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東北首富有了大麻煩
曾經的東北首富劉忠田麻煩了。
來源/深藍財經? 作者/文清
近日,美國司法部宣布,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個聯邦陪審團裁決了六家公司實體通過欺詐手段參與了大范圍串謀活動,欺詐了美國政府。而這幾家公司均與忠旺集團創始人劉忠田有關。據了解,美國司法部稱這些公司為了逃避18億美元的關稅,把大量的鋁偽裝成“托盤”出口到美國,然后又予以“出售”,以欺詐手段夸大中國忠旺的收入以欺瞞投資者。
執行審理本案的法官宣布定于12月13日舉行量刑聽證會,而劉忠田將面臨最高465年的量刑。
曾經的東北首富
提到忠旺集團,大家首先想到了或許還是前些年他們在央視播出的那則工業風廣告。
而對于劉忠田這位低調的東北富豪,可能就一點也不熟悉了。
1964年生的劉忠田,雖說出生草根,但家庭也不見得貧窮。14歲出門打拼創業時,兜里就能揣著200塊錢現金。要知道那時候,100元基本上是一個人一年的伙食費了。
當時,劉忠田做的是木材生意,一開始還不錯,也成功積累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但后來由于這一生意逐漸被江浙商人把持,他也只好放手回到老家,再謀新業轉做了化工,給本地鋼廠生產耐火涂料。據說后來還做過一段時間水泥編織袋,在當地也算是一個小有聲望的企業家。
但直到這時候,相比于今后操盤的生意,劉忠田眼下的業務規??雌饋磉€更像是試煉。
90年代,房地產開始熱了起來,劉忠田的敏銳發現了商機,房子要有門窗,那么門窗框用的鋁材需求肯定上升。于是,1993年,29歲的劉忠田與香港的威力旺公司合資成立了遼陽忠旺鋁材,而這也是他騰飛的開始。
借助著“房地產黃金十年”,建筑鋁大發展,這讓忠旺引來了美國鋁業公司的關注,美鋁想要收購忠旺,開價4.5億人民幣,條件是劉忠田要繼續干3年,而且收購款也是在這3年分期付。
這一要約被劉忠田拒絕了,但是因為和美鋁的接觸,劉忠田看到了工業鋁材的前景,有了轉型工業鋁材的念頭。說干就干,劉忠田把公司的資金基本全壓了上去,從美鋁挖了不少人,用于工業鋁材的125MN擠壓機也很快就運到了大連,據說為了把這臺龐大的機器運回遼陽,他們還不得不一路拆收費站,然后再幫人家重建。
這番周折,在今天看來顯然值得,從奧運會場館建設、首都機場擴建,“4萬億”的大基建、鐵路大提速,鋁型材的需求爆發,趕上時候的忠旺合同拿到手軟。
2009年,忠旺就成為全球第二鋁擠壓產品制造商,亞洲鋁王。
美國司法史上最大的關稅案
2011年3月29日,美國商務部作出終裁,向中國忠旺出口美國的部分鋁型材征收反傾銷關稅與反補貼關稅,稅率都很高,反傾銷稅率33.28%,反補貼關稅374.15%。
美國司法部8月23日表示,根據九天審判期間展示的證據,陪審團在星期一裁定,中國忠旺控股有限公司、該企業前董事長劉忠田、其他個人被告與公司被告向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撒謊,以逃避美國政府2011年對從中國進口到美國的某些類型的鋁型材征收的18億美元的反傾銷、反補貼關稅。
司法文件稱,在這一背景下,6家華人公司在劉忠田的指導下,陰謀欺詐海關,將大量的鋁材通過點焊做成“托盤”(pallets)的樣子進口來美國。因為托盤是一種制成品,因此不在美國的征稅范圍內,并且他們掩蓋這些鋁材來自于中國的事實,以逃避關稅。
而事實上,在2011年到2014年之間,劉忠田控制的公司進口的這些220萬個托盤沒有任何客戶,也沒有任何托盤被出售。這些托盤的絕大多都通過加州的洛杉磯港和長灘港進口,儲存在按照劉忠田的指示在南加州購買的四個大型倉庫內。劉忠田因此與和同案被告策劃銷售騙局,假裝把鋁產品出售給劉忠田在南加州控制的公司,以此虛增中國忠旺的價值。
美國司法部說,由于沒有鋁托盤的市場需求,劉忠田和忠旺安排建造和收購熔鋁設施,用來把這些進口鋁材改造成具有商業價值的形式。被告通過空殼公司向劉忠田控制的設在美國公司的洗錢,金額達數億美元,以此來推動他們的騙局。這些資金隨后作為鋁材付款而轉入中國忠旺以及其它的空殼公司。檢方指出,這是美國司法部發起的有史以來最大的、與關稅有關的案件。
這家公司...大家賣了吧
關于忠旺,段永平去年曾講過一個真實的故事。
“大概差不多快10年前了,公司的同事或者說朋友們告訴我,弟兄們買了很多這家公司的股票,麻煩讓我看下這家公司。于是我確實飛過去看了這家公司,還和劉忠田以及路長青晚飯了(路好像只是在等我們,沒有加入晚飯)?;貋砗蟆⑽腋嬖V弟兄們:我覺得這家公司商業模式一般,企業文化一般,大家賣了吧,無論虧賺,換茅臺或者蘋果或者騰訊都應該更好啊。當時忠旺股價在3塊左右。大部分人很快就換了,但確實有人不舍得換,總是說會有機會的會有機會的。一轉眼這么多年過去了……機會成本剛剛的。”
段永平2020最新分享
從忠旺集團的股價走勢來看,不得不佩服段永平的投資眼光,截至今日收盤 ,在港上市中國忠旺股價只有1塊多。
而在A股方面,據說在1997年忠旺曾有過A股上市的資格,但最終沒有成型。隨后在2008年在港股上市,但股價始終不溫不火,募資能力有限,于是忠旺又再一次有了登陸A股的念頭。
2015年忠旺開始為A股上市展開布局,最早的計劃是讓中房股份旗下的新疆中房,與估值282億的忠旺集團資產置換,差額用股份補齊,以此借殼上市。然而這一方案在籌備了4年后最終告吹。
2020年,忠旺再次發起借殼沖擊,目標依然是中房股份,但估值漲到305億。結果,就在不久前的8月11日,*ST中房公告稱,公司此前計劃通過資產置換及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忠旺集團100%股權。但鑒于目前市場環境等原因,決定終止本次重大資產重組。
這意味著,這起300億的借殼大案就這么又黃了。
不僅是資本市場不順,最近幾年,忠旺還一直活在涉嫌欺詐的陰影中。實際上,關于忠旺欺詐指控早在6年前就已經傳出。
2015年,中國忠旺被一家叫做Dupre Analytics的機構狙擊,指控忠旺為逃避關稅,將大量鋁制品走私進入美國,涉嫌欺詐,雖然忠旺做出了反擊,但架不住后續影響大。后來人們知道,Dupre Analytics背后其實就是渾水,盡管做空機構并沒有因此大賺,但這事件一度成為了機構的宣傳案例。
欺詐的指控,并沒有因為股價暴跌而結束。
2019年,這個已經被指控了4年的欺詐行為,又被提了出來,當時媒體報道稱洛杉磯的大陪審團以24項罪名起訴忠旺以及劉忠田等人,涉及的金額達到18億美元左右,而且預測,一旦指控成立,最高可獲刑465年。
現在看來,指控最終還是走到了司法裁決的這一天。
面對這一消息,忠旺集團也再發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注意到美國司法部于2021年8月23日在其網站刊發的一篇新聞報道及若干于2021年8月24日發布的媒體報道("相關文章")。相關文章涉及被指稱為公司控股股東("控股股東")控制的若干加利福尼亞公司("加利福尼亞公司")在美國因策劃逃避關稅而被陪審團裁定指控成立("該指控")。
經審閱相關文章,控股股東再次向公司確認其并不控制加利福尼亞公司,亦非加利福尼亞公司的實益擁有人??毓晒蓶|已進一步向公司確認其并未就該指控接到任何法律文書或通知。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