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視頻因超前點播再引爭議:收費套路層出不窮、長視頻平臺虧損問題懸而未決
近日,騰訊視頻再次因超前點播事件引起了爭議。上海消保委指出,其所謂的按順序解鎖觀看涉嫌捆綁銷售,是對消費者選擇權的漠視。隨后,經濟日報也刊發批評了這一規定,“如果放任不管,難保平臺今后不會變著花樣繼續縮水。”
作者/藍鯨TMT 李伊人? ?來源/藍鯨財經
“既然是按集收費的,那我有權利選擇看哪一集吧。”在騰訊視頻付費購買《掃黑風暴》超前點播的會員用戶王先生對記者表達了不滿,他認為平臺按集收費的規定非常不合理。
王先生表示,自己已是騰訊視頻的會員,卻還要為每集電視劇再另付三元,且必須連續購買不能跳集。“說實話,這套路太多了,一次次的把用戶當韭菜割。”
近日,騰訊視頻再次因超前點播事件引起了爭議。上海消保委指出,其所謂的按順序解鎖觀看涉嫌捆綁銷售,是對消費者選擇權的漠視。隨后,經濟日報也刊發批評了這一規定,“如果放任不管,難保平臺今后不會變著花樣繼續縮水。”
超前點播再引爭議,消保委稱其漠視消費者
近日,電視劇《掃黑風暴》在騰訊視頻獨家上線,播出后平臺開啟了超前點播。據悉,該項目為增值服務,用戶需要在購買平臺會員的基礎上額外付費,即可提前解鎖后續劇情。
《掃黑風暴》的更新方式顯示:每周一至周六22點更新1集,會員20點搶先看4集;8月19日20點起,會員尊享超前點播特權。可以三元每集按順序解鎖。若會員只想看其中一集,需要購買從超前點播首集到該集的所有內容。
這一規則上線后,立即引起大批用戶不滿。多位用戶向記者吐槽,認為此舉非常過分,“其實網上到處都是盜版資源,我們為了支持正版買了會員,但不能花完錢之后還要繼續花錢。”
另有用戶認為,平臺要求會員用戶必須逐集購買的規定更是不合理。對此,上海消保委于8月26日發文指出,消費者依法享有選擇權。
上海消保委表示,騰訊視頻在《掃黑風暴》的超前點播中,既然是按集收費的,那消費者就有權選擇他要看的那一集。所謂“按順序解鎖觀看”,涉嫌捆綁銷售,是對消費者選擇權的漠視。
隨后,經濟日報也批評了這一規定,認為超前點播正在滑向“朝錢”點播。如果放任不管,難保平臺今后不會變著花樣繼續縮水。
經濟日報表示,互聯網企業號稱能實現“千人千面”,技術能力完全可以運用到會員合同變更、權益解鎖等各個環節。會員總會變老,模式永遠更新,但消費者知情權、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應是不變的紅線。
除視頻平臺的超前點播,互聯網企業今后還會有其他創新。經濟日報指出,監管部門應督促有關企業在遵守法律規定、尊重用戶合法權益和使用感受的基礎上推出新服務。會員總會變老,模式永遠更新,但消費者知情權、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應是不變的紅線。
視頻平臺收費套路層出不窮,粉絲自愿為“愛”買單
在《掃黑風暴》迎來大結局的第二天,騰訊視頻關于超前點播的回應終于姍姍來遲。
9月1日下午,騰訊視頻官方回應稱,近期,超前點播“逐集解鎖”的規則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上海市消保委也提出了相關意見。為提升用戶體驗,騰訊視頻會盡快調整解鎖規則,支持用戶選集解鎖。
然而,這一道歉并沒有平息廣大網友以及平臺用戶的怒火,“每次只有相關部門站出來,平臺才會道歉,普通消費者的投訴根本不理。”使用騰訊視頻多年的用戶孫女士認為,“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下次平臺還會變著花樣來收錢。”
事實上,用戶的憤怒來自于視頻平臺層出不窮的收費套路。2019年12月11日,騰訊視頻、愛奇藝上線古裝劇《慶余年》,并首次向用戶推出了超前點播規則,即在VIP搶先看6集的基礎上,VIP會員再交50元可在更新時多看6集。
一時間,兩大在線視頻平臺成為眾矢之的,引發眾多網友不滿。事件持續發酵到12月17日,不堪輿論壓力的騰訊視頻、愛奇藝相繼修改了超前點播規則。
不過,仍有對此舉不滿的用戶把愛奇藝訴至北京互聯網法院,認為其侵犯了自身合法權益。
互聯網法院判決認為,服務于需求的產業模式是應當被包容的,視頻平臺深挖需求,貼合用戶,催生差異化,個性化服務,并由此探索新的視頻排播方式,產生新的商業運行模式,包括并不限于規則設置、服務升級等,屬于正常的經營范疇。
于此,超前點播正在向常態化邁進,其規則也一直延續至今。
在此之外,各大視頻平臺還推出了多種商業變現手段。據記者了解,平臺的嘗試主要集中為兩方面。第一方面是集中于劇集本身,比如上線彩蛋花絮等,粉絲可按需付費解鎖。
第二方面則圍繞著劇集及主創人員的衍生付費。《陳情令》熱播后,騰訊視頻順勢推出了一系列動作,比如售賣周邊產品、推出數字專輯、舉辦節目演唱會等。相關數據顯示,該演唱會線上直播收益近億元。
“騰訊視頻在商業化運營及把握粉絲心理上破局戰略性,讓不少用戶甘愿為愛買單。”業內人士認為,這種以粉絲經濟為支點、長情式陪伴而催生出的新型盈利模式,也肉眼可見的正在趨勢化。
除面向粉絲外,視頻平臺的探索逐漸轉移到了會員體系。從去年底開始,“愛優騰”等紛紛更新會員體系,推出個性化會員服務,愛奇藝上線星鉆VIP會員、騰訊視頻和優酷則分布推出超級影視VIP及電影通會員。升級后,會員可以享受更多的權益。
長視頻平臺虧損問題懸而未決,額外付費漸成趨勢
長期以來,長視頻平臺面臨著巨額虧損的局面。虧損就意味著收支不平衡,入不敷出。
從財報看,視頻平臺的營收主要依靠會員、廣告、內容分發以及其他收入,主要支出包含版權內容、研發投入、行政管理費用等,這其中高昂的內容采購成本限制了視頻平臺的盈利空間。
如今,視頻行業流量增長已觸及天花板,“愛騰”相繼邁過億級會員門檻后,新的瓶頸期到來。開源節流成為了各平臺的首要目標。首先,是從內容采購、制作成本等方面開始控制成本的“節流”,其次,是亟需尋找新增長點的“開源”。
如何撬動潛在用戶,最大化激發用戶的ARPU值以平衡內容成本,是擺在視頻平臺面前的難題。
“視頻平臺積極推進額外付費模式,無疑是出于推動項目收益最大化及擴圍增量市場的考量。”有分析指出,目前來看,已無法阻擋超前點播、直播付費、打榜助力等額外付費項目的趨勢化。
據《財經》援引平臺人士的報道,超前點播對愛奇藝來說非常重要,帶來了非常可觀的收入,“版權費用一直居高不下,平臺僅靠黃金會員無法回本,而超前點播的出現至少改善了30%的版權虧損。”
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杜穎表示,超前點播本身沒有什么問題,平臺處于經營模式、戰略考慮來增加收入、自制成本投入需要,是無可厚非的。
“不過,以什么方式、以什么程序推向用戶,既合理又合法,既能照顧消費者,又能照顧產業,是平臺需要考慮的。”杜穎認為。
但是,站在用戶的角度上,大多無法接受視頻平臺的額外收費,認為平臺靠熱播劇來裹挾用戶額外付費的方式并非長久之計。
“若要依靠額外付費收入來改善虧損局面,視頻平臺首先要把握好付費內容與用戶接受度之間的平衡,什么內容需要額外付費,付費的頻次、范圍、是否強制等,都需要平臺謹慎考慮。”上述分析人士對記者表示。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