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風云|招商蛇口上半年經營業績大漲,永續債升至280.6億元
招商蛇口上半年業績表現不錯,利潤翻三倍,負債率遠低“三道杠”。不過,從過去幾年的表現來看,招商蛇口的成績并不是十分出色。
撰文/ 劉馨予??編輯/ 盧泳志
8月23日晚間,招商蛇口發布2021上半年業績報告,交了一份靚麗的成績單。
中報顯示,招商蛇口上半年營收446.57億元,同比增長83.62%;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2.51億元,同比增長365.32%。
圖片來源:招商蛇口公眾號
此外,經營活動中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27.74億元,同比增加192.75%。
對于凈利潤增長,招商蛇口回應稱,一方面是房地產業務結轉同比大幅增長;另一方面是公司旗下萬融大廈、萬海大廈兩處產業園物業作為底層資產的蛇口產園REITs作為首批基礎設施公募REITs之一成功上市,貢獻報告期凈利潤約14.58億元。
經營數據“追平”2019年
從財務數據上看,同期營收、利潤雙雙大幅增長,與2020年相比,國資背景的招商蛇口2021上半年可謂向前邁了一大步。
不過,通過和2019年的數據相比可以發現,之所以2021年上半年的經營數據大漲,是因為2020年營收和利潤的縮減。
圖片來源:東方財富網
數據顯示,招商蛇口2019年上半年營業總收入約166.9億元,凈利潤48.98億元,扣非凈利潤48.3億元。
對比來看,今年上半年凈利潤42.51億元,扣非后為28.04億元,凈利率由2019年同期32.38%下滑至2021年13.05%。
更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招商蛇口的扣非凈利潤增長是-21.3%,對比2018已然下滑。今年上半年的營收是2019年的兩倍還有余,但扣非凈利潤只是2019年的一半多。
圖片來源:東方財富網
從扣非后增長情況看,招商蛇口本次半年數據上的靚麗,不過是去年“同比”襯托,雖然同比上升,但實則不如往年。
從2020年的年報來看,招商蛇口利潤自2015年重組上市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
由此來看,2021年上半年在財務數據表現上看似發展驚人,實則是2020年的經營數據本就欠佳,與2019年同期對比后其實并不亮眼。
永續債成上市房企第一
除了經營數據靚麗,招商蛇口上半年的財務數據也非常好看。
截至上半年,招商蛇口短期借款為120.76億元,長期借款為958.64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為312.53億元,應付債券為258.91億元,有息負債為1650.84億元。
圖片來源:招商蛇口官網
“三道紅線”方面,截至2021年6月,招商蛇口剔除預收賬款后的資產負債率為60.26%,未剔除預收賬款的資產負債率69.45%,低于70%;凈負債率34.74%,遠低于100%;現金短債比1.35,高于1。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該數據是在計算總資產、凈資產等科目時,剔除了2020年8月后發行的計入所有者權益的永續債券。
按“三道紅線”的硬性數據標準,招商蛇口是一家負債率良好的房企。但除了明面上的負債,招商蛇口還存在一些隱形負債,比如永續債、商票等。
過去幾年間,招商蛇口永續債規模快速增長,2017年到2020年,招商蛇口永續債余額分別為40億、70億、190億、204.74億。
2020年,招商蛇口是A股上市房企中永續債最多的一家。今年上半年,招商蛇口的永續債升至280.6億元。
有業內人士指出,永續債雖然在名義上可以長期持有,但代價往往是高昂的融資成本和逐年遞增的利率。一旦企業經營不善,可能會導致財務收緊。
相互擔保的“取暖”模式
今年上半年,招商蛇口還在不斷為旗下企業擔保。
圖片來源:招商蛇口官網
過去兩個月,招商蛇口已經為旗下13個項目公司提供了擔保,原因均為項目開發需要,通過融資機構借款補充資金。
比如,7月31日,為武漢招城置業擔保2億元;8月2日,為合肥招盛擔保9.68億元;8月3日,為青島藍灣網谷擔保9億元;8月18日為南通恒澤擔保5億元;
截至8月18日最后一筆擔保,招商蛇口及控股子公司的對外擔保余額(不包括子公司為客戶提供的銷售按揭擔保)為501.55億元,占本最近一期經審計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資產的49.48%;對合并報表外單位提供的擔保余額為42.46億元,合計544.01億元。
不過,這些子公司的經營狀態都不太理想。數據顯示,在招商蛇口擔保的這13個企業中,除了蘇州招商和青島藍灣網谷利潤為正,其他子公司的營收均為0。
除了為子公司擔保,招商蛇口全資子公司深圳地產還反向為其擔保100億元永續債、80億元銀行借款。
7月30日,招商蛇口向中原信托申請永續債權投資,總金額不超過100億元;6月30日,向招商銀行深圳分行申請授信額度80億元,均由深圳地產擔保。
在相互擔保的“取暖”模式下,招商蛇口可以一直保持優異的財務狀況嗎?歡迎留言評論!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