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大廠,正在搞砸自己
互聯網大廠的光環褪去后,人們發現,互聯網大廠,其實也沒什么不同。
來源:深藍財經
沒有傳統企業等級森嚴的氛圍,平等、創新、注重人才.....這些互聯網大廠的特點吸引了眾多90后。但近幾年,酒桌文化、性騷擾、貪腐、職場霸凌等各種丑聞頻出,互聯網大廠的光環褪去后,人們發現,互聯網大廠,其實也沒什么不同。
光環不再,互聯網大廠也沒什么不同
近日,阿里高層性侵女員工事件讓一直以來圍繞在大廠頭上的光環再次破滅。
8月7日晚,有認證為阿里員工的網友在脈脈上稱,公司某領導要求女性員工陪酒,并在其醉酒意識不清的情況下被領導性侵。受害員工在內網發帖并向公司反映無果,于是在公司食堂發傳單尋求幫助,但又遭到同事們的冷眼旁觀。詳情戳鏈接《阿里女員工被侵害,CEO張勇道歉,濟南華聯當事人回應:只是普通飯局,沒有過分動作》
這一事件引起網友的強烈反應。8月8日凌晨,張勇在阿里內網發帖表示會調查清楚給全體阿里同學和社會一個交代。
8月9日,“逍遙子”張勇在阿里內網公布事件的階段性內部調查結果和處理決定:同城零售事業群總裁李永和和HRG徐昆引咎辭職,阿里巴巴首席人力資源官童文紅記過處分,涉嫌男員工被辭退,永不錄用,其是否存在違法行為,警方正在調查取證。
而在此次阿里事件的輿情之下,有前滴滴女員工也反應自己也遭遇了此類事件。該網友稱自己是一位單親媽媽,此前曾經是滴滴的員工,去年與客戶的飯局上被灌酒,醉酒失去意識后被客戶帶到私人飯局后遭到強制猥褻,醒來后發現自己臉上全是傷,報警后卻并沒有成功立案。而興化檢察院的回復函也顯示,現有證據無法證實有猥褻行為。
除了阿里、滴滴,其他互聯網大廠也曾被曝出性丑聞。2018年8月,摩拜單車曾發生過女員工舉報遭領導性騷擾事件。同年,京東還曾爆發震驚中外的劉強東明尼蘇達州事件,同樣也是發生在酒桌之后。
酒桌文化之下,大廠發生的性騷擾事件不知其數。除了灌酒、勸酒引發的上訴性騷擾、性侵等違法行為之外,其本身也是一種職場霸凌。
曾經,騰訊新聞哥“知春路吳彥祖”曾發布一篇文章《終結“酒桌文化”,靠你們90后了》,吐槽了惡俗的酒桌文化,以及90后年輕人初入職場對酒桌文化的不適宜。其中還表述了自己對酒桌文化的觀點,“看著酒桌上羞澀退讓的年輕人,往往有混江湖經驗的豐富的優越感,站在高處心生憐憫——不通世事的新人需要調教,也是為他們好。”這是職場老油條的通病。
而如今第一批00后開始進入大學,很快也將走入職場,當初初入職場的90后也慢慢變成老油條,從酒桌文化的反叛者變為酒桌文化的繼承者。
文藝點的說法是:凝望深淵,深淵也在凝望你。屠龍者,終成惡龍。
理性的說法是:酒桌文化根深蒂固,扎根太深,難以拔出。
現實直白的說法是:我做不到。
喝與不喝看似是一個選擇,但對很多打工人來說,其實并沒有選擇。如果不喝酒,就會被排除在社交圈之外,甚至可能因此丟掉工作。
雖然從心底里厭惡酒桌文化,不想去迎合,但是為了每個月的工資、為了繳房租水電、柴米油鹽,為了還房貸、車貸,90后們只能咽下“不”字,舉起酒杯。
或許曾經的80后也和如今的90后一樣,想要拒絕酒桌文化,但最終只能迫于現實,低下了頭,把希望寄予在90后身上。如今的90后也只能將希望寄托在00后身上。
讓人印象尤深的電視劇《北京愛情故事》里的石小猛從底層打工人變為前老板甲方時,轉而也在酒桌上灌酒。影視劇之外,還在校園中的90后、00后們也開始盛行酒桌文化。
權力就像毒品,盡管曾經深受其害想努力擺脫,但在得到后又忍不住沉迷于它。
如今看來,00后能否實現這個使命,還是個問題。
染上“大企業病”
而除了酒桌文化之外,其他方面互聯網大廠和傳統企業也沒什么不同,甚至更嚴重。
“996是福報”,是馬云的一句著名言論,也拉開了互聯網公司“996”成為常態的加班生活。
互聯網公司“996”常態化的背后,是行業內卷更加嚴重。中國人民大學助理教授王鵬認為,996背后是互聯網行業的低水平“內卷”和大廠染上“大企業病”,催生出了無效加班或者過度加班,更衍生出“表演式加班”等一系列“職場表演”。
如果說“加班文化”苦的是員工,那么企業管理上的病,腐朽的就是企業本身。
據南方都市報2019年8月發布的《互聯網反腐風暴》報告,2019年前7個月共有8家互聯網公司爆出110余起反腐案件,共涉及220余人,案件數量和涉事人數均為2015年的11倍以上。
報告還稱,自2015年以來,主動披露或被媒體公開曝光的互聯網公司反腐案件高達210余起,共涉及16家互聯網公司,包括騰訊、京東、阿里巴巴、百度、樂視、360、優酷土豆、58同城、去哪兒網、大疆、暴風集團、美團、小米、字節跳動、滴滴出行、ofo等,累計涉事人員將近500人。
而2020年,互聯網企業的貪腐案件更多。據豹變不完全統計,2020年騰訊、阿里、百度、美團、滴滴等互聯網公司公布的貪腐案例超過200起,是互聯網反貪行動中,案例最多的一年,不僅涉及高管,更有基層員工參與貪腐,涉及金額高的多達千萬元。
新時代下,互聯網企業已經取代舊的經濟巨頭成為新的龐然大物。曾經的“屠龍者”也成為“惡龍”,染上曾經他們口中不屑的“大企業病”,酒桌文化、性騷擾、貪腐、加班文化......
或許是行業壟斷下產生的傲慢,也或許是發展過快企業管理沒跟上,伴隨著互聯網企業快速擴張留下的沉疴痼疾,在互聯網企業光環褪去之后,也逐漸顯現。
如今國家對互聯網企業加強監管,互聯網企業或許應該把更多的目光轉向企業管理。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