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禾味業凈利潤同比跌半,醬油賽道還是個好生意嗎
千禾味業凈利潤同比跌半,醬油賽道還是個好生意嗎
來源/翟菜花
8月17日晚,千禾味業發布2021年半年報,報告顯示,其公司實現營收8.86億元,同比增長10.82%。歸母凈利潤為6581.28萬元,同比下降58.09%。
在營收增長的狀態下,歸母凈利潤卻呈現下降趨勢,作為調味品細分品類醬油賽道的巨頭之一,千禾味業到底面臨著什么狀況呢?
以黑馬名號沖出賽道的千禾味業
拼歷史、拼底蘊,300年的海天醬油是調味品賽道屈指可數的龍頭企業,但千禾味業能夠站在醬油賽道頭部企業的位置,自然也有相應的實力在支撐。
1996年是千禾味業成立的第一年,這時是國內經濟發展初期,互聯網巨頭們都還在初步建設和準備的階段,經濟發展的速度也沒有呈現加速的狀態,而千禾味業還不叫千禾味業,是以恒泰實業的身份生存在調味品市場。
起初恒泰實業是以生產食品添加劑“焦糖色”(為醬油上色的添加劑)為主要業務,不過隨著原材料供應商和下游調味品市場的擴張變化,恒泰實業只好放棄競爭激烈的上游賽道,開始尋求另外的增長途徑,也就有了現在的千禾味業。
依照國家醬油、食醋的標準來看,醬油是以大豆和/或脫脂大豆、小麥和/或小麥粉和/或麥麩為主要原料,經緯生物發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液體調味品,那么原本以醬油色素為主要生產商品的千禾味業是如何以黑馬的身份立足醬油市場呢?
后來了解到千禾味業是在視頻平臺上,很多美食類博主是可以接到廣告主的廣告邀約的,因此當博主說起千禾醬油的一些特色時,很多人也會忍不住去搜索、購買。醬油的作用很大,生抽提味、老抽提色,各類醬油所顯示的效用也略有不同,但前提也是為了讓一頓飯菜呈現色香味俱全的效果,因此很多家庭對醬油類產品是不可或缺的。
針對調味品消費者似乎并沒有達到極致的挑剔,海天味業的調味品似乎占據了調味品市場一大部分的份額,很多消費者是因為名氣選擇品牌,相比海天,千禾味業并沒有做到足夠多的“人盡皆知”,因此消費者并沒有將千禾味業的調味品放在消費選擇的第一位。這種消費現狀在之前是非常明顯的,不過隨著短視頻時代的快速發展,很多品牌的知名度也隨之提升,曾經不知道的品牌也進入大部分消費者的視線中。
筆者認為短視頻時代給了很多品牌和IP重新煥發和沖破舊形象的機會,很多知名品牌也是隨著短視頻時代的進展涌現消費者面前,而千禾味業也恰好遇到短視頻機遇,成功立足醬油市場。
千禾味業并非只有醬油業務,另外食醋也是千禾味業不錯的商業產品之一,隨著千禾味業立足調味品市場,其整體企業規模也在不斷變化。據千禾味業2016-2020年營收數據顯示,其營收數據從7.71億元增長至16.93億元,復合增長率為21.73%。海天味業同比營收超百億元,相比之下千禾味業的增長速率與之相差頗大。
能夠以黑馬的身份位列醬油市場第三位,千禾味業在品牌力度上相對占據優勢,但相比知名度,其提升空間仍舊很大。隨著消費時代不斷變化,留給市場的商機也在漸漸浮現,破圈的機會也不僅僅局限在行業最強,甚至一些中小企業也能抓住機遇實現增長。這也是變相的市場變化。
消費升級下,調味品市場的機遇和困境
時代變化下,是消費方式與理念的升級,同時也會引動各行各業發生變化。
據市場調研顯示,我國調味品、發酵制品行業收入2017-2019年,營收從3137億元增長至3784億元,預測今年(2021年)將達到3980億元。調味品的需求增長是人口增長帶來的重要變化,同時也是人們對飲食需求的注重,在色香味俱全的追求上不斷提高。
在互聯網時代,很多人討論關于科技技術、電子產品相關的話題,時至今日仍不休止,但是隨著互聯網科技越來越生活化,人們的關注點再次回歸到衣食住行上,而“吃”更是占據了人們非常多的時間。
當然,千禾味業能夠占據醬油市場前三位置并不只是因為調味品賽道受到重視,而是消費者對“零添加”產品的需求加重。
“零添加”概念其實早在2001年千禾味業就已經提出,在零添加醬油的介紹中寫道:0添加調味品最直接的避免了食品添加劑對人體造成的任何損傷,從根本上保證了食品的安全健康。
早期轉基因以及非轉基因油引起消費者熱議,關于產品添加劑以及原料的問題消費者都非常關注,只不過當時千禾味業“零添加”引起一些爭議,而消費者也并沒有對“零添加”概念有很深的認知,因此早期千禾味業并沒有實現快速增長的狀態。
新消費時代里,消費者認為“零添加”是一種健康的必備需求,因此不管是打造無糖、無脂的飲品、食品品牌還是將產品定位“零添加”的千禾味業都受到消費者的偏愛。
消費者偏愛以健康為標準的產品,但并不代表不以“零添加”為旗號的產品就不能被消費者采納,海天醬油歷時三百多年,品質口感獲得了大批的追求者,至今仍是醬油品類中難以逾越的龍頭老大,而千禾味業追求的“零添加”雖然深受追捧,但是各種競品仍舊能夠替代消費者的需求。
另外,零添加似乎非常依賴消費場景,普通醬油銷售并不區分使用場合,只要炒菜做飯似乎人們偶有對醬油的需求,但零添加場景似乎更依賴家庭式使用,相比一些餐飲場所、外賣商家則不會注重選擇是否為“零添加”的醬油。
盡管“零添加”賦予了千禾味業在新消費時代無與倫比的優勢,但是這種優勢背后也有消費場景在限制其經營增長,因此消費升級的變化下,還附帶著對千禾味業的困境浮現。
同比跌半,醬油要如何盈利?
回歸到最初的話題,千禾味業雖然營收得以增長,但是其整體利潤卻是下降趨勢,那么千禾味業的盈利問題也終究會呈現到資本面前,會對投資者造成一定的判斷干擾。
據相關數據顯示,千禾味業不僅上半年營收利潤同比下降58.09%,整個2021年千禾味業的股價也已經下跌約30%,在其發力資本市場的同時,盈利問題已經成為千禾味業無法避開的談論話題。
綜上來說,發力資本市場,成本消耗似乎是千禾味業利潤下降的根本原因。
千禾味業上半年財報顯示,其銷售額費達到2.34億元,同比增長38.35%。銷售費用中,千禾味業促銷以及廣告宣傳費達1.54億元,同比增長279.68%。
相關消息顯示,千禾味業營銷成本光是用在浙江衛視的一檔相親節目就耗資近1億元,宣傳費用的加碼似乎讓千禾味業名聲大震和利潤下降的根本原因都聚焦在一處,但營銷成本屬于企業經營的必須投資,所以要如何中和宣傳投資與利潤增長之間的關系仍舊需要長期布局。
營銷終歸是產品銷售的輔助器,最后消費者要看的還是產品本身的質量、體驗。而千禾味業提出的“零添加”恰好對標中高端調味品市場,未來千禾味業仍舊要以“零添加”為重要宣傳理念。
隨著市場不斷變化,輕奢、國潮、原生態等詞匯早就成為了消費者選擇消費產品的重要依據,除了消費名詞帶來了消費需求的升華,大小包裝,譬如外賣神器虎邦辣醬,家庭用水大型桶裝農夫山泉水等,產品的體型也逐漸被應用在各大消費場景之中。
消費場景雖然是銷售中的其中之一,但是對消費者的選擇影響卻又很大的比重,千禾味業追求中高端消費場景,而且隨著新一代消費者的成長,很多“年輕人”也早就深居廚房重地,因此對醬油的選擇就會隨著產生變化,千禾味業結合新消費時代的改變迎上了時代消費的主流,最后要做的就是解決利潤增長的問題。
其實相對來說,當營銷成本很高的時候,利潤降低是在所難免的,這一點雖然會引起投資者對其觀望出現短暫的迷茫,但最終營銷的結果是品牌的提升,是一種長期布局、長線發展,投資者或許并不會因為一次失利就選擇拋棄。
總的來說,資本市場是釀造企業快速發展的利器,但是千禾味業作為調味品市場中一大巨頭,最終看向的是消費市場以及消費者的變化,調節經營資金的消耗與整體營收之間的比例只是企業長期發展的一部分,未來千禾味業能不能以“零添加”吸引更多消費者將目光轉過來其實也能很好的填補利潤不斷降低的表象。
新消費時代并非一成不變,海天味業也曾出現經營危機,但并不影響其醬油老大的地位,因此千禾味業雖然出現了利潤“腰斬”的現狀,但不妨讓千禾味業自己定義未來也不遲。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