靠著對版權的獨享,很多歌曲只能在QQ音樂上才能聽到正版,像網易云音樂和已經運營不下去的蝦米音樂,還有諸如此類的各種播放器,只能放一些翻唱,或者擁有公眾版權的曲目,完全無法和QQ音樂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
完全可以說,只要獨家版權這種東西繼續存在,其他的音樂播放器都免不了被擠出關門倒閉的下場。
這顯然是壟斷行為啊。
于是,在今年反壟斷的浪潮中,由于遭到舉報,騰訊被市場監管總局要求解除音樂的獨家版權。而沒有了版權優勢,騰訊的QQ音樂顯然是沒了壓制其它播放器的能力。
除了版權別的什么都不差的網易云音樂,自然是最大的受益者,在消息公布沒多久,就傳出了籌備上市的打算。
只不過,就算是不再有版權的限制,網易云音樂的前景依然不容樂觀。
因為,它這幾年一直都在賠錢。
網易云音樂連續四年虧損,無力支撐版權費用
別看網易云音樂很多人再用,但在上面花錢的,并不多。
雖然網易云音樂的用戶有90%都是90后、00后,對版權產品有著很強的付費意識,但正所謂“能白嫖為什么要掏錢”,真正愿意為了聽歌而花錢的人,還是少數。
2019年,網易云音樂有1.47億用戶,其中付費用戶有860萬。2020年,用戶數量增加到1.8億,付費用戶提升到1600萬。
到了今年的第一季度,其付費用戶已經成長到2429萬。盡管看起來已經是非常高的數字了,但算起來,目前的總付費率,僅僅只有13.3%,遠遠低于美國40%的在線音樂付費率。
說到這,不得不插句嘴,同時期的QQ音樂,付費率只有9.9%。就這,已經算是國內音樂播放器行業,做的最好的兩家企業了。
付費用戶的稀少,自然影響了音樂播放器的盈利。從2018年開始,網易云音樂就開始保持了巨額虧損,一直到今年第一季度,依舊沒有盈利的希望。
2018年網易云音樂虧損20.06億元,2019年虧損20.16億元,2020年29.51億元。而今年以第一季度,虧損2.84億元。
至于虧損的原因,跟網易的運營沒有太大關系,只是因為花在買音樂版權上的錢太多了。
2018年,網易云音樂營收11.48億元,而買音樂版權,花了19.71億元。
2019年,營收23.18億元,版權花費28.53億元。2020年,營收48.95億元,版權花費47.87億元。
最主要的是,這樣的虧損,跟騰訊的獨家版權沒有絲毫關系。也就是說,就算之后誰都能買到熱門歌曲的版權了,但以目前網易云音樂的經營方式,該虧損還是虧損,什么都改變不了。
再加上沒了獨家版權后,整體版權價格會被龐大的競爭群體炒到更高的價位上,網易音樂就算是上了市,版權花費這個不可避免的成本,也不會有所降低。
而且除了騰訊,還有抖音、快手之類的短視頻平臺參與到音樂領域,網易云音樂接下來的日子,只怕會更加艱難。
希望丁磊和網易都能撐住吧。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