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漫畫宣揚暴力被重罰,會員續費飽受詬病,未來堪憂
可能大多數人會想到嗶哩嗶哩或者AcFun,這樣的選手往往具備相對全面的ACG內容(即Animation(動畫)、Comic( 漫畫)和Game(游戲)的縮寫),但實際上,在“全面”為主要賣點的社區之外,更為垂直的內容社區卻因為更專注的內容,更集中的興趣分層,更垂直的用戶畫像,得到許多資本和用戶的青睞,與此同時,也伴隨著在版權、資金,原創能力方面,也時常遭到質疑。
快看漫畫能跑成第一股嗎?
內容逐漸垂直化,大而全的內容社區是否已經不再適用當下了?
有沒有這樣一個平臺,可以囊括動畫、漫畫、直播等全面內容呢?
可能大多數人會想到嗶哩嗶哩或者AcFun,這樣的選手往往具備相對全面的ACG內容(即Animation(動畫)、Comic( 漫畫)和Game(游戲)的縮寫),但實際上,在“全面”為主要賣點的社區之外,更為垂直的內容社區卻因為更專注的內容,更集中的興趣分層,更垂直的用戶畫像,得到許多資本和用戶的青睞,與此同時,也伴隨著在版權、資金,原創能力方面,也時常遭到質疑。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國內最大的漫畫平臺“快看漫畫”將獲得One Store公司1000億韓元(約合5.74億元人民幣)投資。而在2014年創辦之后的6年中,“快看漫畫”也曾獲得騰訊、紅杉等公司累計25億元融資,這些過往融資經歷無不表示著快看身上的潛力。
作為更加垂直的選手,快看的進擊會書寫興趣內容的新故事嗎?漫畫垂類內容的天花板又在哪里?面對互聯網大廠的“大文娛”狙擊,快看漫畫有多少可能?
且看本文拆解!快看漫畫的進擊:垂類內容的新可能?
2010年互聯網浪潮來臨之前,漫畫還主要以雜志和漫畫書為載體,除了日漫三大刊名聲在外,國內的漫畫雜志《知音漫客》等也小有名氣。
隨著4g的到來,漫畫也開始電子化,有妖氣、騰訊動漫等開始出現,據數據顯示2014年,國內電子漫畫市場規模達6億,尚且處在起步階段。
而快看漫畫也在這年創辦,以少女漫《安妮與王小明》坐擁上千萬微博粉絲的漫畫師大V陳安妮,以個人積累下來的粉絲基礎,創辦了快看漫畫。早期的快看漫畫以“娛樂化”為切入點,瞄準女性向內容漫畫,刻意與當時占據主流的“熱血漫”做出區分。
基于差異化的內容定位,快看漫畫復制陳安妮的成長模式,即作者網紅式運營,將用戶平均年齡更小的QQ空間做為投放主戰場,用以提升用戶增速,這類用戶往往善于接受新事物和小眾ip。
2015年以后,快看漫畫開始出圈,并在2017年月活達到4000萬,不滿足于漫畫的快看,開始試水付費模式,首月拿下近20%的付費率。
在快看漫畫創辦至今的七年中,已經陸續收獲6輪融資,投資機構最高給到 11億美元的估值。
但快看的瓶頸也很快到來。
快看之困:內容平臺的通病
即使是號稱拿下近二十萬作者的快看漫畫,在發展早期,也深陷作品搬運、版權缺失的泥淖之中。
2015年12月14日,由于快看漫畫APP創意抄襲了MTJJ、阿貍和大象創作漫漫App,使用的內容未經授權、侵犯版權,多位漫畫作者于微博進行聲討,此類的侵權事件在快看起步階段多如牛毛。
平臺早期也仿佛默認了這種侵權行為,直到2016年,快看漫畫才姍姍來遲整治平臺搬運侵權問題。
而在早期的野蠻生長之后積攢了一定的月活用戶之后,快看漫畫也終于有底氣進行大規模擴張了,先是拿下上億資金扶持新作者,又是聯合多家影視制作公司推動漫改劇,意圖實現IP多元運營,而正是這些動作,讓投資者看到了快看的價值。
根據艾瑞咨詢數據顯示,在線漫畫市場規模預計將于2021年達到45億,排名第一的快看漫畫也卻有這個可能。
但,也只是一種可能。
快看不僅僅是內容上存在問題,快看還多次因“誘導未成年人消費”、“內容涉黃”、“客服消失”等問題成為黑貓投訴平臺的常客,甚至還因為宣揚暴力被多次罰款。
快看之痛:打不破的桎梏
一個很直接的質疑在于,騰訊在已有實力不俗騰訊動漫之后,為何還要投資快看?
騰訊的邏輯是,看中了快看的出海能力。
但我們自細審視快看漫畫的業務基本盤,才知道快看的出海之路可能走的并不輕松。
本次大手筆投資快看的是來自韓國的One Store,而該公司則是由SK電信、Naver、LG等幾大財閥共同出資設立。One Store在最近幾年中不斷發展,在游戲、網絡漫畫、電子書等業務發展迅猛,韓漫早期進入中國之后,受到一些不可抗力發展受阻,轉而投資國內公司,也相當于是“曲線救國”了。
不過對于快看來說,據天眼查數據顯示,2016年3月為1100萬MAU,并在之后的兩年中極速狂奔,2019年,快看漫畫的MAU已經達到了頂峰4000萬,但據2021最新數據,快看漫畫的MAU僅剩2800萬。
快看漫畫的月活數目依然下滑明顯,在國內維持月活數尚且困難,海外月活4000萬的目標又有多少可能?
而引起快看漫畫月活下滑的主要原因依舊是作品問題,前文說到,快看扶持了一眾原創作者,但這些作者畢竟是少數,并且大多采用多點開花,在各大社交網站包攬私域流量,將利益最大化,但這就意味著快看的“唯一性”也被稀釋,付費率也受到了影響,作為公域流量的快看被各大作者搶走成為其私域流量,這也極大的影響率平臺的內容獨特性和垂直度。
其次則是快看漫畫的優秀作品日益稀缺,一覽快看漫畫排行榜上前十名,位居前列的斗羅大陸已經連載十年,吾皇巴扎黑也已經連載五年,即使將所有榜單放大到前20,連載于三年前的作品所占比例在70%以上,毫無疑問,在最近幾年中,快看的推新能力已經大不如前了。
如果平臺不能有持續新出的作品,對平臺來說是致命的,月活上不去,快看所謂的付費模式也就無從說起。
回到我們文章剛開始提出的疑問,大而全的內容平臺究竟能否在下半場中繼續嗎?像嗶哩嗶哩這樣子的社區,并不需要依賴垂類內容變現,而是引流吸引月活,最終導向大會員或者直播。
快看等垂類平臺想要變現,除了付費內容以及廣告,則只能走影視向改編,但快看在這三年間僅孵化出一部《快把我哥帶走》,而騰訊動漫則擁有《一人之下》、《狐妖小紅娘》等多部影視向漫畫IP,有妖氣更是憑借《十萬個冷笑話》成名已久,并且將大電影搬上了熒幕。
快看漫畫在精品IP上的匱乏,會成為制約其未來商業化的短板,此類問題不解決,出海也僅僅是把國內的業務復制一遍,該有的桎梏還是會來。
就是不知道快看還能不能頂得住,國漫第一股還剩多少想象空間?
參考資料:
數據來源:天眼查、艾瑞咨詢
圖片來源:網絡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