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出“易主大戲”,全通教育就真的排雷了?
全通教育離再創輝煌越來越遠。
作者/藍鯨教育 大餅? 來源/藍鯨財經
全通教育輝煌過——在2014、2015年,曾因其“互聯網+”的稀缺性,股價一路高歌猛進,甚至一度超過茅臺。但此后不久,其股價開始一蹶不振。
從今年上半年的財報來看,全通教育的業績表現實屬平平。且在業績之外,全通教育還存在著更多的問題。
這些問題似乎都在說明,全通教育離再創輝煌越來越遠。
業績平平,尋求轉型
財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全通教育實現營收2.76億元,較去年同比增長12.63%;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73.13萬元,較去年同比減少22.90%。
分產品或服務看,全通教育主要提供教育信息化及信息服務,涉及家校互動升級服務、教育信息化項目建設及運營和繼續教育等三項業務。
其中家校互動升級業務營收6091.2萬元,同比減少17.19%,毛利率下降10.77%;教育信息化項目建設及運營實現營收6825.81萬元,同比減少21.87%,毛利率同比下降18.99%;繼續教育業務營收1.44億元,同比上漲65.88%,但毛利率下降14.07%。
全通教育對此解釋稱:今年上半年疫情有所緩解,面授項目逐漸恢復正常,報告期內面授項目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較大, 但面授項目相比線下培訓成本較高,繼續教育業務整體毛利率有所下降;因應行業技術升級及客戶需求的變化,家校互動升級業務收入同比有所下降;部分教育信息化建設及運營項目受合作方內部架構調整影響,合同簽訂進度有所推遲,導致該業務收入同比減少。
在財報中,全通教育還提到了業務轉型:一方面在家校互動的基礎上進行功能擴展;另一方面,針對基礎業務制定轉型與升級策略,提出“和教育+智慧管理軟件”的轉型方案。同時,全通教育也在課后托管等方面探索了經營發展新模式。
業績平平的背景下,全通教育還面臨多重風險。
并購持續不利,深陷訴訟旋渦
需要注意的是,截至報告期末,全通教育的應收賬款余額高達約2.4億元,相當于上半年營收近9成,占報告期末總資產20.35%。
全通教育對此的解釋是:公司教育信息化項目類業務涉及多個環節、部分客戶付款審批流程時間較長。該業務性質導致公司的應收賬款周轉速度較慢,應收賬款余額較大。若未來出現受宏觀經濟環境變化導致客戶違約的情況,應收賬款余額較大,將使公司面臨一定的壞賬風險,同時可能直接影響到公司的資金周轉速度和經營業績。
同時,頻繁并購也為全通教育帶來商譽減值的風險。
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商譽賬面價值為1.24億元,占報告期末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的比例為18.49%。在此之前,截至2017年全通教育累計商譽高達近14億元。進入2018年,因其大規模并購不利導致商譽減值,使其連續兩年出現大額虧損。
據統計,近年來全通教育先后收購繼教網100%股權、西安習悅100%股權、上海聞曦47.33%股權、賽爾互聯24%股權、廣西慧谷51%股權等十余家公司的股權。全通教育也曾在2019年擬作價15億元購買吳曉波旗下的巴九靈96%股份。但隨后,這樁巨額收購案不了了之。
如果在未來經營中,并購的有關子公司依然無法較好地實現收益,商譽減值的風險將仍伴隨著全通教育,繼續對其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另外,公告中有長達4頁在講述公司仲裁事項。
在重大訴訟事項一欄中,有多達25項仲裁事項。其中包含買賣合同糾紛案件8起,財產損失賠償糾紛案件2起,勞動糾紛案件4起等。涉及金額高達8232萬元。
另外,據天眼查顯示,全通教育存在自身風險118項。其中包括開庭公告41項,法律訴訟27項,股權被股東質押15項以及立案信息13項等。除此之外,全通教育還存在周邊風險449項,歷史風險8項,收到的預警提醒更是高達207項。
高層股份變化頻頻,“易主大戲”還有后續?
高管自身存在的風險,可能是全通教育的另一個雷。
8月29日晚間,全通教育發布公告稱,張夏因個人原因辭去證券事務代表職務,張夏辭職后將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7月底,全通教育曾發布公告稱,公司股東陳熾昌所持有的部分股份存在被司法凍結和司法再凍結的情況。涉及股份約4348.7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6.86%。對此,全通教育表示,陳熾昌尚未收到關于本次股份被司法凍結相關的法律文書或證明文件,所涉及的相關事項及本次股份被凍結的原因尚不明確。
8月11日,全通教育發布《關于公司股東簽署股份轉讓協議的公告》稱,陳熾昌、東臺蔚忞與中文旭順于2021年8月10日簽署了《第二次股份轉讓協議》。約定陳熾昌、東臺蔚忞將其持有的公司5072.83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8%)轉讓給中文旭順。其中陳熾昌轉讓1884.12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2.97%),東臺蔚忞轉讓3188.71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5.03%)。
這次股份轉讓只是去年“易主大戲”的后續。
去年9月,彼時全通教育的實控人陳熾昌、林小雅夫婦及其一致行動人全鼎資本、峰匯資本已簽署《股權轉讓協議》,擬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將其持有的全通教育6.89%股份轉讓給中文旭順。
此次交易前,陳熾昌、林小雅夫婦直接間接持有公司27.57%股權。上述交易完成后,其夫妻二人股權減少到20.68%,同時獲益3.5億元,但兩人仍是公司第一大股東。
只不過因其將表決權獨家委托給中文旭順行使,所以中文旭順將獲得全通教育16.61%股份的表決權,合計擁有全通教育23.5%的表決權。成為全通教育單一擁有表決權比例最大的股東,進而取得公司的控制權。交易完成后,陳熾昌夫婦對應的表決權為4.07%。
綜合來看,此次交易,陳熾昌夫婦雖然失去了全通教育的控制權,但獲得股權轉讓款約3.5億元,同時還獲得不超4.7億元的借款額度。隨著交易的推進,陳熾昌夫婦近98%的股權質押所帶來的高股權質押風險也將解除。
然而,這場交易似乎存有諸多疑問。全通教育發布公告后,在短短不到十天的時間里,連續收到深交所下發的兩封問詢函,要求其說明股權轉讓事宜。
同年9月22日,廣東證監局下發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稱,對全通教育和陳熾昌、孫光慶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綜合上述信息發現,陳熾昌是一個關鍵人物。天眼查顯示,陳熾昌具有42個商業角色,他在其中作為法定代表的有13個。這13家企業中,僅有3家在業、1家存續;另有8家注銷、1家是吊銷狀態。另外,他對73家企業擁有實際控制權。
另據天眼查顯示,陳熾昌存在46項自身風險。其中包含股權質押信息8項,被全通教育(廣東)起訴開庭的警示多達30條。更為嚴重的是,陳熾昌還曾因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被起訴,該項警示有7條。除上述內容之外,欠稅、清算、注銷備案、行政處罰、違規處理信息、因延遲發布年報而被列入企業經營異常名錄、因拖欠稅款而被列入欠稅公告名單……陳熾昌的過往可謂是“風險重重”。
從去年到今年的一系列動作來看,全通教育可能在逐步“剝離”陳熾昌,以降低其個人帶來的風險。但擺在全通教育面前的雷,遠不止這一個。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